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社会工作者-高级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全真模拟卷45(附答案带详解).docx
9页2022社会工作者-高级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问答题:某社区里老街坊、老邻居多,老党员也不少,邻里关系比较和谐该社区老龄人口较多,6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20.5%,而且,老龄人口中高龄老人比较多社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些老人没有退休金,生活困难,缺乏保障;一些老人由于年老体衰,体弱多病,生活不便;一些老人经济条件虽然比较好,儿女却不在身边,常常感到孤独寂寞,郁郁寡欢;一些老人反映社区文化活动太少,缺少展示才艺的舞台;一些老人被家人忽视,甚至受到虐待,合法权益遭到侵犯针对以上情况,社会工作者拟定了一个社区老人服务计划,内容包括:一是协助贫困老人获得经济补助;二是请青年志愿者为生活不便的老人提供照顾1.该服务计划满足了老年人的哪些需求?还有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2.如何构建社区支持网络来满足该社区老人的需求?答案: 本题解析:1.该服务计划满足了老年人的经济保障需求和健康维护的需求,未满足婚姻家庭需求、就业休闲需求、社会参与需求和居家安全需求2.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有需要的人联系他们的亲戚、朋友、邻居和志愿者,建构起支持网络,使这些网络能够发挥积极的支持作用,帮助个人和群体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建立社区支持网络来满足该社区老人的各项需求1)个人网络具体做法是:社区社会工作者集中服务对象个人现存的有联系且有支持作用的成员,动员与服务对象关系密切的重要人物提供支援,维持和扩大服务对象的社交关系和联系2)志愿者联系网络具体做法是:社区社会工作者寻找和动员社区内外愿意成为志愿者的大学生、社区党员、辖区单位的职工,通过合理配置,让志愿者和服务对象建立联系,提供帮助和支持,解决社区老人的多样化需要3)互助网络具体做法是:社区社会工作者为那些有共同问题、相同背景、兴趣的服务对象建立起朋辈支持小组或互助小组,加强同伴之间的支持,促进信息分享和经验交流,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空巢老人支持小组等4)邻里协助网络具体做法是:社区社会工作者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召集和推动邻里了解服务对象,强化邻里和服务对象之间的联系,发展互助性支持,有效降低正规服务的烙印效果2. 问答题:脱贫攻坚是社工主要的战场领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要“实施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对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提出明确要求,扶贫济困的专业使命和专业价值使人们对社会工作参与扶贫寄予厚望。
问题:试从增能理论的视角,论述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应关注的基本问题,并说明可用资源及介入思路答案: 本题解析:1、增强权能是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 增强权能的社会工作取向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环境对个人的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者为受助人提供帮助时应该着重于增强服务对象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的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增强权能的假设包括:个人的无力感(没有权能)是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产生的社会环境中存在这直接或间接的障碍,使个人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但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不缺少权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表现为缺乏权能受助人是有能力、有价值的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2、社工参与脱贫攻坚的面临的基本问题:(1)服务目标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协助服务对象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应该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且缺陷;应该注重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确认服务对象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应有的权利、责任、需求及申诉渠道;以专业伦理为依据,有意识地选择长期处于“缺权”状态中的贫困人员脱贫2)服务原则的问题:根据增强权能理论的要求,社会工作在扶贫攻坚中应该遵循如下原则:一是所有压迫对于人们的生活都是破坏性的,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应该挑战环境的压迫;二是社会工作者应该对压迫的环境采用整体视角;三是特困人员自己要增强自己的权能,社会工作者只是协助者;四是推动具有共同基础的特困人员相互增加权能;五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应建立互惠关系;六是在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是一种双向合作关系。
3)服务中平等关系的问题: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增强权能的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应避免以权威的姿态出现,而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看重服务对象的长处、服务对象的主题地位和个人价值3、社工可用的资源:从社会支持网络的角度分为正式资源和非正式资源正式资源包括:利用制度性的资源,如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等;相关部门对于扶贫工作的政策配套(政策解读与落实到位、政策倡导)社工专业资源支持(政府购买与制度化支持)( 专业素养与精确诊断及定位 )非正式资源包括:志愿者团队或者社会公益组织的捐赠等外界社会各类组织各类资源各类力量(资源连接与网络搭建)4、介入思路:提升能力转变思想(能力与认知)开展心理帮扶(使能与赋权)资源链接;政策倡导;3. 问答题:试论述社会工作实践对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作用答案: 本题解析:社会工作实践对相关领域法规和社会政策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体现在法规与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评估和改革等各个环节 (一)社会工作在社会政策实施中的作用社会工作领域大量的法规与政策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加以实施,而实施这些法规与政策需要具体的规划,设立具体的项目,建立必要的机构,投入必要的资源,并且需要有大量的工作人员去具体地提供各项社会服务。
在从事各项社会服务的人员中,需要有大量各方面的专业人才,而社会工作者是其中一支重要的专业人才队伍从当代社会工作比较发达国家的情况看,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及法规的实施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从政府的社会政策向具体的社会服务转化过程中重要的行动者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与一般工作人员相比,社会工作者是专业人才,具有“专家”的特点,能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解决复杂的问题;其次,社会工作者服务领域较为广泛,几乎在社会政策所有领域的政策实施中都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参与,即使在一些以其他专业人才为主的领域中(如医院、学校等),也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参与社会工作者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并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的法规与政策,从而在社会工作领域的法规和政策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二)社会工作在社会政策制定、评估和改革中的作用社会工作组织和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不仅要遵守法规与政策,还应该以积极的行动参与到法规与政策的完善和发展过程之中社会工作者具有“专家”和“基层实践者”双重角色,他们在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社会工作者不仅熟悉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原理和意义,而且能够运用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各种法规与政策的运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法规与政策的建议。
同时,社会工作者长期工作在法规与政策实践的第一线,他们能理解政府的政策目标,也了解普通民众的需要,并且熟悉相关法规和政策运行的实际情况,因而可以为社会工作法规和政策的评估、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加实际的信息和建议因此,社会工作者不应该仅仅是各项法规和政策的实施者,还应该是各项法规和政策制定、评估和改革过程的积极参与者4. 问答题:小王是深圳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资深督导,机构最近新招收了一批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机构就安排小王为这一批新进的大学生进行督导问题:?1.作为督导,小王应采取哪种督导方式更为合理?2.该督导方式有什么优缺点?答案: 本题解析:1.根据题干可知,督导小王应采用团体督导的方式进行督导团体督导是一名督导者和数名被督导者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定期(通常是每周、每两周或每个月举行一次,每次一至两个小时)举行讨论会议小组人数二三人至七八人不等,原则上人数不宜过多,否则不方便讨论团体督导讨论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每个被督导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每次由小组中的一人或两人提供书面或口头记录或讨论要项,督导者和小组人员事先或当时详尽阅读或听取有关信息,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团体督导的优点有:一是对每一名被督导者的服务个案都会有大量的信息传递和不同观点的碰撞,而各种不同的观点可以矫正单一督导可能产生的偏见和盲点二是被督导者可以有机会向其他被督导同事学习如何处理他们的服务个案,可以有机会聆听、分享和学习其他被督导同事处理各种服务对象问题时的工作经验三是团体方式可以提供机会进行充分的角色扮演四是节省时间、经费和专业人力团体督导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每名被督导者接受督导的时间不足,无法对细节进行讨论二是被督导者有较多机会隐藏和忽视自己的问题,被督导者也可能会有意无意地与他人竞争三是每一名被督导者对个案服务都有不同的观点,因而也容易产生冲突,或出现一些没有价值的观点四是团体督导的隐秘性较低5. 问答题:莹莹,女,13岁,初一学生,在一所重点中学就读读小学时,她的学习成绩很好,一直名列前茅上了初中,性格开始变得内向,不爱说话,平时不喜欢和班上的同学交流沟通中学新增了物理、化学两门课,莹莹对这两门课掌握不好,每次考试1.学校社会工作有哪些特点?2.结合学校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案例中莹莹厌学的原因3.针对莹莹的情况,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答案: 本题解析:1.学校社会工作的特点有:(1)专业性。
学校社会工作以各种社会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范式、学术标准、研究方法等),探究学生的社会和心理需要、心理特征、心理困惑,化解冲突,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生活幸福2)科学性在学校社会工作实务中,经常使用的工作方法有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和项目化运作等,所有这些工作方法的程序和步骤都是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完成的3)艺术性学校社会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塑造学生心灵的艺术在服务中坚持接纳、尊重、真诚、同理心、个别化等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和职业伦理,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尊严、情感、需要放在重要地位,同时本着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发展学生的原则,既要讲究方法,又做到灵活处理4)实践性学校社会工作是做出来的,要深入实际,联系现实,为学生的现实需要服务,为学生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而投入是每一个学校社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2.厌学症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其表现为对学习的认识存在偏见,情绪消极,行为上远离学习活动,属于学业困境的一项表现莹莹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有:(1)自身原因常见的原因包括:①存在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②学习的心理动力不足,缺乏学习动机,自我认知悲观消极,情绪不稳定等;③学习能力低,学习方法错误和学习习惯不良;④偏科或者学习基础差。
对莹莹来说,偏科、学习方法不当等是主要原因2)学校因素具体包括:①有的教师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②教师的教学态度因素;③学生之间恶性的竞争氛围,同学关系紧张有可能使学生无心学业,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莹莹受到物理、化学老师的批评,更不利于学习,同学嘲笑会造成同学关系紧张,加剧莹莹厌学情绪3)家庭因素家庭的学习环境和父母的管教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环境不和谐,或者家人经常发生矛盾,学生回家后无法安心学习,在学校时也会牵挂分心如果父母管教过于严厉,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