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零碳工厂评价规范(征.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姜泥
  • 文档编号:615254271
  • 上传时间:2025-09-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9.2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零碳工厂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零碳工厂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企业开展零碳工厂评价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256 产品生态设计通则GB/T 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 36132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50878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 51245 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 55015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T/CCAA 39 碳管理体系 要求T/CIECCPA 002 碳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ISO 14064-1 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Greenhouse gases — Part 1:Specification with guidance at the organization level for quantification and reporting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removals)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零碳工厂 zero carbon factory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内,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以年度为单位)生产、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按照二氧化碳当量计算,在自主减排的基础上,剩余排放量由核算边界外的减排项目清除,和(或)相应数量的碳信用抵消的工厂3.2 温室气体 greenhouse gas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注: 如无特殊说明,本文件中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与三氟化氮(NF3)[来源:GB/T 32150—2015,3.1]3.3 自主减排 active emission reduction工厂通过策划,应用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包括低碳能源的应用、设备和工艺的更新、材料的替代、管理等措施的实施,所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的过程或活动3.4 全球变暖潜势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将单位质量的某种温室气体在给定时间段内辐射强迫影响与等量二氧化碳辐射强迫影响相关联的系数。

      3.5 碳排放 carbon emission在核算边界内,产品、服务和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的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的数量以二氧化碳当量的形式表示3.6 碳抵消 carbon offset通过核算边界外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或增加碳汇的措施,来补偿或抵消边界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3.7 碳配额 carbon allowance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企业所获得的一定时期内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当量计算)的许可排放量注:1个单位碳配额相当于1吨二氧化碳当量3.8 碳信用 offset credits项目主体依据相关方法学,开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经过第三方的审定和核查,依据其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效果所获得签发的减排量注: 1个单位碳信用相当于1吨二氧化碳当量3.9 碳中和 carbon neutrality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与其清除的总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的零排放注1: 通常可由植树造林等方式增加碳汇,或者使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碳移除技术,以抵消自身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边界范围内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状态注2: 碳移除是指通过温室气体汇将某一温室气体从大气中撤除。

      [来源:T/CCAA 39—2022,3.5.6,有修改]3.10 绿色电力 green power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依靠先进的能源技术和特定设备所生产的电力3.11 绿证 green power certificate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的简称,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注:由国家对符合条件的可再生能源电量核发绿证,1个绿证单位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3.12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CER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3.13 温室气体排放量 greenhouse gas emission,GHG emission在特定时段内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以质量单位计算)4 基本要求4.1 合规性要求4.1.1 工厂应依法设立,边界清晰,生产经营正常,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4.1.2 工厂近三年(成立不足三年的企业自成立以来)应未发生安全、质量、环境污染等事故,无行政处罚记录和失信行为记录。

      4.1.3 工厂能源消费强度应达到国家、行业和地方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先进值要求注1: 对于工业重点领域产品能效有标杆水平的产品,产品能效应达到现行标杆水平注2: 对于没有产品能耗先进值或能效标杆水平要求的行业,可利用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行业协会数据等相关数据作为评价的依据4.1.4 工厂不应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列入限制和淘汰目录的设备和工艺4.2 管理要求4.2.1 工厂管理者应作出零碳承诺或声明4.2.2 工厂应设立零碳工厂管理机构,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制度4.2.3 工厂应制定零碳工厂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应以自主减排为主4.2.4 工厂应按GB/T 23331的要求建立并有效实施能源管理体系4.2.5 工厂应按T/CCAA 39或T/CIECCPA 002的要求建立并有效实施碳管理体系4.2.6 工厂应已被评为国家级或省级绿色工厂5 评价指标体系5.1 自主减排5.1.1 总则5.1.1.1 工厂应优先采取优化生产工艺、应用节能技术、优化能源结构、替代含碳原料、应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等温室气体自主减排措施5.1.1.2 工厂应通过自主减排实现碳排放总量的下降5.1.2 建筑5.1.2.1 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应符合GB/T 36132、GB/T 50878、GB 51245和GB 55015等标准的要求。

      5.1.2.2 建筑结构宜采用钢结构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5.1.3 设备设施5.1.3.1 工厂设备设施选择与使用应符合GB/T 36132的要求5.1.3.2 主要用能设备如果有适用的国家能效等级标准,应采用1级能效的设备5.1.3.3 对现有的能耗高、效率低的设备设施应制定淘汰、更新和提升计划5.1.3.4 给排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供水,需加压供水时应采用恒压变频供水、无负压供水等先进工艺与设备5.1.3.5 暖通空调系统应优先利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优先利用工业大吊扇、岗位送排风等方式当需要采用空调时,应采用合适的空调方式、高效的空调设备,并合理控制空调运行温度和运行时间5.1.4 生产工艺5.1.4.1 主要工序采用先进生产工艺,生产工艺水平应达到所属行业先进水平5.1.4.2 主体生产线应实现自动化,过程控制宜实现信息化、智能化5.1.4.3 原辅材料、设备和产品管理应实现信息化5.1.4.4 工厂应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达到同行业二级及以上水平5.1.4.5 生产工艺应减少过程排放,适用时,采用含碳原料替代方案5.1.5 能源和资源使用5.1.5.1 工厂应优化用能结构,使用高效清洁能源,并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

      5.1.5.2 工厂宜通过绿色电力交易、绿证交易的方式提高绿色电力的占比5.1.5.3 工厂应充分利用余热、余压等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5.1.5.4 具备条件的工厂,应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5.1.5.5 工厂宜替代或减少使用全球增温潜势高的物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1.5.6 工厂宜充分利用废弃原材料及包装材料,在生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使用回收料5.1.5.7 工厂宜依据GB/T 24256的要求,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减少原辅材料的消耗5.1.5.8 工厂宜采用适用的标准或规范对产品进行碳足迹核算或核查,核查结果宜对外公布,并利用核查结果对其产品进行碳足迹改善主要产品的碳足迹应获得第三方评价证书5.1.6 温室气体核查与控制5.1.6.1 工厂应识别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种类及来源,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清单5.1.6.2 工厂应按照ISO 14064-1或GB/T 32150等标准规范的要求,定期对其厂界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和报告,并对外公布核查结果5.1.6.3 工厂应采取措施持续降低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5.2 能源和碳排放信息化管理系统工厂应建立能碳管理中心,能碳管理中心应具备但不限于下列功能:—— 对生产过程进行碳计算、监测;—— 对主要设备设施的能源消耗和(或)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记录;—— 具有智慧能效管理、碳排放管理等功能。

      5.3 碳抵消5.3.1 工厂在完成温室气体自主减排的基础上,剩余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采用以下的碳抵消方式:a) 边界内自主开发项目抵消,包括边界内建设的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等;b) 边界外自主建设项目抵消,包括边界外自主建设并开发减碳项目所产生的经核证的减排量等;c) 购买绿电或绿证,用于抵消企业用电量产生的碳排放;d) 边界外购买的碳信用、碳配额抵消:1) 购买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优先选择林业碳汇类项目及本地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2) 购买政府备案或者认可的碳普惠项目减排量;3) 购买政府核证节能项目碳减排量;4) 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碳配额;5) 购买国际核证减排量项目5.3.2 工厂应对剩余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抵消6 零碳工厂评价6.1 评价过程应遵守以下原则:a) 客观独立;b) 诚实守信;c) 公平公正;d) 专业严谨6.2 评价边界应包含以下内容:a) 发生在工厂物理边界内部的所有直接排放过程;b) 发生在工厂物理边界内部的所有间接排放过程6.3 评价流程参考图1图16.4 评价内容包括基本要求、自主减排、能源和碳排放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碳抵消基本要求为零碳工厂应达到的基础性要求,基本要求不达标不能评价为零碳工厂。

      表1给出了基本要求评价要求,表2给出了自主减排、能源和碳排放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碳抵消评价要求表1  基本要求序号项目评价要求评定结果(符合/不符合)1合规性要求工厂依法设立,边界清晰,生产经营正常,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工厂近三年(成立不足三年的企业自成立以来)未发生安全、质量、环境污染等事故,无行政处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