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专题五第12讲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docx
15页第12讲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考纲要求]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a)2.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a)3.特异 性免疫(b)4.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a)5.免疫接种的应用(a)6.免疫系统的异 常反应(a)7.HIV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a)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防御措施(a)梳理核心要点-整合关键点拨技巧一1. 判断特异性反应和非特异性防卫的三个“根据”结构J非特异性防卫的结构基础是第二第二道防线割顶『I特异性反应的结构基础是第三道防线形成f如果是先天形成的,则为非特异性防卫;如 '果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则为特.异性反应如果对各种抗原均具有免疫作用,则为非特异号冒性防卫;如果只针对某种抗原发挥作用,则为〔特异性反应2. “三看”法判定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以物质(抗体)碱一体液免疫U以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作战细胞免疫攻击 目标日细胞外的抗原I-体液免疫H细胞内抗原、自身异常细胞细胞免疫免疫结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沉淀或 细胞集团体液免疫T靶细胞裂解死亡并释放抗原细胞免疫【提醒】免疫细胞的特点及功能(1)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B淋 巴细胞、记忆细胞等。
非特异性识别的细胞:巨噬细胞不具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效应B细胞2) 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能够识别抗原,但无特异识别能力;既可以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3) 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记忆细胞具有分裂、分化能力,而效应B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再进行分裂、分化4)抗原识别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 膜的信息交流功能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5)细胞毒性T细胞和成熟的B淋巴细胞的激活不需要辅助性T细胞的协助,两者的分裂、 分化才需要辅助性T细胞的刺激3.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1)抗原和抗体① 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② 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 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也可通过免疫治疗输入③分布:抗体除分布于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也有分布2)体液免疫① 体液免疫的主要目标: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② 体液免疫的过程 .复合体 也' ' L^-]J ;结合致敏 ;抗原|辅切性T缅褂灌|白细胞介素-2僵布林巴细胞|麝修活化|效应&细胞I缰商Zb细胞I 分泌I可—I抗原I结合、中和、凝聚(3)细胞免疫① 细胞免疫的目标:② 细胞免疫的过程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以及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4.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项目 王动免疫被动免疫利用二次免疫的特点,用疫菌引起机体的初 次免疫应答,而使机体在真正被病原体侵入 概念 时,启动二次免疫过程,将病原体遏制于萌芽阶段可以通过两次或多次接种疫苗的方 法使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通过接种针对某病原体的抗体 (抗血清,即含抗体血清)而获得 免疫力产生抗体较慢,所以要提前注射疫苗,但维特占 一' 持时间较长与主动免疫相比,效应快,一 经输入立即可获得免疫力,但 维持时间短【提醒】(1)记忆细胞的特点:迅速增殖分化、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2) 二次免疫应答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机体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排查易混易错一查缺补漏矫正思维一1. 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正误判断(1) 皮肤中只有油脂腺能防止微生物繁殖(X )提示皮肤的表面有一层死细胞(角质细胞),病原体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2) 免疫系统中的第二道防线只由血浆蛋白和某些白细胞构成(X )提示第二道防线主要由血浆蛋白和某些白细胞构成3) 局部炎症反应和脓液的出现对人体不利(X )提示局部炎症反应和脓液的出现表示机体正在克服感染4) 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比中性粒细胞强(V )提示一个中性粒细胞可吞噬几个细菌。
单核细胞则分化成巨噬细胞,可以吞噬上百个细菌 和病毒5) 不同的人的细胞膜上都有不同的MHC( X )提示 一般不同的人的细胞膜上有不同的MHC,但同卵双胞胎的细胞膜上有相同的MHC6) 细胞免疫过程中所有免疫细胞的核DNA含量都相同(X )提示 细胞免疫过程中有些免疫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所有免疫细胞中的核DNA含量不一 定相同7) 与免疫有关的淋巴细胞有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X ) 提示巨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需要两个信号刺激才能分裂分化(V )(9) 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通过初次免疫存留的抗体发挥作用(X )提示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通过初次免疫存留的记忆细胞发挥作用10) 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辅助性T细胞的信号后即可开始分裂(X )提示 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除了要接受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多种蛋白质外,还需要识别巨 噬细胞呈递的抗原一MHC复合体2. 关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正误判断(1) 如果人体不能产生T淋巴细胞,则会丧失大部分体液免疫功能和全部的细胞免疫功能(V )(2) 病毒会在呼吸道和消化道腺体的分泌物中大量增殖(X )提示病毒的增殖需要依赖活细胞。
3) 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X )提示无胸腺裸鼠的体液免疫大部分丧失4) 过敏反应属于体液免疫(J )(5) 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V )(6) 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在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X )提示 在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强7) 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V )热点考向探究-瞄准考向规范应答一考向一考查免疫细胞的功能1. (2019-浙江4月选考)若T细胞表面的某些分子被激活后,会使T细胞活性受到抑制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A. 激活这些分子有利于移植器官的存活B. T细胞起源于骨髓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C. 阻断这些分子的作用可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D. T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直接识别相应的抗原并与之结合答案D解析 T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所以激活这些分子会使T细胞活性受到抑制,有利于移植 器官的存活,A项正确;T细胞起源于骨髓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B项正确;阻断这些分子 的作用可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C项正确;T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的是抗原一MHC 复合体中的抗原,不是直接识别抗原,D项错误2. (2020-慈溪市联考)人体在感染某病原体后,体液中会出现相应抗体。
下列关于这一生理过 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一个B细胞的质膜上有多个识别同一种类抗原的受体B. 辅助性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细菌表面的抗原C. 巨噬细胞将病原体蛋白降解成肽后呈递到细胞表面与MHC结合D. 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质膜上存在抗原一MHC复合体的受体答案C解析 成熟B细胞的质膜上有抗原的受体,一个B细胞的质膜上有多个识别同一类抗原的受 体,A正确;辅助性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细菌表面的抗原,需要由巨噬细胞识别后呈递给辅 助性T细胞,B正确;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将消化产生的多肽与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 — MHC复合体,然后这种复合体移动到细胞的表面,呈递出来,C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 质膜上存在抗原一MHC复合体的受体,D正确3. (2019-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巨噬细胞全程参与非特异性免疫B. 辅助性T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 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靶细胞并使靶细胞裂解答案A解析 巨噬细胞不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A项错误;辅助性T细胞既能参与体液 免疫,也能参与细胞免疫,B项正确;效应B细胞不与抗原结合,不能识别抗原,C项正确;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D项正确。
考向二考查特异性免疫4. (2019-浙江绿色评价联盟10月联考)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及时作出防 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体内某些成熟B淋巴细胞带有识别流感病毒的受体B. 流感病毒未侵入前,人体中已经存在带有流感病毒受体的淋巴细胞C. 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被感染的体细胞后病毒可能被释放D. 效应B细胞分泌的特异性抗体使病毒被中和而失效答案D解析 体内某些成熟B淋巴细胞带有识别流感病毒的受体,A项正确;流感病毒未侵入前, 人体中已经存在带有流感病毒受体的淋巴细胞,如对应的成熟B淋巴细胞,B项正确;活化 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被感染的体细胞后病毒可能被释放,C项正确;效应B细胞分泌的特 异性抗体可以使病毒失去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也可使细菌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还可以使一 些抗原(如可溶性蛋白)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D项错误5. (2019-浙江湖丽衢联考)如图是某病原体初次入侵机体时发生的体液免疫过程,a、b、c、d、 e表示细胞表面或细胞分泌的物质,I、II、IIL IV、V、VI表示不同细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I、II、IIL IV表面具有识别同种抗原的受体B. 产生的细胞III进入静止期,暂无基因的表达C. 抗原进入细胞V被降解成氨基酸,与MHC形成aD. e能促进细胞II分裂,进一步分化成细胞III、IV答案D解析 细胞IV是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项错误;细胞III是记忆细胞,细胞中的部分 基因也在表达,例如呼吸酶基因,B项错误;病原体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其上的抗原分子 被降解成肽,然后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形成a,即抗原一MHC复合体,C项错误; e是白细胞介素-2,能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D项正确。
考向三考查免疫接种及免疫系统功能异常6. 某些种类的糖尿病是由自身的一些抗体导致的,病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由自身抗体导致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 图示中效应B细胞一定来自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C. 在血糖调节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胰岛&细胞属于效应器D. Y1、丫2、丫3导致的糖尿病中,①②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答案B解析 自身产生的抗体对自身组织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效应 B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B错误;在血糖调节的神经调节过程中, 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元支配胰岛|3细胞的分泌活动,C正确;Yi、Y2、丫3破坏的分别是胰岛 |3细胞上的葡萄糖受体、胰岛&细胞、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其中①②引起的胰岛素分泌 不足,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D正确7. (2019-浙江嘉兴9月联考)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腹 泻和呕吐,常在人群中流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许多人可通过感染获得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免疫能力B. 诺如病毒感染者只需体液免疫就可将细胞内的病毒消灭C. 不同B淋巴细胞表面都有与诺如病毒抗原相对应的受体D. B淋巴细胞结合病毒抗原后便被致敏了并随即分裂答案A解析病毒感染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主要会产生针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