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朐山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zh****71
  • 文档编号:237475036
  • 上传时间:2022-01-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6.2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朐山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    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    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参考答案:C2. 元初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犹曰有壅,况三省呼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在元朝设(    )A.行中书省         B.三省制       C.中书省       D.内阁制参考答案:A3. 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参考答案:B4. 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参考答案:D解析: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三十万中国军民被日军屠杀也发生在南京。

      5. 有些学者认为“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 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主要史实是A.进行对外战争            B.建立第一帝国C.颁布《民法典》           D.打退反法同盟参考答案:C6. 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的是(    )A.董仲舒    B.朱熹    C.二程     D.王阳明参考答案:C7. 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的思想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不包括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追求思想自由    D.提倡主权在民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代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不成熟,反封建斗争主要集中在反对宗教神学,提倡人文精神,而主权在民的主张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故选择D项8. 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这些行动(  )A.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B.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C.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            D.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参考答案: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体现出增加了新的城邦,但没有体现出各城邦以某个城邦为中心形成从属关系,故A项错误;新城邦开拓了古希腊的疆域,扩大了贸易范围,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古希腊出现了霸权国家,故C项错误;实行民主政治的城邦是雅典,其他城邦没有实行民主政治,故D项错误答案:B9. 对于“共和”,梁启超持稳健态度,侧重于学理探究,更多考虑西方共和传统与中国社会文化的适应问题,在行动上主张缓行共和;孙中山则以行动家自认,更强调实际行动,追求跨越式的政治变革,主张速行共和这反映了A.梁启超的思想日趋保守B.孙中山的主张更符合中国国情C.近代共和之路曲折艰难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争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内容体现了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对“共和”的不同态度,梁启超认为要“稳健态度,侧重于学理探究,更多考虑西方共和传统与中国社会文化的适应问题”,而孙中山认为“以行动家自认,更强调实际行动,追求跨越式的政治变革”,一个主张缓行共和,一个主张速行共和,说明近代共和之路曲折艰难,故C选项正确;梁启超主张缓行共和是因为“更多考虑西方共和传统与中国社会文化的适应问题”,无法得出梁启超是思想日趋保守,不论维新派还是革命派的主张,都是近代中国有识之士救亡图存的探索过程,不以保守或激进区分,故A选项错误;同样孙中山主张速行共和是因为“以行动家自认,更强调实际行动,追求跨越式的政治变革”,无法得出孙中山的主张更符合中国国情,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和孙中山都是资产阶级派别,不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争,故D选项错误。

      10. 西方学者指出,“许多人认为,如果民族国家的发展为欧洲带来如此多的灾难,或许放弃发展民族国家,实行欧洲统一对欧洲的发展才是最有利的此外,战争带来的破坏如此之大,许多欧洲人认为只有在合作、不竞争的氛围中,欧洲才可能会复苏对以上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欧洲联合的发展趋势B.否定民族国家在欧洲历史中的作用C.促成了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D.主张以国家干预经济取代自由竞争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国家的联合,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或许放弃发展民族国家,实行欧洲统一对欧洲的发展才是最有利的”“只有在合作、不竞争的氛围中,欧洲才可能会复苏”可知反映的是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趋势,符合题意的是A项,BDC项不符合题意11. 《国语·周语上》云:”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服”即“服侍天子”),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据此推断,西周时管辖“甸服”之地的是()A.周王 B.诸侯王C.卿大夫 D.士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周内外服制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由此可知甸服为王畿周围五百里范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受周天子直接控制,A项正确;诸侯王不符合“甸服”之地管辖的范围,排除B;卿大夫不符合“甸服”之地管辖的范围,排除C;士不符合“甸服”之地管辖的范围,排除D。

      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12. 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主动接近日本代表团并与之进行了两次会谈日方认为这次会晤“开辟了日中两国贸易乃至邦交正常化的道路……日中会晤是日本参加万隆会议‘最大的收获’”材料中“最大的收获”主要是指A.战后中日两国开始官方接触B.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C.日本掌握了对中外交的主动权D.促成了中日贸易的发展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1955年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主动接近日本代表团,这只是私人的接触,不是官方接触的开始,故A项错误;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是在1972年,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主动权在周恩来总理手上,故C项错误;“开辟了日中两国贸易的道路”,说明此次会晤促成了中日贸易的发展,故D项正确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万隆会议13. 清代学者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曾专门撰文揭露历朝正史中的隐讳问题他对史书中的隐讳,通常持批评态度但是,对于《明史》,他却没有提到隐讳之事,因为该书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编修的据此可知A.《明史》体现秉笔直书的修史原则B.清代思想文化专制主义色彩浓厚C.清代学者修史不再重视隐讳问题D.史书编撰在清代达到了最高水平参考答案:B清代学者赵翼对历朝正史编写中的隐讳问题一直持批判态度,但是对编修于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的《明史》却没有提到,不是因为其中没有隐讳问题,而是因为他生活的清朝采取文化专制的态度,文字狱和八股取士对读书人非常严厉和专制,故选B而排除C;A不符合史实,因为清朝编修《明史》,为了维护清朝统治的需要,肯定对于其中不利于清朝统治的史实不可能秉笔直书故排除A;D说法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点睛:时代特征是我们做好选择题的一个关键考生根据题干中的材料确定出时间和空间,然后据此就可以知道这一时代某一地区或者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阶段特征,所有的试题和选项设计都应该符合该时代的特征,所以选项要符合它才可以是正确的说法,不符合的就错误然后考生就可以根据题意进行准确判断了这一题需要抓住“清朝”和“所生活的年代”就可以准确作答了14. 扬州地区有“郭集”、“刘集”、“谢集”、“马集”等乡镇地名,这种含有“集”的地名由来与古代的什么商贸形式有渊源关系A.夜市B.草市C.都会D.会馆参考答案:B材料中所示地名都为乡镇地名,它们都与集市有关系,故乡镇的集市主要为古代的草市,B项正确其它几项主要都是在城市之中,与材料中的乡镇无关,故排除ACD三项点睛: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各地又有俗称,两广、福建等地称墟,川黔等地称场,江西等地称扵,北方称集起源很早,东晋时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大都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其命名用意,或说因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说因初系买卖草料市集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唐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

      15. 下列哪一项是秦朝统一的社会基础          (    )A.生产力发展,各地区各民族间联系的加强B.春秋战国的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C.秦王赢政广泛搜罗外来人才D.秦王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战略参考答案:A16. 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A.《时代》杂志的预言非常准确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参考答案:B17. 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这一规定折射出日本的实际目的是    A.从清政府手中割占朝鲜 B.废除清朝与朝鲜国间的条约    C.迫使清朝承认朝鲜的独立 D.奠定日本独占朝鲜的基础参考答案:D18. 这一年,作家张贤亮高调发表《文化型商人宜言》:“中国的文化人只有参与了经济生活才能干预社会生活……我们应该相信自己是强有力的,我们的手腕将会强壮起来,我们要把中国的市场骑在胯下,在上面展并优美的‘托马斯全旋”。

      由此问知张贤亮主张A.社会文化要凌驾于经挤之上B.文化人应积极下海经商C.社会生活应经、义、体并重D.商人应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参考答案:B材料中张贤亮倡导文化人参与经济生活,“把市场经济骑在胯下”为象征性比喻,结合材料时间可知为邓小平南方谈话及中国十四大对国人包括文化人产生的积极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文化要凌驾于经济之上,而是倡导文化人参与经济生活,排除A材料强调倡导文化人参与经济生活,而不是社会生活应经、义、体并重,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商人应加强自身文化修养,而是倡导文化人参与经济生活,排除D19. 拉伯雷在《巨人传》中融入了天文、地理、气象、航海、生物、人体生理、医药、法律、哲学、语言等大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除了具有荒诞的特征,也是一个学识非常丰厚的人这反映了当时A.资产阶级追求知识渴望理性B.艺术家们强烈批判教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