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word论文】刍议教师的语言艺术【临床医学专业论文】.doc
2页1刍议教师的语言艺术【摘要】 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主要表现在趣味性、启发性、通俗性、节奏性和激励性等 【关键词】 教师;语言;艺术语言是一种艺术,它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常用,然而又最难用好的一种工具,它用声音再现人的思想和智慧[1]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大都借助教师的语言来实现因此,加强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教师的语言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趣味性优秀教师语言的特点不仅简洁有力,明确无误,委婉动情,还要充满幽默和风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要把抽象的要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要做到趣味性,就必须密切结合教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深入浅出,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富有文彩,饶有情趣,吸引学生科学上给人以启迪,艺术上给人以享受特别是医疗实践中那些成功的范例,无不扣人心弦,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回忆,极大地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启发性启发性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多种分析器官协调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聚精会神地进入学习境界,主动地获取知识[2] 教师要设计好每一堂课的结构,力求每堂课做到开头引人入胜,中间充实丰富,结尾留有余味对于某些问题教师可以不直接阐明,而是选择适当的时机,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和提出问题,把矛盾摆在学生面前,引导和启发学生开发智力,积极思维,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俗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力求把深奥的东西通俗化,把理论的东西实际化,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要做到寓理于事,深入浅出,举例得当,生动有趣,要善于应用心理学中的联想作用,把比喻、比拟、对偶、对照等修辞手法与科学语言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3] 如《病理学》中的“槟榔肝” 、 “绒毛心” 、 “大红肾” ,就通俗、易懂、形象教师语言的通俗性往往和直观性相联系,所谓“直观性”就是应当形象、逼真、必要时辅以手势、表情和姿态,使学生有身临其境、 “如见其人” 、 “如闻其声”的感觉如讲“舞蹈病”时,教师将患者的表情、步态、姿势等特征性改变,逼真地用手势表达出来,2使学生易于接受,便于理解和记忆,从而能提高讲授效果。
4 节奏性教师讲课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也是教师语言艺术的表现之一教师讲课的语言节奏,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绪而巧妙地控制和调节,使之快慢得当,高低适宜,要运用语言高低快慢,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的印象,唤起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当讲到教材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的地方,教师的语言应慢,语气加重,有高低或停顿,当课堂秩序出现混乱时,教师可有意变换声调,压低嗓门,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讲课的内容上来5 激励性教师语言必须具有非常强的感召力和激励性,号召时要让学生听了以后,精神振奋,干劲倍增;抒情时,要让学生听了,如沐春风,心旷神怡;点拨时,要让学生低头沉思,豁然开朗教师有两个任务,即教书和育人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做人教师讲话的激励性,那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在用词方面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如“很好、有进步、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等等教师一句鼓励性的语言,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学生十分看重老师的肯定,一个眼神,一个亲昵的动作,一句肯定的话语,对一个学生,尤其是一个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却是春风化雨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十分重要所以教师,一定不要忘了,时刻把微笑挂在脸上,把鼓励和肯定给你面前的学生,那是他们渴望的、需要的,你的肯定和鼓励,会换来学生十二分的发奋和努力。
总之,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技巧或基本功,需要长时间的修养、演练和学习一名成功的教师,重要的标志是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能力除了发音准确表述清楚明白外,就是怎样表述得更生动形象,幽默睿智,恰到好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取得进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 周雪霏 .教师的语言艺术[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杂志,2006,3(1):5455.[2] 冯华雏.浅谈教师课堂讲授的语言艺术[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18(2):1415.[3] 卢恩芹.浅谈教学语言艺术[J].中国人民教师,2006,4: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