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编四川省龙泉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
11页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四川省龙泉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地 理(全卷满分:100分 完成时间:10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25个小题,共50分)读下面华北地区等高线图,回答1-2题:1、关于甲地和丁地的海拔高程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一定高于丁地 B、甲地一定低于丁地C、甲地可能与丁地海拔相同 D、甲地海拔不可能与丁地相同2、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地中,丙地通视性最好B、丙地发育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有凌汛现象C、甲乙丙丁四地中,甲地坡度最小D、甲乙丙丁四地中,乙地降水最多 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3~4题3. 图中河流流向是( )A.由西向东流 B.由东向西流 C.由西北流向东南 D.由西南流向东北4.最适宜作为露营、观日出的地点的是( )A.① ⑤ B.② ⑥ C.③ ⑥ D.④ ③我国雪龙号科考船于12月9日上午8:00从上海出发,历时一个多月到达南极长城站开展科考活动。
下图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科考船出发时长城站当地时间是( )A.9日12时 B.8日8时C.9日20时 D.8日20时6.在到达长城站的途中,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A.成都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成都昼长先变短后变长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 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增大后减小读下图,完成7-8题7.两个图中包括的省级行政区有( )A.鄂、苏、渝、陕、晋、冀 B.鄂、渝、陕、晋、粤、陇 C.鄂、渝、陕、晋、冀、内蒙古 D.湘、鄂、晋、鄂、内蒙古、鲁8.关于①、②山脉的正确叙述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分界线C.年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 地势阶梯的分界线1月21日,江苏大部地区出现降雪天气,傍晚以后高速公路的大桥、立交桥桥面出现冰冻,桥面温度低于其他路段据此回答9-10题9. 桥面温度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 桥面风速较大 B. 桥体比热容小,储热少C. 桥面积雪量较大 D. 桥面获得的大气逆辐射较少10. 减轻桥面冰冻的可行措施是( )A. 桥面洒盐 B. 洒水化冰 C. 铺草防冻 D. 制造烟雾下图为大瓦山景观图,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部,海拔3236米,顶部平坦,四周绝壁数千尺,为我国“桌状山”的典型代表。
大瓦山山体分为两层,上部为玄武岩,下部为石灰岩,峭壁之上二者颜色差异分明,蔚为壮观11. 下列表示图中“桌状山”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断裂上升、岩浆活动B.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活动、断裂上升C. 岩浆活动、侵蚀作用、固结成岩、沉积作用D. 岩浆活动、断裂上升、侵蚀作用、沉积作用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2题12.③ 地该季节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 . 东北风 D.东南风下图为赤道附近某地区年降水量与蒸发量随地形变化状况示意图,据此回答13-14题13.推断40~90千米处地形应为( ) A.峡谷 B.山脉 C.盆地 D.丘陵14. 西北部区域农业生产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洪涝 C.干旱 D.低温冻害 常流性河道频率指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切割的常流性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反映区域水系网的密度下图示意沿“湛江—漠河”一线年降水量、常流性河道频率的地带关系。
读下图回答15题15.图中a—b段常流性河道频率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润,降水最多 B.地处平原,地势低平C.地处山区,地表破碎 D.经过石灰岩地区,多暗河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结合下图回答16-17题16.肯尼亚山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 A.5000 米 B.3600 米 C.2200 米 D.50 米17.甲处所属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荒漠带读下面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18-19题18.下列关于该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1-2时期人口数量在增长 B.4时期人口数量达到最多C.2-4时期人口不断减少 D.2时期人口数量最多19.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 B.新加坡 C.德国 D.美国与相比,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20-21题20、导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环境质量下降 B.食品价格大增C.产业转型升级 D.交通拥堵加重21、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好A.① ③ B.① ④ C.② ④ D.② ③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22-23题22.该功能区属于( )A.商业区 B.住宅区C.工业区 D.行政区 23.“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A.地租水平的差异 B.人口密度的差异C.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D.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读下图,完成24-25题24.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曲线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A.① ② B.② ③ C.① ③ D.② ④25.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降低 B.城市热岛效应C.下垫面透水能力好 D.天然调蓄能力强 二、综合题(共5 0分) 26.中亚是我国推进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读图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中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40° 50° 阿姆河咸海60° 80° 阿什哈巴德阿斯塔纳杜尚别俄罗斯中国伊朗阿 富 汗阿塞拜疆比什凯克河 流输气管道主要城市输油管道油气资源2001000海拔:米0锡尔河等降水量线(mm)里海ABC霍尔果斯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在中亚参与投资兴建了多条油气管道,在霍尔果斯口岸与我国境内管道相接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1)说明油气管线的建成对中亚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5分)材料三:阿姆、锡尔河流域是著名的农业区,人口及城市密度大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河流及湖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简述人类无节制的用水,给图中湖区带来的主要影响5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1)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 、 ;作为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 。
4分)(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 、 5分)(3)大量外来人口对 “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4分)28.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题目14分)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材料二: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1)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 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12分)(2)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250米)和丙地(海拔2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 、 2分)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如图所示为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在第四纪时期(距今260万年),这里曾冰川广布,图中半岛是当时北美三大冰川中心之一该半岛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1) 分析该半岛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2)说明该半岛第四纪时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5分)(3)简述该半岛地形对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4分)【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0分))1-5 CBDBD 6-10 CCDBA 11-15 BBBCB 16-20 CCBCC 21-25 DBDBA二、综合题(50分))26、(10分)(1)石油、天然气开采量增加; 增加收入; 输出距离缩短,成本降低; 提供就业机会;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5分)(2) 湖泊水位下降,面积缩小; 含盐量增加; 污染浓度增大; 大量生物种类灭绝; 湖滩成为沙源地,导致沙尘暴频发 (5分)27、 (1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