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塾式的经堂教育对教育改革的启发.docx
5页私塾式的经堂教育对教育改革的启发 私塾式的经堂教育对教育改革的启发作为在普及大众教育的过程中难得一见的私学——经堂教育,其在自我完善的同时仍不断寻找着与公学共存的方法,而对于公学与私学并存模式的探索也是现代教育改革正在思考的问题之一,从回族经堂教育的发展与特点,以及这种教育形式的存在对于接受国民教育的回族http://wwW.LWlm.cOM所起到的各方面的补充、帮助作用,我们可以看出私塾式的经堂教育对于教育改革存在着的巨大的隐性助力本文就从阐述经堂教育的发展与特点开始,来寻找经堂教育对于教育改革的启发 1 回族经堂教育概况 中国的经堂教育开始于明嘉靖元年,胡登洲太师在私塾模式上创立了以清真寺为基础,阿訇为中心的,由坊民捐助为经济支持的民办教育回族重视教育,古兰经(96:1—5)中说:“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因此经堂教育在400多年间,在没有官方经费的情况下仍然确立了它在回族文化传承中的根本地位,囊括了回族的儿童教育、妇女教育、人才教育和宗教传承,积累形成了完整的办学模式,教学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经堂教育又发生了新的改变,也产生了新的问题,这里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回族经堂教育的发展 1.1 传统经堂教育 清真寺中,以阿訇为中心组织教学于是阿訇不仅仅是教师也是“校长”在阿訇作为主讲师的同时,一些学问较好的海里凡会兼授“小学”,成为儿童教育的教员在传统经堂教育中,阿訇和海里凡的低位较高,因此学员的招收也要求较高,非人才不收人们以能够进清真寺学习为荣,一些家族更是世代都做阿訇,他们对于经堂教育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这时期经堂教育的教材,不断发展补充但主题还是围绕着教义学、认主学、教法学、经注学、圣训学、逻辑学以及天文地理学等几方面进行经堂教学的语言在长期的音译汉化及过程形成了经堂语,这套语言系统的影响不只停留在清真寺内,对于回族语言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经堂教育的课堂设在清真寺内,上课时间由阿訇安排,一般结合每天五次的“拜功”分3次进行阿訇的培养时间长,一般在15年到30年才传经,或者更长,也有海里凡在传经成为阿訇之后,又回到清真寺学习的经堂教育对教育年限并没有明显的限制,审核的依据除了阿訇的评定之外,还需要坊民的肯定 1.2 现代经堂教育 经堂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发展,虽然因为政治经济,发展上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但也因此在同一时期具备了两种模式。
包括清真寺里的经堂教育和经学院,其中经学院为官办学校即公学经学院的师资相对比较充足,套用国民教育的办学方式模式,基本可以说是把学校搬到了清真寺里面,这种模式的经堂教育主要集中在云南、宁夏但更多的经堂教育,还是继承了传统式的私塾办学 在经历了1958年到1978年,20年的劫难之后,回族的教育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信仰衰弱的情况下,回族人对于阿訇的态度,对于讲堂教育的热情跟着减弱,经堂教育的经济供养缺乏就是最明显的体现教育经费的不足,成为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阻力,阿訇职能的减弱,地位的降低,使得海里凡的生源水平也跟着降低经历了1958年的阿訇断层之后,现在的阿訇年龄大多数在40岁左右,而目前因为生源的问题可能会出现第二次断层尽管这些阿訇的年龄较轻,但是他们面对的新时期的挑战却并没有变少他们的职能从传统的教学、传教拓展到了协调坊民关与政府关系等方面因为一些新的关系网的产生,譬如伊斯兰协会、网络资源、社交网络等,这些新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以阿訇为中心的经堂教育跨清真寺的交流,使原本独立的以清真寺为单位的经堂教育产生了相互交流的平台 生源缺乏的原因主要来自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方面在经济增长快速的现代社会,阿訇的收入却几十年如一日的没有变化,而原本热心于经堂教育的“人才”们在经济社会里追求起了经济,于是经堂教育的传承就出现了问题。
目前清真寺里的海里凡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来自较为贫穷的山区,出于生活原因来到清真寺学习;第二种是无法适应一般的国民教育,海里凡的文化水平一般在初中水平,高中水平的不多每个清真寺里的海里凡年龄差距很大,一般从13岁到35岁,还存在更小或者更老的,海里凡的水平也参差不齐 目前经堂教育中的科目在原本13本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语文、数学、计算机这类课程标准的阿拉伯语被引入课堂,同时普通话的普及使得传统经堂语衰退,于是对语文水平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的存在十分必要;在现在高科技的普及下,经堂教育课堂教学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更加丰富在经堂网校里甚至开设有日语、英语这样的小语种课程,由此我们不禁猜想网校在经堂教育的科目上将会演变出无限可能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于新技术的热情,使得网校的支持率十分之高网校的教育经费充足,阿訇们也十分热诚地在网上开设课堂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上的“典藏”图书馆开始萌芽事实上,每个海里凡在成为阿訇时都会接受前辈的“传http://wwW.LWlm.cOM经”,而这些经典并不完全一样,一代一代阿訇在经典上的注释才是独一无二的宝藏但在网络技术的使用下,阿訇们的授课可以被全程录音录像,这样就在更大程度上保存了这些知识的原貌;而其中最经典的会被录制成册,但却不会加密或者限制,具有完全自由的传播口径,由此那些本来不被分享的知识在网络上却汇集成了“典藏”图书馆。
在目前看来,版权问题并没有引起阿訇们的注意,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经典录像教材产生,虽然我们不能忽视没有版权保护所产生的纠纷,但是正因为这样也最大程度的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教材趋向权威之路 现代经堂教育的课堂在变得更灵活,不再局限于清真寺例如网络课堂以及一些学识较高的人在自己家中免费开设的小型课堂,还有在周五礼拜时间和红白大事时固定进行进行“沃尔兹”演讲,即在一个同一个教坊空间灵活出现的社区课堂在对于传统人才教育式的经堂教育的热情减退的同时,以普及为主要参考基础的网络课堂、小型课堂和社区课堂反倒越演越热现代经堂教育的考核除了继承传统的对于海里凡的考核方式,还增加了对阿訇的考核,伊斯兰协会对于阿訇有定期的考核制度,而在海里凡“传经”的过程中,因为阿訇职能的变化需要考虑的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扩展,譬如社交管理等方面 1.3 经堂教育的发展趋势 回族经堂教育以阿訇为中心,阿訇在哪里教学活动就在哪里,因此在阿訇必然存在的前提下,私塾式的经堂教育不会被现代化的国民教育形式取代并且因为经堂教育由坊民供养的经济结构,国家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经堂教育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在私学经堂教育与公学经学院共存的情况下,几十个负责有10名海里凡的清真寺,也要求阿訇的能力全面,因此未来对阿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全位发展的困难性,可能会导致阿訇类型分化为学术研究型、社会管理型、教育技能型的专项高人但考核要求不会改变,于是从清真寺的立场出发,一个清真寺中可能具有多个阿訇水平的教员,教学水平将会有更大的提高目前,中国一些地方出现的国学私塾中幼儿教育占大多数,而同为私塾模式的经堂教育却拥有更高的教育水平,这和经堂教育以阿訇为中心,阿訇能力要求高这一点是分不开的 随着阿訇能力的提高,海里凡的水平也会跟着提高目前最理想的海里凡的求学经历是:高中同等学历——经学院——清真寺在具有一般国民知识水平的情况下,经过经学院专业的语言、理论教学,最后来到清真寺,必须是经过这样的流程如果先去清真寺再去经学院,会因为经堂语的问题造成语言障碍,如果跳过经学院直接进清真寺又会在语言学习上耗费太多时间以这样的模式看,清真寺里的经堂教育就相当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传统的经堂教育本身就是人才教育,在海里凡没有达到一定水平就进入清真寺学习的情况下,总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因此,在未来海里凡的生源得到解决的情况下,这样的求学经历是未来海里凡的必经之路 在教材方面,已经出现的“经典”图书馆的萌芽在未来会继续扩大,同时更为统一全面的教材也会出现。
经堂教育会随着坊民的需要而改变,经堂教育的科目也会因坊民的要求而增加在以阿訇为基础的平台上,教学内容可以被无限的扩大例如在网络教学中,日语并不具有宗教意义的学习价值,仅仅是因为有学员愿意听,而阿訇又恰巧可以教授 以清真寺为单位的经堂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清真寺不具备授予学位的资格因此要解决私学与公学的衔接就要有一套科学化的规范管理章程和明确的审核制度,同时作为清真寺间起统协作用的伊斯兰协会、寺管会、阿訇之间要有明确的职务分工,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会产生适合经堂教育的审核制度 2 经堂教育对教育改革的启发 目前的义务教育存在一定的缺陷,譬如它的德育教育缺失和对于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人选择了出国接受教育,一部分人在国内寻找着自救的方法,于是私塾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改良后的新式私塾也出现了各种弊病第一种情况是私塾完全变成国学课堂,偏科严重;第二种是私塾只是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外,教学内容还是围绕着义务教育进行这样的私塾,既没有对教育理论的拓展也没有对义务教育缺失的德育教学等内容的补充,因此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或者变成了一个高档的补习机构。
私塾是义务教育下的自救,但目前的自救并不成功,而回族的经堂教育则以私塾的形式与国民教育并存互补可见我们并不需要完全否认公学和私学其中一种,两种教育模式是可以共存互补的,但要注意私学与公学的衔接,实行真正地以能力为标准而非证书的审核制度 经堂教育的经济基础是坊民的供养坊民的经济水平不同,捐助的金额或多或少,但在清真寺里海里凡会获得相同的资助金额,这就解决了某些海里凡的经济困境与国家助学金或者红十字会的慈善基金不同,坊民的捐助具有特别的及时性,而且专款专用,教育资金必须用于教育,管理非常严格虽然是捐助资金,但却是固定收入,坊民都有自主教学的意识这样的经费的来源与助学模式,学校自主解决问题,减少对国家拨款额过度依赖也是更积极的发展模式 经堂教育有终身教育的理念http://wwW.LWlm.cOM经堂教育除了对海里凡的人才教育,还包括儿童启蒙教育、成人教育(主要通过沃尔兹方式进行),阿訇本身在传教、教学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学习回族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使教育无处不在,每周五在清真寺进行的礼拜中,阿訇会进行沃尔兹的宣讲,红白大事中阿訇也要讲,回族还有各种节日在节日的集会上阿訇还要讲,基本上每天都有那么一家人要请阿訇去讲一讲。
就是这样密集的演讲,构成了经堂教育中的成人教育在网络课堂发展的情况下,本身不能在清真寺礼拜的妇女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因为时间的自由性,因工作原因不能常去参加集会的人也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这样的课堂不止对教育改革有课堂内容和形式上的启发,设立社区课堂能够增加民众对教育的重视度,同时寻找经费的来源,不一味依赖国家 经堂教育因为本身就有宗教传播的目的,因此具有了突出的德育功能经堂教育对于道德水平的要求很高,在宗教的基础上对于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着重培养另外因为一清真寺为整个教学生活的单位,在课堂中无意识包含了生活常识课堂,不只是教会学生只是理论,教会他们与人相处的方法和生活技巧之类在日本的学校中也开设有家政课,而对于目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缺乏生活常识这样的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经堂教育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因为以清真寺为单位独立存在,每个清真寺就成为了一所“小学校”而这个“学校”阿訇为中心,阿訇可以自己决定教学科目,教材等等使教学的内容更加贴合学员的需求真正在教学位置上的人更清楚教学中的需求,由这些人来决定教学过程更容易找到正确的方法因为教育管理机构伊斯兰协会对于经堂教育的开放化管理,阿訇对清真寺里的教学具有完全的决定权。
清真寺的的海里凡人数一般在20人左右,或多或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课堂”,教学效果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