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沟煤矿雄沟井6万吨设计方案.doc
85页宣威市乐丰乡雄沟煤矿雄沟井初步设计说明书市煤炭设计研究院宣威市乐丰乡雄沟煤矿雄沟井初步设计说明书工程编号:C20611建设性质:改 建设计能力:6万t/a(3万t/a改6万t/a)院 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市煤炭设计研究院二OO六年五月 / 参加设计人员邓 成 武 鸿 维 静 见 乔吕 红 叶朱 莲 香目 录前 言第一章 矿井概况与地质特征………………………………………1第一节 矿井概况…………………………………………1第二节 地质特征…………………………………………2第三节 水文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9第二章 矿井开拓………………………………………………12第一节 矿井境界与储量…………………………………12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12第三节 矿井开拓…………………………………………13第四节 大巷运输…………………………………………15第三章 采区布置与采煤方法………………………………………16第一节 采区布置…………………………………………16第二节 采煤方法与机械配备……………………………16第三节 采区生产系统……………………………………17第四节 巷道掘进…………………………………………17第四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20第一节 矿井通风…………………………………………20第二节 灾害预防与安全措施……………………………24第五章 主要设备选型………………………………………………26第一节 提升设备…………………………………………26第二节 主排水设备………………………………………28第三节 主通风设备………………………………………28第六章 供电与通讯…………………………………………………30第一节 设计依据与设计围……………………………30第二节 电 源…………………………………………30第三节 地面供电…………………………………………30第四节 井下供电…………………………………………32第五节 负荷计算…………………………………………32第六节 矿井防雷接地……………………………………37第七节 照明、信号与通讯………………………………37第七章 地面生产系统……………………………………………39第一节 煤质与用途………………………………………39第二节 生产系统…………………………………………40第三节 辅助设施…………………………………………41第八章 总平面布置…………………………………………………43第一节 概况………………………………………………43第二节 场地布置…………………………………………44第三节 道路与运输………………………………………45第四节 地面建筑…………………………………………45第九章 给水、排水…………………………………………………49第一节 给水………………………………………………49第二节 排水………………………………………………51第三节 洒水防尘和消防…………………………………51第十章 环境保护与工业卫生………………………………………53第一节 自然环境…………………………………………53第二节 环境影响与防治措施……………………………54第三节 环保机构与环保工程……………………………57第四节 职业安全与工业卫生……………………………57第十一章 经济部分…………………………………………………59第一节 劳动定员与劳动生产率…………………………59第二节 投资概算…………………………………………60第三节 原煤设计生产成本………………………………60第四节 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62第五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2附:1、设计委托书2、机电设备材料清册3、概算书4、采矿许可证5、生产能力核定证书6、瓦斯等级鉴定证书7、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8、煤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附 图 目 录1、地形地质与水文地质图 采用 1∶50002、1线剖面图 采用 1∶20003、2线剖面图 采用 1∶20004、C7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采用 1∶50005、C5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采用 1∶50006、C4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采用 1∶50007、C3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采用 1∶50008、矿井开发方式平面图(C3煤层) C20611-109-1/2 1∶50009、矿井开发方式剖面图(I—I) C20611-109-2/2 1∶200010、采区布置与机械配备平面图(C3煤层)C20611-163-1/2 1∶200011、采区布置剖面图(I—I) C20611-163-2/2 1∶200012、矿井通风系统示意图 C20611-171 示 意13、井下洒水防尘管路系统示意图 C20611-811 示 意14、监控系统示意图 C20611-263-1 示 意15、监控系统布置示意图 C20611-263-2 示 意16、地面供电系统示意图 C20611-261-1/3 示 意17、井下供电系统示意图 C20611-261-2/3 示 意18、通讯系统示意图 C20611-261-3/3 示 意19、工业广场(主斜井)总平面布置图 C20611-447-1/2 1∶100020、工业广场(辅助运输平硐)总平面布置图C20611-447-2/2 1∶1000前 言省宣威市雄沟煤矿雄沟井位于宣威市北约40km,行政区划隶属宣威市乐丰乡。
宣威市位于省东北地区,紧临省六盘水市和威宁县,工业与生活用煤需求量较大,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给当地的煤炭勘查与开发带来机遇由于区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探明的煤炭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区与周边经济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市经济发展为合理开发利用乐丰的煤炭资源,为满足宣威电厂与其它矿产冶炼用煤的需要,经宣威市煤炭局的同意,宣威市乐丰乡雄沟煤矿雄沟井拟将其生产能力扩建为6万t/a的矿井为此,宣威市乐丰乡雄沟煤矿委托省一四三煤田地质队在该矿围进一步做地质工作,为矿井的设计提供地质资料地质报告提交后,雄沟煤矿于2005年3月委托我院作雄沟煤矿矿井初步设计,该设计于2006年5月编制完成一、编制依据1、一四三煤田地质勘探队提交的《省宣威市乐丰乡雄沟煤矿地质报告》2、设计委托书3、《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定》二、设计指导思想优化生产系统,规开采工艺,强化安全,提高工效,注重环保与职业卫生三、矿井建设综合评价1、矿井开拓方式本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以一个走向长壁炮采工作面达到设计能力2、资源可靠性评价雄沟煤矿委托省一四三煤田地质队于2005年2月提交我院的《雄沟煤矿详查地质报告》基本上探清了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特点,该井田煤层赋存较稳定,储量可靠。
本次设计建议在今后的巷道掘进和回采过程中,认真做好地质编录,并整理成生产地质资料,以利于指导生产3、用户原煤主要供宣威电厂与周围冶炼厂以与当地民用,目前市场条件比较好4、外部条件矿区距宣威市主干公路40km,距乐丰乡约5km,有弹石路从矿区通过宣威市距市公路较发达,交通较为方便铁路有贵昆线途经宣威市煤炭外运比较方便供矿井生产生活用水取自附近泉水总之,本矿井建设的外部条件比较优越5、初步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设计生产能力:6万t/a (2)全员工效:1.5t/工 (3)井巷工程量:3698m(4)劳动定员:168人 (5)项目总投资:2265.537万元 (6)建设工期:17个月 (7)投资回收期:8.91a第一章 矿井概况与地质特征第一节 矿井概况一、交通位置雄沟煤矿雄沟井位于宣威市城北约40km行政区划隶属宣威市乐丰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4°19′26″—104°20′27″,北纬26°28′46″—26°30′45″附:交通位置图1—1)二、地形地势矿区地处省东北部宣威市乐丰乡境。
宣威市北面与省威宁县和六盘水市接壤;东面与省盘县,南面分别与市和沾益县相接;西面与省的会泽县交界矿区地处云贵高原滇东北北端,盆地西南部边缘,属地带区地形总体北高南低,地形切割较深,山高坡陡,坡度一般在20°以上矿区最高点为北部海拔标高2156m;最低点明德大河河床,海拔标高1830m;相对高差326m,总体显示一幅由北向南地形逐渐变缓的地貌地表植被较发育,森林覆盖率高,水土保持良好矿区地表水较发育,主要有明德大河经过矿区流过,属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三、气象与地震区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极端最高气温26.7℃,最低气温5℃,年平均气温13.3℃一般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年均降雨量997.7mm,雨季期的降水为710mm,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3%,冬春干旱,夏秋易涝通常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雨雾增多,高山区冬天积雪冰冻,每年十月至次年二月常为大雾笼罩宣威市地震烈度属6度区,据历史资料记载,该区常发生六级以下地震,且多系构造性地震很少发生六级以上的破坏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附录A.0.22,区域上抗震设计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四、经济矿区居民点少,民族以汉族为主,次为彝、苗族,多居住在河溪两岸与较低之山坡地带农作物以玉米、土豆、水稻为主,次为红薯;经济作物为林木、竹子、桔子为主森林资源较丰富,覆盖率约60%,多已成材可供利用区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第二节 地质持征一、地层(一)区域地层区域地层出露有:二叠系(P)、三叠系(T)、侏罗系(J)、晚白垩系(K2)和第四系(Q)区域上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二)矿区地层矿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二叠系下统矛口组(P1m)、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2β)、宣威组(P2x)、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T1k)、飞仙关组(T1f)、永宁镇组(T1y);中统关岭组(T2g),上统须家河组(T3x)与第四系(Q)等现将矿区地层由老到新叙述如下:1、二叠系上二迭统(P2)(1)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岩性为深灰色玄武岩熔岩集块岩、块状拉斑玄武岩、杂色凝灰岩,有4-12个喷发韵律,8-27个喷发层、厚275-686m2)宣威组(P2x)为本区的含煤地层,一般厚184.53m,为近海与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岩性主要由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煤等组成;煤系中常有黄铁矿、赤铁矿以结核状、透镜状、星点状形式出现;其底部往往含耐火粘土。
局部层段含植物碎片化石按其岩、煤层组合规律可分为二段分述如下:①宣威组一段(P2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