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航运界最具影响力华人.docx
18页全球航运界最具影响力华人 No.14 马泽华中远集团董事长国企掌门人身负止损重任2013年7月,马泽华临危受命接替魏家福掌舵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远集团)——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这年也是中远集团成立52年以来最艰难的一年,对中远集团来说可谓是多事之秋 中远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远洋已经连续两年亏损,2013年对于中国远洋来说,首要目标就是保壳一年来,中国远洋通过剥离物流、集装箱制造业以及出售多处商业地产等举动,回笼数十亿美元现金以改善资产负债表情况然而其干散货和集装箱等运输主业仍表现不佳,2013年前9个月累计亏损达到3.28亿美元几番出售资产可能令企业年报止损,退市警报将暂时解除,但投资者们关注的仍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管理层的稳固延续令公众及投资者失望的是其业绩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股价表现疲软,随之而来的是集团高层领导的反腐“震动” 在中国远洋发布半年报后,马泽华主动为错误承担责任,并承认因对市场缺乏敏锐的洞察力才导致决策错误马泽华表示,中远集团高度重视航运衍生产业的发展,实行多元化投资,投资产业包括港口、造船、物流和其他航运服务业前任魏家福曾因中远集团不能随意涉足其他行业而多有抱怨,并以马士基集团在合适的时间成功选择石油钻探业为例说明问题。
随着2014年的到来,马泽华在中国远洋已经亏损数十亿美元后,是否还能继续实现其前任的目标——将业务多元化,同时在不再出售资产的前提下为集团投资者带来投资回报,任重而道远No.17 许立荣中海集团董事长李绍德的继任者面临无限挑战许立荣接掌中海海运(集团)总公司(中海集团),为旗下两家分别在沪港两地上市的公司(中海集运和中海发展)止损成为他上任后的头等大事2012年这两家企业借力非经营性收入勉强躲过年度亏损其中,中海集运出售并回租手中28%的集装箱;中海发展则通过账务调整和不动产重估增值等策略来平衡财报中海集运2013年三季报报亏17亿元(约2.79亿美元),企业无奈出售资产和盈利中的码头资产,出售所得助力企业2013年扭亏中海发展同期则亏损12亿元,且年底前扭亏艰难许立荣,2013年时为56岁,1975年开始从事航运业,曾在中远集团供职多年,还曾担任过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一职2011年进入中海集团,2013年11月接替李绍德掌管中国第二大航运企业——中海集团许立荣在为企业力挽狂澜——止损的同时,还为企业的未来筹谋,近期正在考虑如何将旗下两家上市公司转型升级成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航运企业2013年5月,中海集运在现代重工订造5艘184000TEU型船,将与阿拉伯联合航运合作运营亚欧主干航线。
运营70艘油轮和120艘散货船的中海发展正计划在国际航线上部署更多的成品油轮,以突破其过度依赖国内需求的发展瓶颈成立16年的中海发展首次遇到航运低迷期,相较其他中国航运企业,它应对危机的表现更好然而,在对手林立的市场上,如何继续展示其强大的企业形象仍是摆在许立荣面前的一大课题2013年是许立荣首次入选“全球航运界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其前任李绍德曾于2010、2011和2012连续三年入选No.18 李若谷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兼行长致力于打造船舶融资顶级银行李若谷领导的中国进出口银行正在国内外船舶融资市场上大显身手,已然成为国内船舶融资银行的领头羊中国进出口银行扩张之时适逢中国财政政策收紧,为遏制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过度投资,国内银行有目的地严控信贷额度,而造船业赫然出现在产能过剩行业之列面对趋紧的宏观政策,国内一些商业银行为保证资金流动性纷纷减少甚至停止船舶融资业务政策性银行被要求对持有高附加值船订单的部分主流船舶企业提供充足信贷支持此举目的为帮助大型船舶企业提升在大型集装箱船、液化气船和海工船等领域相对韩国船舶企业的竞争力,而中小型船舶企业由于势单力薄,竞争力受限,将被淘汰出局,最终达到缓解产能过剩的目的。
中国进出口银行2013年向船东发放的贷款额度为30亿美元,同比增加9亿美元这30亿美元的融资虽然仅能惠及中国1500家船舶企业中的60家,但是,30亿美元与60家船舶企业的神奇组合将足以支撑中国整个造船行业的复苏此外,2009—2011年,该行还向船舶、港口、物流企业等提供直接贷款,总额约为18亿~19亿美元过去几年里,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各国船东交易不断:贷款3000万美元给戴安娜航运公司,支持其在江南造船厂订造2艘散货船;与全球第二大超深水钻井平台运营商Seadrill公司签订一份高达3.08亿美元的贷款合同,用于该企业在中远南通造船厂建造2套自升式钻井平台和2艘小型驳船(总价值4.4亿美元);贷款15亿美元,用以支持中海发展和商船三井在沪东中华造船厂订造6艘液化气船;为招商轮船提供5.1亿美元贷款,支持其在上海外高桥造船厂和大连造船厂订造10艘超大型油轮,合同规定该笔贷款10年内还清李若谷自2011年以来连续三年入选“全球航运界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No.24 傅成玉中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租船大户遭遇信誉之殇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石化集团)在油运租船市场上不断巩固其领先地位,但2013年11月青岛输油管爆炸事故令其声誉遭受重击。
该事故的遇难人数为62人,被认为是中石化集团迄今伤亡最大的事件尽管中石化集团强调旗下企业在油管泄漏前7小时曾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过,但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也没有发出任何预警事故发生时适逢中国严办国企高管违法犯罪行为,傅成玉在业界声誉良好,此次突发事件恐将给他辉煌的职业生涯带来巨大挑战endprint根据船舶经纪行Poten & Partners的数据,作为中石化集团旗下的贸易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石化),2012年在即期市场共租下527艘超大型油轮,这一举动使其成为市场上最活跃的交易商从原油运输成交量来看,2012年联合石化共成交707艘(总运力1.593亿吨),赶超前期霸主壳牌公司的701艘(总运力7300万吨)租船量居首意味着联合石化能够享受比其他货主企业更低的租费在某些情况下,联合石化甚至可以从船东租入运力然后转租给其他货主企业,从中赚取租金差价联合石化在完成了与世界油轮联营体Tanker International Pool签订的包运合同后,遂与美国杰玛(General Maritime)展开合作,减少在即期油轮运输市场的投入2013年2月新组建的油轮池“Unique Tankers”由美国杰玛的7艘超大型油轮和10艘苏伊士型油轮组成,联合石化并不投资油轮,只为油轮提供稳定的租金。
虽然中国政府呼吁“国油国运”,但是联合石化与美国杰玛的交易显示出联合石化似乎更愿意与国外船东合作在航运低迷时期,联合石化选择的是,在遵循市场规则的条件下寻找更多的经济刺激因素,而不是固守国内船东而逐渐丧失议价能力No.25 王友贵塞斯潘航运首席执行官借力与中国的联系而蓬勃发展王友贵曾在无数场合中表示:“融资是我们的面包和黄油而他也的确充分利用了自己在中国大陆的人脉,为塞斯潘航运集团(塞斯潘)争取了不少“面包和黄油” 王友贵在上海长大,这给其后来与中国航运业形成紧密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塞斯潘最近在扬子江造船厂以优惠价格订造的万箱船就充分利用了这一人脉优势如今,塞斯潘船队拥有过百艘船舶,总运力超过790000TEU,其中包括预计2016底交付的31艘新船订单2013年,塞斯潘的14000TEU型船大多以长租的方式租给阳明海运同时,一旦找到合适的合作方,塞斯潘将倾力打造18000TEU型船,现在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塞斯潘的辉煌成就得归功于首席执行官及联合创始人王友贵——塞斯潘由王友贵与Graham Porter联合创建如今,Graham仍是塞斯潘董事会成员,同时也是一家香港船舶投资公司老虎基金(Tiger Group)的总裁。
塞斯潘加入Greater China Intermodal Investments(GCI)公司后,GCI将为其融资大开方便之门GCI 是由塞斯潘、美国凯雷投资集团及Blue Water Commerce共同投资成立的一家投资公司 王友贵谦虚地将塞斯潘的成功归因于其他优势建造和运营9000TEU及以上型船需要丰富的内行技术经验,而公司在这方面拥有真功夫建造超大型船舶的确为塞斯潘业务的增长做出了不少贡献,因为班轮公司越来越关注大船的运营效率和可靠性No.26 张荣发长荣集团创始人、总裁长荣集团再续辉煌张荣发年逾八旬,已经不怎么在公开场合露面,但作为长荣集团的创始人,他在世界集装箱运输行业仍然颇具影响力长荣集团总是能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此前,当其他班轮公司热衷于打造大型集装箱船时,长荣集团仍在青睐8500TEU型L级船;现在,三大巨头都在订造16000~18000TEU型船,而长荣集团才刚刚开始以长期租约的方式接收一批13800TEU型船部分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长荣集团保持船队的灵活性是明智之举,并猜测巴拿马运河拓宽开放后,长荣集团很可能重操旧业,再次运营环球航线然而,也有人认为,长期来看,张荣发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排斥将令长荣集团未来得不偿失。
孤军奋战多年的张荣发现在仍极力反对班轮公司结成紧密联盟,如绿色联盟等其他亚洲班轮巨头间的结盟,相反他更看好彼此间松散的合作关系然而,随着P3联盟的逼近,全球班轮公司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策略张荣发的智囊团成员之一——谢志坚承认,P3联盟的出现或将催生业内更多合作,他对长荣集团如何应对班轮公司间合作的问题持开放态度尽管谢志坚没有明确关上长荣集团加入联盟的大门,但长荣集团只要有可能仍会选择单干,这是张荣发所一直坚持的No.37 傅育宁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招商局集团继续秀“肌肉”2013年,招商局集团海事和航运部门发展迅速,这一年对该集团来说可谓名利双收、创造辉煌2013年1月,在香港上市的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招商局国际)收购达飞轮船旗下的港口运营商Terminal Link49%的股份,价值5.38亿美元通过这次收购,招商局国际直接晋级为国际级港口运营商此外,招商局国际还将业务扩展到了地球南半球,已经发展成熟或者新兴的码头运营商都有可能成为它的“菜”大量的收购使其在中国台湾、东亚乃至东非、西非的资产迅速壮大招商局国际在中国国内的实力也很强,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同时,招商局国际也对中国国内其他8大港口揣有“欲望”,其中包括香港的港口。
除港口业务外,油轮运输也是招商局国际的主要业务之一虽然从下水油轮数量来看, 中国招商局能源运输公司(招商轮船)是中国四大国有航运企业中最小的企业,但是,在订造10艘超大型原油轮和12艘ultramax型散货船后,招商轮船一跃成为仅次于中海发展的中国第二大国有油轮企业 尽管招商轮船2012年和2013年一季度的业绩处于亏损状态,但由于客户服务多样化,招商轮船仍然位于中国乃至全球运营情况最好的油轮企业之列,这说明招商轮船无论在油轮市场回暖前后都能很好地给自己定位endprint招商局集团旗下企业——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制造商,与地中海航运和达飞轮船签署大量的造船合同此外,招商局集团旗下另一家企业——招商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顺利把握住了海工业上升期, 签署8台升降式钻井平台的建造订单,其中4台于2013年签订 招商局集团所有的成就当归功于其最高领导者——傅育宁他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高效的行政管理者,还是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在傅育宁的领导下,招商局集团有望继续走在“康庄”大道上No.41 董立均东方海外行政总裁东方海外优秀领导人董立均于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