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物理《声、光》专题练习卷.doc
2页九年级物理《声、光》专题练习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 )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2、我们曾经体验过以下声现象,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 )A.放在密闭玻璃罩里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罩内的空气抽走后,铃声变小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上激起水波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3.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蝙蝠能发生超声波 B.超声波传播不需要介质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 D.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4.如图所示,某台灯有一个灯罩,它的内表面做得很光滑,其作用是将光尽量集中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它运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 )A.光的反射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大于入射角C.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小于入射角 D.光的反射且光路是不可逆的5.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红布在绿光下呈黑色 B.日食O空气水A60°C.在看黑板上的字时,出现的“晃眼” D.海市蜃楼7.如图所示,OA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的一条反射光线,若OA与水面夹角60º,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β的说法正确的是A.α=60º,β<60º B.α=60º,β>60ºC.α=30º,β<30º D.α=30º,β>30º8.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空中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为( )A.10mm之外 B.略小于50mm C.略大于50mm D.等于50mm9.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 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 C.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 D.光屏上没有像10.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4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11.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他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12.(09年广州中考题) 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l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5所示.此时 A.a为物距 B.b为焦距C.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二、填空题1.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一个透镜观察印有字母的纸的情形如图所示.可知该透镜属于 透镜,所成像的性质是缩小、倒立的 像.纸到透镜的距离是 .(选填“大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等于焦距”或“小于焦距”).此透镜对光线起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与光屏分置于凸透镜两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当蜡烛位于______点时,屏上出现最大的像;当蜡烛位于______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4、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 (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 像(填“实”或“虚”)三、作图题1.如图9示,何祥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
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末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插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2.请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10中作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3.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11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图11图10图94.在图a和图b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在图c和图d中恰当的位置添上凸透镜或凹透镜,并完成光路挡光板SP平面镜5. (3分)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6. 反射后过图中P点的光路图四、计算题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则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吗?为什么?六、 实验与探究 1.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3)此实验说明了 2.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1)在实验中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 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反射3)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4)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雨他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实验中对蜡烛A和蜡烛B有什么要求? (3)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记录了如下数据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你认为这样的结论可靠吗?为什么?你认为还应该如何对实验进行改进?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像的虚实1010相等虚像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___(填“5cm”或“10cm”)。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___(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3)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____(填“虚像”或“实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