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凤池焦点咨询对话录.doc
149页杨凤池焦点咨询对话录序我和杨凤池教授早已相识,他对心理学的执著追求和孜孜不倦的实践精神给我很深刻的印象长期的探索与磨炼,令他造诣渐高、资深老道对他的新作很自然是乐观其成当我拿到《杨凤池焦点咨询对话录》书稿,并仔细阅读后,我由衷地喜悦杨凤池教授对自己心理实践过程自信而大胆的展示以及别具匠心的写作风格令人敬佩,本书将对正在或将要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的人们将产生的积极影响令人鼓舞 与大多数心理学读物不同,这本书取材于杨凤池教授在心理学实践工作中的17个真实案例每个案例由四部分组成,其主体部分是以咨询师与来访者对话的形式所呈现的心理咨询原貌主体部分之前是对来访者的简单描述,主要目的是希望提供给读者一个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主体部分旁边的注释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对来访者呈现的心理现象所做的判断和假设,另一个是对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运用的心理学理论与技术所进行的解释与说明,这种编排能够帮助读者对心理咨询的过程和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最后的点评部分主要是作者依据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产生、扩大与变化进行全面的解析与概括,并将所运用的心理咨询技术进行客观的评价与总结。
本书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而且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是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作者通过细致解读个案中所描述的咨询双方的具体语言、行为,使读者对整个心理咨询过程一目了然,通过展现来访者具体心理现象的来龙去脉和咨询师心理技能的实际运用,加深对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的理解其二是个案的广泛代表性作者通过摘录不同的典型个案,让读者对本书所涉及到的多种心理障碍,包括心理问题、神经症和人格障碍以及对不同心理障碍所运用的特殊咨询方式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其三是理论技术应用的多样性与整合性作者针对不同的来访者,将各种心理学理论技术进行巧妙而有机的结合与运用,形成了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鲜明的个人风格而书中还有一个特点则充分显示了作者超常的语言驾驭能力,他总能将一些专业的心理学术语和解释转化为一种普通来访者更容易理解和领悟的语言加以表达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风格新颖、内容丰富、重视实际操作、讲究实效的、不可多得的好书1 7个案例个个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读者有如亲临其境地参加案例讨论会,直接聆听由表及里、细致入微、又富于哲理的逐层剖析,获益至深,远非阅读一般教科书所能比拟作者这种源于实际,重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论述方式及其详实的案例分析,对广大心理咨询工作者深入理解、准确掌握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规范咨询作业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和实用价值,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心理咨询事业来说,可谓是恰逢其时。
我深信,杨凤池教授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和独具特色的心理学实践艺术必将通过此书给所有从事和热爱心理学工作的人们带去全新的体验,激发丰富的灵感,获得巨大的效益 衷心感谢杨凤池教授对中国心理卫生事业的突出贡献! 衷心祝愿《杨风池焦点咨询对话录》出版发行成功!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蔡焯基 2006年8月我眼中的“生命教练”一直以来,像大多数人一样,我始终对心理学怀有一种神秘感,对从事这门学问的人心存疑惑:他们是不是一类语言深奥、行为诡异,性格古怪,离群索居,甚至本身就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这种迷惑和偏见一直延续到我作为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制片人筹备节目开播之际,因为在那个让我倍感压力的时刻,我有幸认识了杨凤池老师可以说,杨老师不仅缓解了我对创办这个栏目的“焦虑”情绪,更使我转变了以前对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家可能的偏见初识杨老师,从想象中的神秘古怪到现实里的平易自然,这次见面扭转了我对于心理学家的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不仅仅是我,栏目组的工作人员也大都为他真诚谦和的笑容和富有感染力的话语所打动,为他身上焕发的热情所激励更加难得的是,我们经常能够从他的人生经验和坎坷经历中收获智慧的思考、从容的心态,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他对心理咨询工作全心投入的态度以及非凡的洞察力和到位的表达能力。
面对那些陷入心理困境,不能自拔的求助者,杨老师总是自然、深切地表达对他们的理解和关爱当然,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表达这种关切,但最重要的是,在这种气氛下,杨老师往往可以通过朴实平易却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引导求助者,使他们自己领悟心结所在,进而获得启发之后,在他悉心的指导下迈出实现心理健康的第一步每当求助者感觉豁然开朗时,我仿佛也能体验到求助者心结开解的畅快感,更能体会到帮助别人走向健康心理的幸福感这一切使我对心理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这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将能够拥有怎样超越缺憾的完满、将能够拥有怎样的潜力与价值!它研究的命题和答案将是人类文明最终的到达!在创办《心理访谈》栏目的那段日子里,我与杨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我的眼中,他不仅仅是掌握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专家,他更是我们的“生命教练”!这本书蕴涵着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人生智慧,体现了他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灵活运用心理学技术的能力这本书必将给那些热爱心理学、热爱生活的人们带去关于生活的思考和积极健康的心态祝愿杨老师为心理学走近大众、服务社会、造福国人做出更杰出的贡献!中央电视台制片人梁红 2006年8月前言1985年,我开始从事心理学教学、科研和咨询工作,至今已经二十余年了。
当我选择这项专业并开始工作的时候,想法比较简单因为我一直喜欢心理学,觉得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心理学知识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的心理学教学生涯开始不久,就出现了一个令我困惑的问题:学生们经常向我提出他们生活中的现实苦恼让我帮助他们,而自己常常产生无力感随着时问的推移,这种无力感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同学、熟人、朋友向我提出了类似的要求我开始思考人类精神痛苦的起因,开始学习用心理学技术帮助人一个想法在我头脑里变得越来越强烈:我一定要学习和实践帮助人摆脱精神痛苦的学问,这将是最有用的、最有学术价值的科学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我利用一切机会系统学习临床心理学理论和技术,长期的、短期的培训,国内的、国外的进修我都努力参加二十年过去了,现在越来越多有志于从事本专业的人正走在这条道路上回想起自己走过的道路,感触颇多印象最深的是在学习提高的过程中,特别渴望阅读实务操作技术方面的读物我曾经参加中国和德国合作举办的心理治疗师培训学习中收获最大的是外国专家给我们一句一句地解读学员的咨询对话记录编写本书的目的在于,为未来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提供具有实务参考价值的辅助教材本书收入本人真实焦点心理咨询个案对话录共17篇,基本上保留了对话的原貌,隐去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和个人信息,删除了部分重复和赘述的内容,并且从专业角度进行了注释和点评。
本书的资料收集和编写都有一定的难度,又受到编者自身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局限,错误和瑕疵在所难免,衷心希望同行、读者和学生提出批评和建议,以便今后完善如果本书能够抛砖引玉、促进这方面书籍的出版,对学生学习心理咨询技术有所帮助就是对编者的最大鼓励本书凝结着我的研究生们的辛勤劳动,每个研究生的工作在书稿中都有体现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没有他们我很难想象本书的完成在此,我向本书编辑潘丽和所有为本书的出版做出贡献的人们表示诚挚的谢意杨凤池2006年8月杨凤池简介杨凤池,男.48岁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心理学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杨凤池教授长期从事心理学教学、科研、咨询工作共发表科研论文三十三篇,译著四部,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十部及科普著作四部曾获两项科研成果奖,一项技术改进奖1995年获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996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同年9月当选为首都医科大学“十佳青年”自1985年开始从事心理健康工作,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丰富工作经验1995、1996和1997年三度赴意大利进修,学习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技术,1996年获国际本体心理学会颁发的“临床心理学家”资格证书。
1997年6月参加瑞士日内瓦国际心身疾病研讨会,1997年10月参加莫斯科第一届世界本体心理学年会,并做大会发言自2000~2003年接受中德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系列培训,取得毕业证书杨凤池教授开展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实践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他曾经为“神舟飞船”系统工程技术人员、中央驻京机关干部培训、国际航空公司、首都机场集团公可等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高校大学生做心理减压讲座:参与黑龙江洪灾灾后心理救援和“非典”心理干预工作他的活动经常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和其他地方电台及电视台、中央和地方报刊报道,并经常应邀在电台和电视台主持心理咨询节目目前,担任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特邀专家主持情感篇别人为什么不相信我 世上最爱我的人去了 我担心自己是一个坏女人 为何我无法亲近我爱的人 雨中寄情 愿友谊地久天长别人为什么不相信我一一人际关系障碍的形成与解析 来访者朱倩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职员她认为自己特别珍视单位同事间的相互信任和友谊但是,她总觉得自己的真诚得不到同事们的相应回报有一次,跟她关系挺好的一个同事由于忙于做其他事情,让她帮忙从钱包里取700元钱但是,当她打开同事的钱包时,却发现里面只有500元钱。
发生了这件事情以后,她总觉得别人怀疑她拿了同事的钱这让朱倩感到非常的委屈和愤怒类似这样的事情还发生过几次现在,每当她认为别人对她表现出欺骗和不信任的行为时,她的情绪反应就相当强烈这严重影响了她与同事间的关系她觉得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自己迟早要崩溃怀着强烈的求助愿望,来访者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咨询过程咨询师:你好,首先我想问一下你和你的同事之间的关系到底紧张到什么程度?来访者:比如说,有个同事问我一些有关工作的事情我就会告诉他一些我的看法和建议然而,过后他却认为我是在批评他,并且与其他的同事说以后可不敢跟我说话了,因为一说,就把他数落了一顿其他的同事也觉得我现在的心态不是很好所以现在我觉得我说任何一句话,别人都会有异议,就这种感觉咨询师:也就是说其他人也有类似的受到你指责的感受[咨询师对来访者的话进行澄清,确定目前人际关系的不良状况是由来访者造成的,进而推断来访者向别人提出看法和建议的方式和方法有问题]来访者:坦白说,可能我目前的心态确实不好,情绪波动很大有时候,我会认为所有人都在骗我,后来通过跟别人聊天,或者别人开解我,我突然又会觉得我以前的看法是非常不对的,然后就会责怪自己怎么会对别人产生这种想法,并且觉得他们非常好,我又会非常热心的关心他们,可是当我要关心他们的时候,又会发现他们别的问题。
我就这样反反复复的,自己确实也挺难受[来访者潜意识里好像存在着某种动力驱动着她对别人的态度反复发生改变,但在她的意识层面上,对这种情况感到非常困惑]咨询师:你说他们骗你,在公司里你真的被骗过吗?来访者:虽然他们的某些话没有给我产生强烈的伤害但是比如说,我们私下里在一起可以表达同一观点但是在公众场合,像在反映公司问题的时候,这些人说的话又完全地变成另外一种样子,他们不仅不承认自己所说的话,反而会说是我说的,感觉好像是我在造谣所以我就会觉得心理压力确实很大而且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些人再一个,我总觉得我的同事都在议论我,怀疑我比如说我和其他同事同样做一件事情,领导不怎么去询问他但是一到我做的时候,他会很时常的过来问,怎么样了,我能看看吗,或者问我做到哪儿了这让我觉得,我的能力不被大家认可,我还曾经因为这种事情跟领导闹得很僵,说如果你们不认可我的能力的话,可以提出来,但是不要表面夸我,背地却让别人分担我的工作,或者说三道四[来访者对于别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感到非常的厌恶,甚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