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业高级工程师 职称申报评审表.doc
19页专 业 技 术 职 称 申 报 评 审 表 姓 名 ***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工 作 单 位 保山管理局腾冲分局 主 管 部 门 腾冲县林业局 职 称 系 列 林业工程 申 报 职 称 高级工程师 专 业 名 称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填 表 时 间 2015年5月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制目 录 表一:基本情况 表二: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 表三: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表四:完成主要专业技术工作情况 表五:承担课题(项目)情况 表六:获得专利情况 表七:获得表彰奖励情况 表八:撰写著作和论文情况 表九:参加继续教育和国际学术活动情况 表十:个人承诺书 表十一:年度考核情况(近五年) 表十二:基层单位意见 表十三至表十六:评审委员会评审记录 表十七:审核推荐意见和评审结果审定意见填 表 说 明 一、表一“政治面貌”,填写党员、何民主党派或无党派。
二、表一“参评类别”中的“特殊人才”,系指参加特殊人才专场评审的引进人才和学历、年限等基本条件未达到正常申报条件要求的人员 三、表二“主要学习经历”,填写本人接受中专以上学历教育情况,非学历教育的在职学习培训情况在表九中填写;“主要工作经历”自参加工作以来开始填写 四、表四至表九,均填写本人聘任现职称以来的情况 五、表七“本人承担任务”,授予集体的表彰奖励须填写个人承担主要工作任务情况;授予个人的表彰奖励,填写“全部”即可 六、表十二“基层单位”,系指本人所在单位的具体工作部门,基层单位须对申报人员的工作表现、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述,并提出明确推荐意见 七、表十七“审核推荐意见”,省直单位填第一、二栏目,州(市)直属单位填第一、二、四栏目,县及县以下单位填第一、二、三、四栏目 八、表中凡涉及填写时间的,均须填写到月份;无填写内容的,均填写“无” 九、申报评审各级职称,均须填写本表一式二份,经评委会评审通过,获得相应职称的人员,须将其中一份存入本人档案 十、本表统一使用80gA4纸双面填写或打印,并保持页面结构和规格完整。
表一:基本情况 姓 名***性别男出生年月1973.09相 片(大一寸证件照)曾用名无民族汉族籍 贯(或国籍)云南腾冲政 治 面 貌党员现从事专业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工作单位及所在部门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腾冲分局曲石管理站行政职务站长单位性质√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 非公经济组织 其他参加工作时 间1994.07累计专业技术工作年限21年现职称工程师取得时间2007.08聘任时间2007.10参评类别√正常评审 特殊人才 变更系列参加学术组织及担任职务腾冲县珍稀动植物保护协会会员学 历 情 况全 日 制 教 育 在 职 教 育最 高 学 历毕 业 学 校保山地区农业学校西南林学院所 学 专 业林学林学毕 业 时 间1994.062005.07学 历中专大专学 位无无 表二: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 起 止 时 间就读学校或工作单位所学或从事专业担任职务1990.09—1994.06保山地区农业学校林学无1994.07—1994.12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腾冲分局大蒿坪管理站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技术员1995.01—1999.11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腾冲分局界头管理站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技术员1999.12—2000.11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腾冲分局界头管理站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助理工程师2000.12—2007.09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腾冲分局曲石管理站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助理工程师、站长2007.10—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腾冲分局曲石管理站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工程师、站长期间:2002.09—2005.07西南林学院函授大专林学无 表三: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我1994年7月毕业于保山地区农业学校,先后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腾冲分局大蒿坪管理站、界头管理站工作,2000年12月至今在曲石管理站担任站长职务。
21年来一直在基层管理站从事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工作2007年8月取得工程师资格,10月被单位聘任履职至今基层的学习和实践,使自己能够熟练运用Office、ArcGIS等软件,掌握各型数码相机、GPS、红外自动相机等野外监测调查工具的使用;业务理论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能够主持完成多项林业工程技术工作现将履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情况总结如下:1、参与国家重点公益林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工作2005年,国家重点公益林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实施,我认真参与公益林区划界定,并负责曲石管理站辖区117230亩公益林项目实施工作至今,先后建立和完善了管护人员聘用、培训、考核制度;实行社区公管;逐步建立了巡护和监测体系目前公益林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1)、杜绝了盗伐林木现象;(2)、盗猎、放牧和采集非木质林产品事件大为降低;(3)、非法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行为得到有效监管;(4)、森林防火宣传、监测、预防和扑救力度加大,取得了连续28年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5)、自然保护区内植被恢复加快,物种数量增加,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6)、对动植物资源和自然环境初步进行了监测2、森林恢复项目工作由国际混农林业中心资助的该项目2005-2010年在曲石管理站实施,此项目包括物候监测、标本采集与制作、育苗试验、造林实验。
我参与在保护区林家铺选取16科30个种97棵健康母树,连续9年进行物候观测,掌握了30个树种的物候特性共采集制作标本254号,分属于71个科123属179种采种育苗试验30个科70个种,成功育苗64个种,上山造林试验42个种,掌握了主要乡土树种的育苗与造林技术3、高黎贡山退化森林土地生态修复试验示范项目2006年5月-2010年12月,我参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曲石保护区周边林家铺项目点和松坝项目点建立退化林地生态修复试验小区5处,应用现代修复生态学原理与传统知识相结合的方法,连续跟踪监测,以探索快速有效的森林植被重建的方法和途径4、杏黄兜兰回归管理与监测项目杏黄兜兰在高黎贡山面临灭绝的危机,因此急需开展回归管理及监测活动,得出其保护、繁殖相关技术资料,为此,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和昆明植物研究所采用杏黄兜兰组培苖,2010年1月至今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林家铺设置回归实验地4块,开展回归管理及监测项目,由我负责实施目前得出了大量实验数据5、资源监测工作资源监测工作是保护区衡量自然资源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的手段2009年我负责在曲石保护区内布设了15千米长的一条固定动物监测样线,涵盖保护区边缘至山脊,每个季度进行监测调查,形成监测报告,持续连贯进行,以掌握保护区内资源的变化情况及潜在的威胁,为保护区调整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014年,布设9台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的动物实施监测,获取了560份珍贵动物影像;2015年5月在林家铺—南斋公房布设3条动物监测样线,完成了初次监测2013年12月至今,参与昆明植物研究所“东喜马拉雅地区树形杜鹃气候变化响应”项目,对林家铺一带设置的3个马缨花杜鹃样地进行监测12次,掌握了不同海拔带马缨花的物候数据6、小型科研基金项目2010年5-12月和2011年5-12月,我主持完成了“林改后保护区周边村级森林共管机制探索”和“林家铺生态游览区旅游环线调查”两个小型科研基金项目,为保护区的管理和生态旅游提供了一定借鉴2012年3-8月和2013年3-10月,在香港社区伙伴(PCD)资助下,我主持完成了“曲石山脚风水观(接龙脉)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整理与教育项目”和“林家铺生态与文化导赏社区组织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挖掘和传播本土传统文化,推动公众持续长远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探索和积累以经济利益以外的动力来推动社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验此外,2012年完成了曲石、界头、明光、固东、新华5乡镇的湿地调查;2014年完成了曲石镇经济林检查验收工作;多年来积极认真开展保护区森林防火、日常巡护、林政执法、森林病虫害及疫源疫病监测、野生动物肇事调查补偿等工作。
每一项普通微小的工作或项目,对我都是一次锻炼,都会有所提高回顾21年来在保护区基层管理站履职的日日夜夜,我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付出了应有的努力,高黎贡山也反哺了我,让我茁壮成长,成为林业系统的骨干然而与省市专家学者相比,感觉自己就是井底之蛙,理论水平还很低下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努力工作,注重实践,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表四:完成主要专业技术工作情况 起止时间工 作 内 容担任职务工 作 成 效2007.01–2011.12高黎贡山退化森林土地生态修复试验示范项目工程师、站长设置实验小区5处、监测6次并提交数据2007.10–林家铺物候监测工程师、站长监测掌握了30个树种的物候特性数据2007.10–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工程师、站长开展培训演练8次,管辖117230亩公益林无火灾发生2007.10–林家铺生态旅游管理工程师、站长严格管控,文明游览,无破坏资源行为2009.01–资源监测工程师、站长提交25次监测报告2010.01–森林病虫害监测工程师、站长监测66次,发现松尺蠖和松叶峰各一次2012.01–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程师、站长测报41次,无疫病发生2012.02–重楼育苗种植试验工程师、站长成功育苗5000株,种植150KG2011.06–野生动物肇事调查补偿工程师、站长调查曲石保护区周边动物肇事309起,补偿189460元2012.08腾冲县湿地调查工程师、站长完成了曲石、界头、明光、固东、新华5乡镇湿地调查2013.03–04高黎贡山植物样地监测工程师、站长完成6块植物样地的监测,提交了监测表格和报告2013.12–2015.05马缨花杜鹃样地监测工程师、站长监测12次、掌握了3个不同海拔带马缨花的物候数据2014.06–红外相机动物监测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