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力学学会.pdf
30页中国力学学会 会 讯 目 录 z 学会信息 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 4 次全体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1) z 中国力学学会部分分支机构及所属专业组换届名单 第八届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4) 第八届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所属专业组 计算流体力学专业组…………………………………………………………………………………(5) 湍流与稳定性专业组…………………………………………………………………………………(6) 渗流力学专业组………………………………………………………………………………………(6) 多相流与非牛顿流专业组……………………………………………………………………………(7) 水动力学专业组 ……………………………………………………………………………………… (8) 实验流体力学专业组…………………………………………………………………………………(8) 工业与环境流体力学专业组…………………………………………………………………………(9) 第七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所属专业组 复合材料专业组……………………………………………………………………………………… (10) 塑性力学专业组……………………………………………………………………………………… (11) 振动专业组…………………………………………………………………………………………… (11) 断裂与疲劳专业组…………………………………………………………………………………… (12) 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组……………………………………………………………………………… (12) 生物材料及仿生专业组……………………………………………………………………………… (13) 第八届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所属专业组 分析力学专业组 ……………………………………………………………………………………(14) 非线性动力学与运动稳定性专业组 ………………………………………………………………(14) 多体动力学与控制专业组…………………………………………………………………………… (16) 航天动力学与控制专业组…………………………………………………………………………… (16) 第八届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所属专业组 实验教学专业组 ……………………………………………………………………………………(17) 试验测试技术与方法专业组………………………………………………………………………… (17) 第七届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所属专业组 爆炸加工专业组……………………………………………………………………………………… (18) 爆轰专业组…………………………………………………………………………………………… (18) 计算爆炸力学专业组………………………………………………………………………………… (19) 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专业组…………………………………………………………………………… (19) 工程结构安全防护专业组…………………………………………………………………………… (20) 第六届《ACTA MECHANICA SINICA》编委会……………………………………………………………(21) z 简 讯 白以龙、李家春院士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23) 《ACTA MECHANICA SINICA》连续第 5 年获中国科学院择优支持………………………………………( 23) 中国力学学会期刊论文获奖……………………………………………………………………………… ( 23) 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共建学会座谈会在中国力学学会召开…………………………………………( 24) 中国力学学会促进工程应用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网站开通………………………………………… ( 24) 沉痛悼念刘高联院士……………………………………………………………………………………… ( 25) z 会议通知 2008 年第 2 期 会 讯 1 学会信息 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 4 次全体常务理事会 会议纪要 2008 年 1 月 23 日,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 4 次全体常务理事会会议在北京西郊宾馆顺利召开。
理事长李家春,副理事长程耿东、戴世强、方岱宁、胡海岩、刘人怀、郑晓静,秘书长王建祥,常务副秘书长杨亚政,常务理事冯西桥、洪友士、胡更开、黄培彦、江松、矫桂琼、亢一澜、卢天健、孟庆国、沈清、孙茂、魏悦广、吴林志、杨嘉陵、张伟、赵跃宇、仲政、朱位秋,以及副秘书长刘青泉、邱志平、任玉新共 30 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列席会议本次会议的议程如下: 1. 2007/2008 年工作报告; 2. 学术工作; 3. 组织工作; 4. 科普、教育、青年和外事工作 1. 2007/2008 年工作报告: 首先,李家春理事长做题为“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做好新时期的学会工作”的2007/2008 年工作报告李家春理事长对中国力学学会一年来的工作和成绩进行了回顾: 1)调动学会资源,完成《力学学科发展报告》的编写工作; 2)成功举办 “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 50 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 ’2007”,大会回顾和总结了 50 年来学会工作的经验,向国际力学界展示了中国力学的成就,增强了中国力学界的凝聚力; 3)成立北京国际力学中心( Beijing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简称 BICTAM); 4)完成 2012 年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简称 ICTAM)第一阶段的申办准备工作; 5)顺利完成中国力学学会分支机构的换届工作。
李家春理事长指出,学会能够取得好成绩的原因在于工作中有明确的目标,全体常务理事、理事和会员的凝聚力和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 2007 年中国力学学会再度被评为中国科协先进学会,这是对我学会工作的鼓励和肯定 李家春理事长从宏观层面分析中国力学学会 2008 年和后几年的工作重点强调中国力学学会应该引导科学家面向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促进我国力学学科繁荣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尤其是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对航空、航天、能源、环境等领域的科技投入的增加,为力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必须把握时机,迎接挑战,做好如下工作: 2 中国力学学会( CSTAM) z 贯彻钱学森两个服务的思想,紧密与工程部门的联系,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 z 发展交叉学科,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z 加强国际联系、做系统、深入、有影响力的研究工作,提高中国力学的国际学术地位和影响 我们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是:明确方向与重点、取得共识;加大力学学科发展报告的宣传力度;吸收工程界、地学界科学家参与学会活动与工作;加强常务理事会、分支机构与期刊编委会、学会办公室的自身建设。
胡海岩副理事长提出,凝聚一批工程科学家,尤其是加强与一批对工程科学、对力学有迫切需求的工程师的联系,是我们做好促进工程应用与产业结合工作的重要基础他还建议,利用学会现有的资源平台,通过期刊论文录用、奖项评选、大会邀请报告选题重点等方式积极引导力学研究同工程应用以及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胡海岩副理事长在发言中还报告了促进工程应用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在这一届任期内的工作计划 郑晓静副理事长提出学会要在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科技投入增加的新形势下把握机遇,发挥中国力学学会在力学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中的引导作用,保持在国际学术界有较好的影响力,促进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的结合,希望以后多支持和关注环境力学学科的发展,给予政策和基金上的扶持同时,郑晓静副理事长还对所负责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和将要开展的活动进行了汇报 随后,戴世强、刘人怀副理事长,孟庆国、亢一澜、洪友士、沈清等常务理事结合自己的工作,围绕力学如何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如何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大家一致表示,加强中国力学学会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尤其是管理部门对力学的了解,开展一些针对工业背景的调研工作,将有助于发挥学会在学科发展中的导向作用,促进力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需求的结合,从而推动力学学科的发展。
2. 学术工作 首先,方岱宁副理事长向大家详细介绍了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管理规定(草案) ”的背景和细则,并就此草案向与会的各位常务理事征询意见,大家对学术大会和管理规定展开了热烈讨论多数同志认为,学术大会在扩大力学影响,促进学术交流,特别是为青年人提供学术舞台发挥了作用 对学术大会和管理规定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大家认为,会后要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尽快修改,试行一段时间,取得实践经验后,再加以完善 随后,方岱宁副理事长组织与会的常务理事审核 “中国力学学会 2008 年学术活动计划 ”,并批准通过了今年即将开展的 37 项学术活动此外,大家还就 2008 年北京国际力学中心将开展的 summer school, short course 等活动进行了讨论 3. 组织工作 杨亚政常务副秘书长就中国力学学会组织工作进行了通报, 会议讨论通过了部分推迟换届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和调整方案: 1)分支机构 2008 年第 2 期 会 讯 3 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 《 ACTA MECHANICA SINICA》编委会 撤销英斯特朗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协作专业委员会 2)分支机构所属专业组 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所属专业组 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所属专业组调整后为: 振动专业组 塑性力学专业组 复合材料专业组 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组 生物材料及仿生专业组 断裂与疲劳专业组 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取消原有的专业组,调整后为: 实验教学专业组 试验测试技术与方法专业组 另有两个专业组待定 至此,中国力学学会的各个分支机构换届工作已经全部顺利完成。
会议还就申请成立 “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 ”等 4 个申请报告展开讨论 鉴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考虑到学科框架、关键科学问题、近期重点研究领域比较清晰,环境力学研究队伍初具规模,一批研究特色鲜明的团队基本形成,决定批准成立 “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 ”,并同意设立 “微纳米力学工作组 ”和 “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 ”,以推动这两个专业领域学术活动的开展大家建议学会应制定设立新分支机构的有关管理规定,规范组织程序,使这项工作有条不紊 结合中国力学学会现有的 22 个专业委员会和 6 个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开展情况,会议一致通过举办 “2008 年中国力学学会各分支机构交流会 ”,拟定于 2008 年年底,组织学会各个分支机构负责人召开工作会议,互相交流经验,从而促进各个分支机构的工作 4. 科普、教育、青年和外事工作 戴世强副理事长对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