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云浮市都骑中学高二地理测试题含解析.docx
10页广东省云浮市都骑中学高二地理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震惊世界的水俣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在食物链中富集 B. 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在食物链中富集C. 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在食物链中富集 D. 人们直接吞服了有毒物质参考答案:A震惊世界的水俣病是因为自污染源化工厂排放的污染甲基汞,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富集放大后,进入人体而造成的严重危害2.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题10. 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 泥沙淤积 B. 气候变暖 C. 排水造田 D. 黄河来水量减少11. 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参考答案:10. C 11. B【10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与明清时代相比气候变化不足以导致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银川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湖泊变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排水造田,所以选C项11题详解】本题考查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是水源地,是蓄水池,能够提供水源;湿地能够降解污染;湿地是很多珍惜动物的歇息地,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降低城市气温年较差湿地对城市的直接影响是增加空气的湿度和美化环境湿地增大,可以降解污染,但湿地湖泊主要目的不是对城市污染进行净化,城市排污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对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所以选B项3. 右图所示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A.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D.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参考答案:A4. 2016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编队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训练下图为“辽宁舰编队航行路线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 辽宁舰编队在2016年12月23~25日的航行过程中,最可能( )A. 顺风、顺流 B. 逆风、顺流 C. 顺风、逆流 D. 逆风、逆流12. 该海域主要洋流对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阵低气温B. 增加降水量C. 缩小海洋污染范围D. 上升流形成北海道渔场参考答案:11.C 12.B11. 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盛行偏北风,12月23到25日的航行是向南,最可能是顺风;但逆日本暖流,C正确。
12. 该海域主要洋流是日本暖流,对图示区域的影响增温增湿,B正确;污染物随洋流扩散,扩大了海洋污染范围;北海道渔场是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对气候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②对渔场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和有上升流的海区,营养物质丰富形成渔场③对航行的影响:顺洋流可加快航速;寒暖交汇处、冬季暖流上空、夏季寒流上空多大雾,不利于海运安全;洋流携带来自高纬度的冰山也影响海运安全④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5.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读图回答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D、沿Y方向纬度增加参考答案:A6. 读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1~22题21.若甲、乙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A.M为资金,N为劳动力 B.M为能源,N为技术C.M为技术,N为资金 D.M为信息,N为零部件22.若M为钢铁厂,其转移对甲、乙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A.甲地就业机会增多 B.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C.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 D.有利于保护乙地生态环境参考答案:B C6.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C.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D.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参考答案:D 8. 下列工厂之间存在工序上联系的工业是( )A、皮革厂、纺织厂 B、炼铁厂、炼钢厂 C、化工厂、电镀厂 D、糕点厂、家具厂参考答案:B9. 21世纪以来,部分在华日资企业转移至日本国内,最有可能是因为日本国内 ( )A.生产活力增强 B.就业需求扩大C.产业升级加快 D.环境更加优良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21世纪以来,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工厂生产实现了自动化,劳动密集型企业发生了改变,中国劳动力价格上升,劳动力成本红利丧失加上日本国内失业率增加,由于国内就业需求扩大,因此部分在华日资企业回迁至日本国内。
10. 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读图1回答17-18题图117. 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 ( )A. 陕、桂、湘 B. 滇、黔、蜀 C. 滇、黔、湘 D. 陕、蜀、桂18. 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 ( )A. 滑坡 B. 沙尘暴 C. 森林火险 D. 土壤盐碱化 参考答案:B C11. 读“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回答47~48题47. 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48. 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参考答案:47.B 48.C12. 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参考答案:D13. 划分三个经济地带依据的是A.自然条件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历史背景 D.产业结构参考答案:B14. 晋陕蒙接壤地区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乌金三角”,包括内蒙古的准格尔、鄂尔多斯、陕西的神木、府谷、山西的朔州等地。
目前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出口基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7. 下列属于“乌金三角”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条件的是 ①煤炭储量丰富 ②煤炭质量高,开采条件好 ③水资源充足 ④邻近广阔的能源消费市场 ⑤水陆交通便利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⑤18. 下列做法与“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是A. 努力扩大煤炭的开采量和外运量,提高经济效益B. 调整产业结构,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C. 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D. 积极进行生态环境整治,控制三废污染参考答案:17. D 18. A17. 材料中地区是“晋陕蒙地区”,地处中国内陆地区降水少,水资源缺乏,河流少且径流量小,水运不发达A项正确18. 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使用,提高煤炭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同时要注重保护环境A项正确知识拓展】资源开发条件(山西为例)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因地制宜:(1)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2)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①储量丰富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②分布范围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③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2)市场广阔 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如:2002年的消费量接近15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14亿吨标准煤②随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能源缺口扩大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这些都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①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②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15. 甲、乙两图分别示意世界著名的三角洲读图,完成43-44题43.甲三角洲位于乙三角洲的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44.甲、乙两图比例尺相比 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甲、乙相同 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A B16. 某地理小组野外考察日志记录,某日北京时间7:00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15,晚上观北极星的仰角为40°,次日白昼开始变短,北极星的仰角变大。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1. 研究小组的行进方向是( )A. 向西北 B. 向东北 C. 向西南 D. 向东南22. 又经过15天,研究小组到达新营地,小组成员推测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 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升起 B. 北半球的昼与夜比值变小C.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 D. 新露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0°参考答案:21. A 22. B21.北京时间7:00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日落时北京时间19:15,晚上观北极星的仰角为40°,次日白昼开始变短,北极星的仰角变大,研究小组的行进方向是向西北22.又经过15天,研究小组到达新营地,北半球的昼与夜比值变小,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所以B正确点睛】各时区的区时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计算区时根据东加西减,相邻时区相差一个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区时加减时,如果出现小于0的区时,则日期减一天,区时加24小时,如果出现大于24的区时,则日期加一天,区时减24小时17. 区域的特征有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 ④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