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川县耕地质量现状调查及对策探究.doc
6页陇川县耕地质量现状调查及对策探究[摘要]对陇川县耕地质量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耕地质量 -保护的对策和建议,为陇川县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 的保障[关键词]耕地质量;调查;对策陇川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北纬24o 08 ' 24O 40 东 经-9739 ' 98o 17 '0陇川县南北最大纵距57. 7km,东西最 大横距63. 8km,县界线长约206km,总面积1931km,总人口 18. 18万人是以农业为主导的农业县,耕地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着陇川县经济的增长,深入了解陇川县耕地质量建 设和管理中取得的成果、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存在 问题原因,为进一步加强陇川县耕地质量建设提供对策一、耕地数量变化及质量分布状况1•耕地数量变化陇川县2000年有耕地375806亩,人均耕地2. 27亩, 2005年有耕地406939亩,人均耕地2. 34亩,2010年有耕 地490853亩,人均耕地2. 70亩耕地后备资源,2005年有 10. 6万亩,至2010年有5. 92万亩承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 的发展,生产和生活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耕地后备资源 在逐步的减少,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是今后工 地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
详见表12 •耕地质量分布”(1) 耕地肥力不均等在村寨附近,由于精耕细作,水利条件好,交通便利,有机肥料、化肥肥料用量大,地力得到较好的补充,因而分布的是高肥、高产的地;离村寨较远的耕地,水利条件不好,交通不便,耕作稍粗放,施肥少甚至不廉肥,分布着中 肥力中等产量甚至低肥力、低产园地2) 成土因素影响地力在陇川境内,凡人口密集、灌溉条件相对较好的坝区, 都有一条河流穿坝而过陇川坝有南碗河,户撒坝有户撒河, 因此水稻土就以河道为对称轴,沿河流两岸附近呈对称分 布:沿河两岸附近积水难排的低凹田,因地下水位长期较高, 多为潜育型水稻土的青河砂田、青砂泥田,产量偏低,宜耕 性差;离河岸稍远、排灌条件较好,地势较平缓的,大多数 为潴育型砂泥田,也有少数河砂田,还有个别黑泥田、红泥 田,产量较高,宜耕性好;坝子边缘的平缓坡地带,排灌较 差(易排难灌的较多),主要为淹育型水稻土的红泥田,产量 较低,宜耕性差3) 山坝之间地力不一山坝之间的山麓洪积扇、山麓及其以上的低山至中山,海拔由赤红壤升到红壤甚至黄壤地带质地好,肥力高,产 量高的海拔低;而质地差、肥力低,产量低的海拔高4) 各类等级耕地面积情况陇川县2000年以来,各类耕地面积变化情况,详见表2(5) 配套设施建设和土地平整情况截至2010年,陇川县合计平整土地17. 19万亩,修建 沟渠605条,长628.9千米,田间道路285条,长309.6千 米,新建河堤1772m,河道清淤1816m,陇川县高稳农田由 2000年8. 94万亩,发展到2010年的14. 94万亩,为陇川县 的粮食生产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6) 耕地环境质量2005年陇川县化肥施用量为58083t, 2010年化肥使用 量80942t,由此可见,农业增产对化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大量施用化肥可造成土壤的酸化和板结,陇川县为热带雨林 带,雨水冲蚀严重,大量施用化肥,势必有大量的肥料随雨 水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环境质量的安全根据陇川县城1982年土壤普查资料,陇川县各类土壤 pH值在.内4. 5〜6. 5间,土壤有机质529g/kg,碱解氮肥 168mg/kg,速效磷.11. 68mg/kg,速效钾 163. 5mg/kgo 到 2007 年陇川县化验结果为pH值.在内3. 8〜6. 76间,土壤有机质 27. 32g/kg,碱解氮肥 124. 54mg/kg,速效磷 24. 77mg/kg, 速效钾79. 88mg/kgo由此可见,土壤pH值域降低,有酸化 的趋势,陇川县土壤养分除速效磷增加外,其余都有不同程 度的降低,土壤地力有所下降二、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城镇建设在坝区城镇附近的耕地,由于便利的交通和靠近政治经 济中心,往往成为被占用的对象2•人为损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较大 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的条件,而农民不用负担任何费用,由于 部分农民素质较低,对农田设施的爱护不够,边修边毁的现 象一再发生,造成极大的浪费现象。
3. 平整土地自然灾害过后的土地平整和基本农田建设,构不可避免 的会把生土翻到耕作层,平整后的土地耕作层有待熟化4. 掠夺性经营农户之间土地流转频繁,租种户进行掠夺性经营,不利 于土地的培肥,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随着城镇化 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力向城镇流动, 留在农村的大多为老年和儿童,大牲畜的养殖量在逐年减 少,大大削弱了农民对土地的力度,阻碍了 土地的培肥长 期以来,农民重视氮磷肥的施用,轻施或不施钾肥,肥料施 用配比不合理,不利于土地的培肥,造成陇川县耕地质量下 降三、建议对策1.城镇建设向山坡地发展城镇的建设尽可能性不要靠近良田布局,尽可能靠近产 量低的旱地和山地布局严格执行农用地管制规划:农用地 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服务使用;鼓励农用地地内的其它用地 经过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转为农用地;控制农用地区内的 农田转变用途,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用地单位 负责开垦相当数量的耕地或缴纳有关税费;禁止占用农用地 区内耕地进行城镇、村镇、开发获工业小区建设,禁止占用 农用地区内的耕地建砖瓦窑、建房、坟或擅自挖沙、采石, 堆放固体废弃物2•提高认识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素质,制定村规民约,加强农民对 农田基础的维护意识。
3•注重发展绿肥生产发展绿肥生产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农业后劲的 一项重大措施,也是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有效措施之 一,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并加以重视,要广泛宣传发动,各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和建立高产样板示 范4.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当地乡镇企业的培植,吸引青壮年农民就近务工, 这样可兼顾农田的管理,可加大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力度,有 利于土壤的培肥5•推广作物秸秆还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陇川县农机具的保有量也在逐年 增加,可充分利用农业机械,加强作物秸杆还田技术的推广, 增加土壤有机肥料的投入,提高土壤肥力6.完善土地法规制定有关地力保养法规,要明确对农民承包的土地,既 要有用地的权利,又要有养地的责任在地力建设上要鼓励 农民增加投入,对只用不养,掠夺地力的行为要给一定的处 罚致谢:在文章的修改过程中得到陇川县农业局高级农艺 师王永和的帮助,谨此致谢!参考文献[1] 陇川县办2000-2010年农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z], 2000-2010[2] 《陇川土壤》陇川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