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技术培训.ppt
43页云南省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云南省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技术培训技术培训 昆明昆明二二〇〇一三年二月一三年二月内容提要一、工作任务及内容(一)主要任务(一)主要任务 永久性基本农田是指为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不得占用的具有较高潜在生产能力的农用地开展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四个方面:1、将永久性基本农田逐一落实到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单位的地块;2、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台账,完善相关图、表、册数据;3、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充分反映基本农田地块所在组、图幅号、图斑号、基本农田保护区编号和土地利用现状、等级、利用状况、保护责任人、土地承包人等信息;4、设置基本农田保护地块界桩和保护标志一、工作任务及内容(二)主要内容(二)主要内容1、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将永久性基本农田逐一落实到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单位的地块,并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台账,完善相关图、表、册、数据,充分反映基本农田地块所在村社、图幅号、图斑号、基本农田保护区编号和土地利用现状、等级、利用状况、保护责任人,土地承包人等2、依据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按照永久性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地块为单元绘制基本农田保图,建立数据库。
3、规范设立永久性基本农田标志牌4、积极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将承包地块面积、空间位置和权属落实到户,划定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证书上标注5、永久性基本农田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单位划定,按照农户承包合同或土地登记证书面积范围确定管护责任二、基本农田划定依据及要求1、政策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法》;(2)《基本农田保护条例》;(3)《云南省土地管理条例》;(4)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5)《关于加强和完善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218号);(6)《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1]185号)等 ;;二、基本农田划定依据及要求2 2、技术依据、技术依据(1)《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2)《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3)《农用地分等规程》;(4)《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5)《云南省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实施细则》;二、基本农田划定依据及要求3 3、基本农田划定数据要求:、基本农田划定数据要求: 基础数据图件时点要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011年标准时点统一更新调查成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采用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部、省备案成果 ; 基础数据图件比例尺要求:县、乡级采用图件不得小于1:10000,有条件地区可根据需要采用1:5000或1:2000数据,一律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准备工作耕地外业调查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数据库建设成果输出保护责任卡发放资料收集与处理外业调查底图制作标志牌和界桩调查耕地质量调查耕地保护责任调查标志牌和界桩建设检查验收文字输出表册输出图件输出外业质量检查数据库检查不合格合格合格不合格保护责任书签订三、技术路线与流程 四、技术方法 1、资料收集(一)准备工作2、资料检查3、资料处理u基本农田保护图层处理u坐标系统处理 l调查工作底图原则上使用不小于1:10000比例尺的全要素土地利用现状线状线划图l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的基本农田,以行政村为单位,相连图斑确定为一个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对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进行编号并进行标注,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边界应参照实地有明显标示作用的线状地物、自然地貌、人工地物界线、行政区域界线、权属界线l将上述基本农田保护片(块)成果,结合实际情况,套合在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或遥感与航摄正射影像上,进行图层叠加,编制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分布图,作为本次开展基本农田划定的外业调查工作底图4、制作外业调查工作底图l基本农田保护片基本农田保护片( (块块) )编号:编号:“12位行政村代码+4位保护片(块)号”组成;比如:530424101201+0001(云南省53+玉溪市04+华宁县24+宁州街道101+城关社区居民委员会201+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编号0001);l基本农田图斑编号:基本农田图斑编号:“16位保护片(块)编号+4位基本农田图斑号”组成;比如:530424101201+0001+0001;l基本农田界桩编号:基本农田界桩编号:“12位行政村代码”十“4位保护片(块)号”+“3位顺序号”,共19位组成;比如:530424101201+0001+0015、基本农田编号1 1、调查前准备、调查前准备l准备调查工作底图,向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责任人发送调查通知书,约定责任人到现场指认边界和接受调查。
调查人员准备好调查工作底图、基本农田划定调查表、基本农田划定承包经营户责任人签字表、必要的仪器工具等l需要收集的责任人证明材料如下:需要收集的责任人证明材料如下:l(1)基本农田保护片(块)涉及到的行政村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文件和法人身份证复印件;l(2)基本农田保护片(块)涉及到的村民小组任职文件和组长个人身份证复印件;l(3)基本农田保护片(块)涉及到的承包经营农户的身份证复印件;l(4)承包经营农户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复印件;(二)外业调查(二)外业调查2 2、保护片、保护片( (块块) )边界调查与现场核实边界调查与现场核实(1)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边界调查 边界调查时要在双方基本农田土地权利人和调查人员共同参与下现场指认,在现场确定边界经双方基本农田土地权利人(或是授权委托代理人)与调查人员共同认定的边界,由指界人签字盖章或按手印由指界人签字盖章或按手印承包经营户在基本农田划定承包经营户责任人签字表上签字盖章或按手印2)基本农田保护片(块)权属确认 村小组界线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所确定的界线为准进行转绘权属界线调查人员现场填写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内各村组的权属界线、界址走向描述、界址编号等,并由指界人在基本农田划定调查表中签字盖章或按手印。
指界人在基本农田划定调查表中签字盖章或按手印(二)外业调查3 3、、 填写基本农田划定调查表填写基本农田划定调查表 在符合政策法规和双方共同认定的情况下,由调查人员填写基本农田划定调查表中的有关内容,在工作底图上现场标绘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范围,其余无法现场填写的如基本农田保护图、面积、记事和相关意见等由调查人员后期进一步完善;双方土地权利人(行政村和村民小组负责人)在基本农田划定调查表中签字盖章或按丢印;承包经承包经营户在基本农田划定承包经营户责任人签字表上签字盖章营户在基本农田划定承包经营户责任人签字表上签字盖章或按手印或按手印(三)数据采集汇总(基本农田划定)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提取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内对应的地类图斑作为基本农田图斑数据,获取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确保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图、数、实地一致;依规范要求录入基本农田保护片(块)与基本农田图斑属性,包括基本农田保护片(块)所对应的地类图斑现状信息、土地权属调查、现场记录等:汇总统计划定基本农田的空间位置、地类、面积等(三)数据采集汇总(基本农田划定)具体为:具体为:1、核实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现状信息(核实调查信息与变更信息是否一致);2、提取基本农田图斑现状信息(提取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内对应地类图斑数据获取地类等现状信息);3、 基本农田地类和面积认定;基本农田划定和基本农田补划面积应与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地类面积相一致,地类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认定的地类相一致。
4、划出划入基本农田情况核实综合分析和实地核实保留基本农田和划出、划入基本农田的空间位置、数量、地类、质量等级情况等信息,并在图上标识基本农田划出、划入地块对划入地块重点进行对比分析并实地核实同时,核实实地已被占用、毁坏的位置、范围和面积,并进行统计汇总(三)数据采集汇总(基本农田划定)划定要求划定要求: 1 1、继续保留的基本农田、继续保留的基本农田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结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对已有基本农田保护成果进行分析对比,经核实确认,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布局要求的现状基本农田,继续保留划定为基本农田 2 2、不得保留的基本农田、不得保留的基本农田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结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对已有基本农田保护成果进行分析对比,现状基本农田中的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以及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布局要求且不可调整或达不到耕地质量标准的农用地,不得保留划定为基本农田(三)数据采集汇总(基本农田划定)禁止划定为基本农田的耕地禁止划定为基本农田的耕地新划定的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现状应当为耕地下列类型的耕地,禁止新划定为基本农田:1)地形坡度大于25度、田面坡度大于15度且未采取水土保护措施的耕地、易受自然灾害损毁的耕地;2)因生产建设或自然灾害严重损毁且不能恢复耕种的耕地;3)受重金属污染或者其他有毒物质污染的耕地,或治理后仍达不到国家有关标准的耕地;4)未纳入基本农田整备区的零星分散、规模过小、不易耕作、质量较差的低等级耕地;5)规划期内预期开发为耕地的未利用地和水域、预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建设用地、预期调整为耕地的其他农用地等。
(三)数据采集汇总(基本农田划定)规划预留基本农田:根据《国土资源部 农业部关于规划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占用规划预留基本农田的,不视为调整规划,可不再补划基本农田,但必须完成补充耕地任务(四)质量评价 以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为基础,利用已有的农用地分等成果,逐一落实基本农田图斑对应的质量等级信息,作相应记录在划定过程中,应综合评价划定基本农田的质量等级信息,新划定的基本农田各图斑的平均等指数应大于划出基本农田各图斑的平均等指数,确保划入基本农田的平均质量等级不低于划出基本农田的平均质量等级平均等指数计算公式: 、 ,式中:K1-划出基本农田的平均等指数:K2-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平均等指数;Ki-第i个划出基本农田图斑的利用等指数;Si-第i个划出基本农田图斑的面积:Kj-第j个划入基本农田图斑的利用等指数:Sj-第j个划入基本农田图斑的面积根据平均等指数,按照农用地分等确定的等级划分标准,确定划出、划入基本农田的平均质量等级(五)划定方案编制与论证划定方案编制与论证方案方案 县县(市、区市、区)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区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区实际情况,在上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拟定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实际情况,在上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拟定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基本农田划定方案主要包括:拟划定的基本农田地块清单基本农田划定方案主要包括:拟划定的基本农田地块清单(含地块坐落、片含地块坐落、片(块块)编号、编号、地类、面积、质量等级信息等地类、面积、质量等级信息等);涉及划定的相关图件;划定前、后的基本农田汇总表;涉及划定的相关图件;划定前、后的基本农田汇总表等相关附件包括:划定地块的实地勘验报告;专家论证意见;相关部门意见;县、乡级土相关附件包括:划定地块的实地勘验报告;专家论证意见;相关部门意见;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年)图件、数据库、文本及说明;涉及基本农田的规划调整图件、数据库、文本及说明;涉及基本农田的规划调整审批资料与有关成果;其他必要附件等审批资料与有关成果;其他必要附件等方案论证:方案论证: 对于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应从组织、经济、技术、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可行对于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应从组织、经济、技术、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征求村民意见,取得相关权益人同意,进行县级相关部门和专家论证,做好与性论证,征求村民意见,取得相关权益人同意,进行县级相关部门和专家论证,做好与相关方面的协调。
经反复协调仍有异议的,应提交县级人民政府审定相关方面的协调经反复协调仍有异议的,应提交县级人民政府审定 、 ,(六)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1 1、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基本农田划定必须要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将划定后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落实到基本农田划定必须要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将划定后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落实到行政村、组和承包经营农户,签订或更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填写基本农田保护行政村、组和承包经营农户,签订或更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填写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一览表责任一览表( (附录附录11)11),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将基本农田,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层层落实保护责任层层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基本农田的范围、面积、地块、质量等级、保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基本农田的范围、面积、地块、质量等级、保护措施、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奖励与处罚等护措施、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奖励与处罚等2 2、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 基本农田划定后,各县基本农田划定后,各县( (市、区市、区) )要按《基本农田与土地整理标识使用和有关标志要按《基本农田与土地整理标识使用和有关标志牌设立规定》牌设立规定》( (国土资发【国土资发【2007]3042007]304号号) )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在每个乡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在每个乡( (镇镇) )辖区辖区内设立统一规范的基本农田保护牌和标识,标示出基本农田的位置、面积、保护责内设立统一规范的基本农田保护牌和标识,标示出基本农田的位置、面积、保护责任人、保护片任人、保护片( (块块) )号、保护起始日期、相关政策规定、示意图和监督举报号、保护起始日期、相关政策规定、示意图和监督举报 等信等信息。
保护牌、标识具体样式规格按《基本农田标识使用手册》规定执行保护牌、标识具体样式规格按《基本农田标识使用手册》规定执行 、 ,(六)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3、、标志牌标志牌和界桩和界桩建设建设1 1、基本农田标志牌建设、基本农田标志牌建设每个基本农田保护区应设立标志牌,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和城镇、村庄周边的显著位置应增设标志牌规模较大及集中连片程度较高的基本农田保护片〔块)也应设立标志牌或界桩2 2、界桩建设、界桩建设 在建制镇、乡政府、人口集中的村庄等的基本农田区块的周边,基本农田保护界线拐点处埋设界桩界桩以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人口集中地等区块为单位,从1开始依顺序独立进行编号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界桩的埋设,原则上界桩之间的实地距离坝区内不超过500米;山区不超过300米在实际埋设中,各地可根据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边界走向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总体要求,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界桩设置以在1:10000图上看得清为准 、 , 、 , 、 ,五、基本农田补划 除符合云南省基本农田多划后占项目占用基本农田外,其他原因引除符合云南省基本农田多划后占项目占用基本农田外,其他原因引起基本农田减少的均需补划基本农田。
起基本农田减少的均需补划基本农田1、基本农田补划基本原则、基本农田补划基本原则 基本农田补划应遵循占用与补划“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原则具体要求为:(1)经依法批准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补划面积应不低于建设占用的面积,质量等级不低于占用土地的质量等级2)违法占用或因各种原因造成损毁的基本农田应当依法复垦,复垦后不能作为基本农田的,补划的面积应不低于减少部分的基本农田面积,质量等级不低于减少部分的基本农田,(3)因其他原因造成基本农田减少的,本行政区域内现状基本农田面积己低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的基本农田面积指标的,应当按照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的指标补划相应的面积,补划的质量等级不低于减少部分的基本农田.(4)补划的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现状应当是耕地五、基本农田补划2、基本农田补划流程基本农田补划流程基本农田补划工作分为补划方案编制和论证、占用(减少)和补划基本的核实确认、成果编制、验收与报备几个阶段五、基本农田补划3、基本农田补划方式基本农田补划方式 在遵循基本农田补划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基本农田补充划入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就近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规划用途为一般耕地,且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数据库中土地利用现状为耕地的地块补划为基本农田,即将实地划定面积补足至与规划保护指标相一致.二是可使用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基本农田预留指标进行充抵。
以上两种方式也可视情况混合使用,所涉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基本农田补充划入)方案应逐级上报规划原审批机关批准在规划修改方案批准前,基本农田补充划入后的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数据库应以县为单位先行通过省国土资源厅核定五、基本农田补划4、补划方案编制与论证补划方案编制与论证 补划方案编制补划方案编制(1)基本农田补划方案:补划方案文本主要包括;拟占用〔或已占用、已减少)、拟补划地块清单(含地块坐落、片(块)编号、地类、面积、质量等级信息等);涉及占用(减少)和补划的相关图件;占用(减少)和补划基本农田汇总表等2)相关附件:占用(减少)地块的实地勘验报告;专家论证意见;相关部门意见;涉及基本农田占用(减少)、补划的审批(认定)材料与有关成果资料;其他必要附件等跨市、县补划基本农田的,应提供划出、划入双方签订的相关协议和其他有关附件等 补划方案论证补划方案论证 与基本农田划定相同五、基本农田补划5、占用占用( (减少减少) )基本农田的核实确认基本农田的核实确认1 1、依法批准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依法批准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按照拟定的基本农田补划方案,依据已有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与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实地勘察,核实占用基本农田的地块。
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后,应依据批准文件复核确认占用基本农田地块的空间位置、数量、质量等级、地类2 2、依法认定其他原因减少的基本农田、依法认定其他原因减少的基本农田(1)依法认定其他原因减少的基本农田因依法批准或认定的生态退耕、灾毁等其他原因导致基本农田面积减少需补划时,依据依法认定文件确定的范围,结合基本农田数据库与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实地勘察,核实占用(减少)基本农田的空间位置、数量、质量等级、地类等信息2)非法占用的基本农田应依据立案查处有关文件复核确认占用的基本农田地块信息 五、基本农田补划6、补划耕地地块的确认补划耕地地块的确认(1)依据核实确认占用(减少)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等级,按照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要求,依据最新的土地利用数据库与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实地勘察,综合确定补划的耕地地块2)补划耕地各图斑的平均等指数应大于占用(减少)基本农田各图斑的平均等指数3)根据平均等指数,按照农用地分等确定的等级划分标准,确定占用、补划基本农田的平均质量等级5 5、补划成果验收与上报、补划成果验收与上报1 1、补划成果验收、补划成果验收规定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农业部门组织验收。
2 2、补划成果上报、补划成果上报基本农田补划成果以年度为单位,由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逐级上报上报成果包括当年占用补划后的基本农田数据库、图件、表册等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资料的审核和监督 六、主要成果1、基本农田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基本农田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为保证我省基本农田划定(补划)成果的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服务,在县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和县(市、区)、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划定的基本农田成果,构建基本农田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将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等相关内容纳入到数据库管理借助于国土资源主干网和金土工程及“一张图”工程的支持,实现云南省基本农田保护成果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保证基本农田成果充分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日常业务,为土地资源宏观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翔实基础数据,满足云南省对县级基本农田保护数据管理和应用的迫切需求六、主要成果2 2、数据汇总与表册编制、数据汇总与表册编制 数据汇总数据汇总数据汇总是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农田图斑作为最小的统计汇总单元。
数据统计汇总过程中,应用公式计算每个图斑的椭球面积,图斑椭球面积经过各种扣除,得到图斑地类面积;再经过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逐级面积汇总,得到县级行政辖区内各乡镇的基本农田总面积;然后逐级向上级汇总 表册编制表册编制 编制县、乡、村三级基本农田现状登记表与汇总表,并加盖各级人民政府公章 基本农田划定平衡表、基本农田占用〔减少)补划台账、基本农田占用(减少)补划一览表、年度基本农田占用〔减少》补划汇总表等表格依规范要求编制 六、主要成果3、基本农田图件编制基本农田图件编制 基本农田图件为按照一定比例尺制作的准确反映基本农田布局、数量、土地利用现状等信息的图件,在全要素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线划图上,以相应的图例图示,反映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的空间位置与编号,加注基本农田界桩和保护牌设立的信息.包括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村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分布图和基本农田划出划入分析图有条件的县(市、区),可选择编制基本农田划出划入分析图等 六、主要成果 4 4、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签订 由县与乡镇、乡镇与村,层层签订或更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明确基本农田的范围、地类、面积、地块、质量等级、保护措施、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奖励与处罚等内容。
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扫描,存入基本农田数据库中六、主要成果六、主要成果七、检查验收及报备(一)检查验收一)检查验收 参加人员为各级国土资源、农业及相关技术单位有关人员(二)检查程序(二)检查程序 基本农田划定成果验收采取内业审核与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依据最新土地利用调查成果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划定地块进行对比分析并实地核实基本农田划定验收按照县级自验、州级初检、省级验收,自下而上的程序进行县级对划定成果进行全面自验后向市级提出验收申请.市级组织对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各项内容进行实验,按照每个县(市、区)不低于新划入基本农田总面积50%的比例进行实地抽查核实;检查符合要求的,市级向省级提出验收申请,按照不低于新划入基本农田总面积15%的比例进行实地抽查核查九、成果报备九、成果报备3、成果报备、成果报备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经验收合格后,由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逐级备案报备内容: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相关工作报告等纸质资料;数据库等电子信息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问题归纳1、基本农田划定具体做什么?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照规定程序确定基本农田空间位置、数量、质量等级、地类等信息。
2、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数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目标值(上级下达指标+多划部分)3、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后能否可以占用?可以占用(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列入基本农田多划后占项目清单)4、那些基本农田需要补划、那些不需要补划?属于基本农田多划后占项目占用地基本农田不需要补划,其他原因导致基本农田减少必须等额搞质量补充,并编制基本农田补划方案5、基本农田补划方式有哪几种?一是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质量、集中程度相对较高的一般耕地等量补充为基本农田;二是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预留的基本农田补充 谢谢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