
20XX最新婺源幼甜希望小学简介.docx
8页婺源幼甜希望小学简介第一篇:婺源幼甜希望小学简介 江西省婺源县秋口中心小学简介 秋口中心小学,始建于1958年,原址在秋口李坑,后几经搬造,于2000年迁建于城南开发区,由美籍华人茹幼甜女士捐资建造,故又命名为江西省婺源幼甜希望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4175㎡,建筑面积4164㎡,自2000年秋季伊始,已建成集教学楼、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厨房、运动场、绿化带等相关设施为一体的校园,配备标准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放映室等各一个目前,中心小学下辖渔潭小学、李坑小学、秋溪小学和梓槎小学四个片区学校,另有27个教学点,在读学生1810人,在编教师75人,代课教师22人其中中心小学17个教学班,学生778人,教职工41人 秋口镇内拥有“小桥流水人家——李坑”、“摄影基地——月亮湾”“傩舞发源地——长径”等吸引万千游客的旅游胜地全镇土地面积达219平方千米,人口两万余人此处毗连县城,杭瑞高速、京福高铁、婺溪省道从境内通过,交通便捷,自古文风鼎盛,素有”书乡”美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秋口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秋口小学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标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先后被评为县、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并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学校”。
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党政的领导下,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秋小人正朝着“农村名校”的目标阔步前进 第二篇:希望小学简介 茗 山 希 望 小 学 简 介 茗山希望小学创建于1996年,座落在茗山乡屋段村荷叶墩上学校由屋段、柯胡、子禹三村村民集资、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黄石市共青团捐资建成,希望小学牌匾由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时任原黄石市委书记任世茂题词学校服务于5个行政村的学生,服务半径3公里,在校学生330人,现有9个教学班,在岗教职工16人,小学高级教师10人,市骨干教师2人,大专以上学历的8人,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占地面积10672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3200平方米,学校教学楼为四层楼结构,面积为2067平方米,拥有普通教室9间,教辅用房8间,办公用房2间,有250米环形石屑跑道,校园“教学、运动、生活”三区布局合理近年来,教学楼整险加固、球场、运动场、道路均已硬化,草坪绿化,校园文化气息浓厚,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学校正在朝着“绿色生态校园”迈进 办学至今,学校始终以管理求生存,以质量求效益学校分别被大冶市市委、市政府、乡人民政府、乡中心学校评为“安全小区”、“学校管理工作先进学校”、“教学工作优胜学校”等殊荣。
2022年秋被大冶市铜草环保协会、大冶市诚敬文化交流中心分别授牌为“大冶市绿化环保基地”、“大冶市传统文化基地” 为了新时期发展的需要,2022年将在学校东北方位新建一栋综合楼,教师宿舍周转房和一栋学生公寓希望小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朝着学校管理科学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学质量优质化的办学目标迈进 2022年9月8日 第三篇:甜甜幼幼儿园体智能特色课程 铁五幼体智能特色课程 21世纪是全人教育的时代要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开发孩子无限的潜能,必须先训练孩子的体能,以达到激发心智的全面成长孩子拥有强健体魄,自然体力,精神振奋,专注力提高,学习效果更好!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增强幼儿体质所谓体质,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体格,二是体能,三是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四是心理状况 “幼儿体能教学﹐就是引导幼儿潜在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增进幼儿对社会环境适应力”在社会急速变化的今日﹐幼儿教育方针的改进是目前国际的共同课题对于渐渐失去自然环境的都市儿子而言﹐其身体面、精神面、社会面的训练亦渐渐的在失去身为父母的我们一定希望孩子能在幸福中成长而至成人﹐以致踏入社会。
健康且安全的养育儿童﹐将其送入复杂的社会中﹐这是我们的责任﹐而为使其真正地健康长大﹐以迎合社会生活﹐除非加强基础教育并强化体能意志力﹐别无他途 目前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已被承认﹐然而由于智育的发展﹐致使知识的教育成为中心﹐往往忽视了健康与安全面的问题﹐近年来﹐这种观念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毕竟离理想仍有一段距离幼儿教育学家福禄贝尔(F.Froebel)曾经说过“游戏是人类生活中最具有意义的活动﹐也是生活的典范对于幼儿而言﹐其生活本身便是一种游戏﹐幼儿期不论从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或社会学的观点来看﹐皆是人生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之足以影响日后的发展;就如同盖房子﹐基础骨架能决定一个建筑物一样因此对于所有的幼儿而言﹐最主要的一件事是保有支持现在与未来所应有的体力﹐并学习开创未来人生过程中的力量﹐是故幼儿体力培养的课程(幼儿体适能课程)因应而生幼儿体适能游戏课程就是能带给健康与欢笑最佳元素 体智能活动能真正体现“以体育为主,促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充分发展幼儿的走、跑、跳、投掷、攀登、钻爬、平衡等动作,不仅能锻炼身体,并对促进幼儿独立生活与活动能力的发展,促进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体智能活动训练中,可培养幼儿勇敢、机智、创造才能和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品质;培养幼儿遵守规则、互助友爱,并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实践证明:体智能训练能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生长发育,发展基本动作幼儿的食量增大,睡眠质量提高,在日常活动中精力充沛、身高、体重、胸围等生理标准增长迅速出现了“三个明显”即发病率、服药率明显减少,出勤率明显提高,动作发展明显加快 丰富多彩且极富挑战性的体智能运动,大大提高了孩子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激情动感的活动音乐激发了孩子运动的欲望与积极性体智能正受到越来越多孩子们的欢迎和教师们的认可 从事体智能教学的大多是男教师通过他们的临校授课,可弥补幼儿教育长期以来全面由女教师任教对幼儿健全个性成长带来的不利之处,改变幼儿园教育普遍存在的阴柔有余、阳刚不足的现状通过充满阳刚气息的男教师激情带动,可提升幼儿机能、增强体质,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活泼开朗、勇敢果断、坚强自信等良好个性 体智能课程——将八大智能中〝健康〞一项落实规划实施 让孩子的童年更健康,让孩子的童年更欢乐,让孩子的童年更童年! 课程实施三大目标重点: 引导幼儿潜在能力的发挥,促进体力的提升 学习自我保护的能力,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 体验团队生活,增进对社会环境适应力 课程设计两大因素: 培养因素---身体机能,功能激发 如:瞬间力、持久力、距离感、平衡感、敏捷性、灵巧性、协调性等 行为目标---精神意识,社会学习 如:勇敢果决、独立自主、团结合作、自信心、专注力等 课程教学五大要项: 1、徒手游戏教学 2、体适能器材教学 3、音乐律动教学 4、户外游戏与活动教学 5、综合教学 课程设计与教学方式五大转化: A:儿童化 B:生活化 C:趣味化 D:故事化 E:卡通化 是幼儿体育运动与亲子运动的专业指导者;是孩子的大玩偶,偶像老师;是孩子健康与欢乐的活力创造者;是园所活动协助主导规划与带动主持者;是才艺老师,但更是驻校多功能校园帮手。
体智能的领域: 1.设计每学期单元课程表,依课程单元表上课 2.每周以每位幼儿以30分钟~40分钟指导课程 3.以班级(每班30个幼儿)为上课单位 4.每节课以三段式上课:将上课时间分成三阶段 (1)依时间分配: 如:三十分钟课---四十分钟课 (2)依内容分配: 第一阶段为导引热身 第二阶段为主题课程 第三阶段为缓和结束 (3)依活动气氛分配 5. 运用器材道具音乐游戏以专业方式指导 6. 上课力求互动、感动、活力、安全为原则 7.每学期配合园所规划设计体能运动会或亲子体能活动等成果发表 第四篇:金川希望小学简介 四房吴乡金川希望小学 简介 四房吴乡金川希望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始建于1946年,学校位于会宁县四房吴乡三房吴村国道309线旁占地面积8691平方米,建筑面积1039平方米,现有教学班8个(含幼儿园大、中班),学生202人学校整体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齐全 学校现有教职工17人,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5人,中师5人,学历达标率100%,具有小学高级以上职称教师5人,市级优秀教师2人,县级优秀教师3人,有3名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近年来,我校以“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目标,努力实施“让教育精彩、让孩子成才、让教师成功、让家长满意”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研兴教、质量立校”为特色的办学思路,注重加强队伍建设,始终秉持严谨治校,勤奋育人的思想,形成了“博学 自立 文明 创新”的校训;“团结 守纪 明礼 诚信”的校风;“厚德博学教书育人”的教风;“志存高远勤学创新”的学风;“豁达民主、力行图强”的领导作风 学校注重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以教科研为先导,强化规范管理,努力营造“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继往开来、陶冶情操”的浓郁育人氛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丰富学校发展的内涵,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行做到的,我们经过努力,一定也可以做到我们会以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去经营教育事业,励精图治,科学规划,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扩大办学声誉,为把我校建成农村一流学校而奋斗 第五篇:瑞金市宝钢希望小学简介 瑞金市宝钢希望小学简介 宝钢希望小学位于象湖镇东升村与上坪村交界处50年代建校,前身为东升小学,1996年由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捐资兴建而易名。
宝钢希望小学系象湖镇中心小学,下辖瑞明、绵塘、岗背、桔林、南岗、竹岗、金星七所村完小学校占地面积为14000平方米校舍面积3138平方米在校教职工69名,学生1309名,共有21个教学班学校环境宽阔、优美,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学校遵循“夯实基础,抓实养成,稳中求新,挤身一流”的指导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广聚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改革,着力学生养成教育,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感受教育的幸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续7年名列全市乡镇第一 8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