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农村扶贫工作总结范文【五篇】.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161569242
  • 上传时间:2021-0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范文【五篇】总结主要写一下重点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得出结论,以此改正缺点及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农村扶贫工作总结范文【五篇】,供您借鉴.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篇一 BB县SS镇__村共辖7个村民小组,186户,714人,总面积11900亩,库区水面3200亩,是一个交通闭塞,资源贫乏的移民贫困村.20__年来,该村抓住省财政厅定点帮扶机遇,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口,整合资源大做山水文章,整体推进了脱贫致富步伐.全村人平纯收入由1999年的568元增加到20__年的2546元,村集体年收入由零增加到32万元. 一,整章建制强班子,夯实脱贫基础 省财政厅进驻该村开展建整扶贫后,针对村班子涣散,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注重加强队伍建设,村班子统筹协调,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维护稳定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健全制度树形象.建立和完善了村民代表大会,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多项制度,公开推选村民代表担任村级财务监督审计,村民每个季度给两委班子工作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和打分,对存在的问题责令责任人限期整改.阳光制度不仅提高了村干部威信,赢得了民心,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工作发展.二是培训骨干壮班子.在抓好村组干部和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同时,注重培训后备力量,三年来,共选派6名先进分子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新党员4人,公开推选了3人充实到村组班子.三是狠抓教育促提高.先后建起了支部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配齐了远程教育平台,定期召开支部会和党员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效解决了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在思想,作风,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村组一班人的战斗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二,因地制宜抓开发,发展增收产业 增收是扶贫的核心,抓增收必然要抓产业,发展产业必须从实际村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因人而异确定发展重点.__村根据山多水广的资源特点,实行因地制宜抓开发,整体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一是科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评估论证,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据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制定了系统,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在山腰重点扶持发展用材林,在旱地和坡耕地重点扶持发展柑桔,梨等水果,在SS库区重点扶持发展渔业.二是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该村采取”统一规划,分批实施方式,通过政策倾斜,资金帮扶,农户联营,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种养业,整体推进规模产业基地建设.先后开发库区水面2080亩,发展美国班点叉尾鱼回等名优鱼网箱养268口,开发山地250多亩,发展布朗要,新世纪水晶梨等体质水果基地600多亩,大型拦网养鱼基地4个,牛,羊年存拦量达1100多头(只),全村人平水果收入超过了300元.目前全村90%的贫困户建立了增收产业,收入稳定.三是培育产业大户和典型,增强带动能力.该村先后扶持培育养鱼大户11户,扶持21户发展牛,羊养殖,60多户发展水果产业.移民贫困户谌彦章,通过驻村工作组帮扶,目前已发展拦网养鱼水面600亩,养鱼资产达62万元,年纯利达2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在库区有205户加入合作经营,建起了养鱼基地. 三,整合资源促合力,确保扶贫实效 县,镇,村级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要素,确保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一是确定扶贫机制.省财政厅,SS镇政府驻村工作队分别联联系了2—3个重点扶贫开发项目,村组干部和共产党员均与特困户实行”一帮一”结对扶贫,从而建立起多层面,立体式帮扶机制,落实了帮扶工作责任.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开展扶贫开发以来,省财政厅和县,镇,村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发展环境.目前全村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新修了小学教学楼,硬化村级公路4000多米,并成为全县第一个开通宽带网络的贫困村.三是借助外力谋发展.该村注重发展竹木资源丰富优势,实行优惠招商,借助外力促发展.通过驻村工作组的努力,由村上,村民和台湾投资商合伙建起了一家竹器加工厂,从益阳引资1200多万元,建起了高氯酸钠厂和结晶硅厂,村上还组织贫困劳力成立了一支建筑工程队,办起了农家乐.村级企业每年解决劳动100多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2万元.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篇二 从20__年8月开始,民乐村在进行进农房重建工作同时,开展了”扶贫资金集中,股份经营”这种农村扶贫发展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工作. 项目力图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人力,资金,生产与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瓶颈,希望在当地政府和外来机构的支持下,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在尽快完成民房重建和村庄基础建设的同时,让项目点民众拥有并管理外来资金,组建经营管理团队,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在社会和市场的竞争中成长并获取自己的利益. 判断与假设 基于原有的农村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外来的机构都不太可能在一个村庄进行持续的时间,资金,人员的投入.村民要致富,村庄要发展靠的还是他们自己.在外来机构撤走之后,能留下来的成绩一般是项目产生的水,路等一些基础设施及相关硬件产出.而外来者最为关心的各种制度,条例,运作机制,很多是挂在墙上,留在报告里,跟村民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在执行中往往容易走样.在以往的很多数扶贫项目中,ngo,当地政府,项目村及村民是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但项目村和村民一般只是作为信息,人员和场地的提供者而被动存在,ngo和政府的需求往往被摆在了第一位. 而市场改革中推行的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扶贫模式往往有以下几个限制:一,很多贫困村本身并没有发展规模产业的资源禀赋以及社会经济基础;二,村庄及村民很多现实而直接的诸如小额资金,村民就业需求容易被排除在外,对普通村民的意义不大;三,农民只是作为土地上的打工者,原有的主体性丧失,潜在利益受损;四,规模产业项目见效慢,风险高,与现存的小农户为主的经济社会制度结合难度大,农户的参与性受到限制;五,外来的项目经理人较难在本地扎根,经理人较多的选择与需求可能导致其追求短期效益. 农村生活的人群在生活方式,情感,行为选择等方面往往与有城市教育背景的农村工作者有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村民来说,外来者(政府,企业或者项目援助方)作为项目的主导者,资金的提供方,规则和权力的主要制定者,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认同在农村实际运行,并且已经为农户掌握的规则和秩序.出于工作的惯性和项目整体的考量,农户往往被要求按照外来者的方式来行事.但逻辑合理,在大城市被证明为有效的规则或方式有可能不符合村庄实际,不被农户认可,并且很难为村民掌握.如果非要农民执行这样的命令,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项目的效果也容易打折扣. 成效和社会影响 总体来看,民乐村项目目标基本达成,但经济项目的盈利则需要更多的时日. 民房重建方面,到2011年9月份,共发放民房重建补助资金1018.61万元,其中政府资金850.8万元,基金会资金167.81万元.民乐村新建农房511户,1388人;加固6户,25人.到2011年10月初,全村517户重建的新房全部建成,村民们陆续搬入了新居. 产业发展方面,合作社现有民富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普惠缘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分别生产食用菌,獭兔等产品.2011年度,食用菌项目实际投入120万,生产菌包20万棒,完成销售收入25万元.獭兔项目一期投入100万元,其中合作社投入70万,外来经理人投入30万元.獭兔项目以生产獭兔种兔为目标,预计年生产兔种3万只,年销售收入300万元.另有肉兔试验项目实现销售收入4.5万元,已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产业项目提供了30个就业岗位. 社区建设方面,以村活动中心为平台,老人念佛,妇女跳舞,小学生夏令营以及刺绣培训,电影放映等活动拓展了项目内容,丰富了村民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对整体项目的认同水平,为经济项目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持.阳光社区中心项目的落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社工团队以及社会资金的进驻也将更好的促进民乐村的社会发展. 合作社作为组织和治理的平台,是民乐项目发展的主体.合作社在这两年经历了理事长辞职,会计人员改聘,经理人解聘诸多变动.理事长,财会人员也由原来的兼职改为专职,保证了合理的人力投入.原来村两委与合作社的紧张,相互推脱,指责的现象也由于理事长人员的调整得以改善.本地村民对合作社与产业项目的拥有感和认同感的逐步增加.合作社的例会,理事会,监事会,财务制度也得到了坚持和完善,会议的效率与决策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人员与制度的本土化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经验及建议 从民乐村的实践看,在农村推行项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能急功近利,要有与农户共同发展的决心和毅力 农村的扶贫和发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农村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时间,人员上必须有足够的投入. 项目开展需了解项目原有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 需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的行为方式,认知和态度.是非对错需要在具体的环境中做具体的判断.在组织及人员的安排上,外来人员能有人与当地村民生活在一起,能真正在农村生活,了解,接受并认同当地人的生活,情感.教育和改造的任务和效果对农民和外来人员是相互的. 外来机构的权力需要平衡和制约 外来的支持往往不可持续,且本身具有较大的利益需求,可通过财务公开等制度约束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达到共同监督,协同发展的目的.需要花大力气通过支持本地团队正在实践中成长并担任主要责任.政府应创造条件支持青年人(创业青年村民,村官,大学生志愿者等)到农村工作. 经济项目的选择上要求稳,求实效,从小项目入手 不能太注重创新性,避免经济上大的亏损.项目需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项目的前期成效会影响项目参与的判断与选择,信心很重要. 农村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是必要的 需要充分发挥村民本身的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订立工作目标后把工作都推给干部和村民.经济,组织工作往往镶嵌在农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网络之中.针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人心涣散的不利局面,有必要重建并发挥新型农民合作社的作用.合作社内部必须要有合适的激励机制.作为独立法人,要明确合作社与村两委的权责与界限.组织(合作社和村委会)财务与管理需公开,透明,并适当考量村民民主参与的组织,金钱,时间与情感成本. 农村发展需要国家与社会加强投入 在农村不一定都种地,种地不一定都挣钱.小农经济能低成本保证农产品.农村发展需要国家与社会加强投入,创新社会建设,以便促进农民就业,创业.需要提高农村在地组织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自我供给能力.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农民及其联合体分享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成果.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篇三 20__年是市委,市政府实施新一轮帮扶工程的第四年.我地税局作为与__市__村结队的帮扶集团成员单位之一,从两地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条主线,以坚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素质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落实帮扶举措,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指导到位,达到了年度帮扶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帮扶成效. 一,主要成效 通过上半年的努力,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加快了当地经济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加快了当地各项事业的建设步伐,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同时通过对村级组织的办公场所进行全面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