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语文学习中的兴趣培养.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6121178
  • 上传时间:2021-11-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7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语文学习中的兴趣培养 梁升平 刘晓兰摘 要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心理愉悦是产生兴趣的基点和沃土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语言调动、自身形象的影响及学生自我意识的启迪,激发他们语文学习中的心理愉悦情绪,进而培养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关键词 语文 兴趣 培养:G633.3:A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只有在愉悦的情况下,才能崇拜和喜爱,崇拜之余是学习、模仿,喜爱之余是情不自禁的哼唱尽管两方面崇拜喜爱的对象不一致,但原因却是一致的:对象引起他们的心理愉悦,因而对崇拜、喜爱的对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常情况下,学生在某一学科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肯定在心理上对该学科抱有偏爱、喜悦,以至在行动上执著,进而在思维上也表现出某种快捷、感悟这种心理上的愉悦感,直接激发人的热情,促使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消除自卑,增强自信,进而对某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可以说,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心理愉悦则是产生新区的基点和沃土语文学习中心理愉悦因素的培养,应当引起教师重视现实情况是,尽管教师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是“基础”,但不少学生仍对数、理、化抱有浓厚的兴趣,而对语文学科则由畏难、淡漠以至到消极厌学。

      这固然有重理轻文的社会心态的影响,也有学生自身的不同科目见效快慢的急功近利思想因素但是,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学生对语文学科畏难恐惧,兴趣淡薄,恐怕还与语文老师忽视学生心理愉悦因素有很大关系没有了学习时的愉悦心理,就产生不了学习的兴趣,心里滋生的只是对被动的逆反,语文学习、课堂听讲则成了纪律约束下的无可奈何的被动接受恶性循环,及结果必然是对语文学习的消极厌弃既然孤立呆板的“工具” 论、“基础”说引不起学生的思想重视,而心理愉悦却与兴趣息息相通,作为语文教师,从心理愉悦因素的培养去提搞学生的学习兴趣,确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学习中的心理愉悦因素,可以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可以有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良好亲切的印象,可以是某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吸引,也可以有偶然的机缘使学生自我发现而产生兴奋它可能始于一次深刻的谈话或课堂提问、口头表扬,也可能是在一次成功的考试或试验之后,或者是一次通俗的知识讲座,或者是一次生动的专题报告等等总之,从心理愉悦因素的产生和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愉悦心理是大有天地可为的教师让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课堂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教师直接影响学生的过程,但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心理愉悦的过程。

      不可想象,一节僵化死板的课堂教学能引起学生学习时的愉悦情绪,恐怕连原有的一点热情也会消磨殆尽所以教师备好一节课,演说家准备一次演讲,实际都自觉或不自觉的考虑过,如何引起心理愉悦以增强听讲效果语文教学尽可以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融知识的丰富性、生动性、灵活性及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于教学,用妙趣叠生的语言,轻松自然的情调,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调动愉悦情趣;用语文知识的丰富性,形象表达的生动性唤起他们的求知欲;用生活中信手拈来的活生生的事例,揭示语文知识应用的灵活性和广泛性,激起他们的占有欲这激动的愉悦情绪与强烈的求知欲 、占有欲,自然会萌生出对本学科浓厚的兴趣对学生心理愉悦情绪的培养,除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调动之外,教师本身的形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不是其外部形态的表体,而是一个教师教学心态、教学风格、课外风范和外表形象的综合这几方面和谐,学生会在完美中产生一种愉悦;如果出现反差,学生会在失望中潜滋出缕缕沮丧学生更看重的是前三者而不是后者一个教态严谨,教学风格轻松自然生动活泼的教师,课外又能平易近人,对学生和蔼可亲,关怀备至,那么,即使他的外表形象有什么缺陷,也抹不去他在学生心目中的辉煌。

      他的平易亲切在学生心理上造成的愉悦亲近感,有时甚至会把他的衣着不整、形容邋遢都能当做一种风度这说明学生从教师那里接受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教师作为师长与他们相处中那颗坦坦荡荡的心在这坦诚的心灵交流中,学生产生了平等亲切的心理愉悦,由人及“科”,怎能不对这个老师所教科目产生偏爱、发生兴趣呢?抛开教学态度、教学风格、外表形象不谈,教师的课外风范应更注重和学生心灵的交流如果和蔼而不亲切,平易而不近人,则教师留给学生的只是个偶像;学生对老师只有敬畏,缺乏平等亲切那样,对教师所教的学科充其量是“公事公办”式的知识传授与接受 ,很难产生轻松愉悦的冲动语言调动、自身形象都是引起学生心理愉悦的外在原因什么是引起学生心理愉悦,从而产生学习兴趣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是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意识现在的青少年,自我意识特别强,他们无时不再寻找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和位置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很会利用这一点他不会去训斥学生,更不会去讽刺挖苦学生,他善于利用这一课堂提问,一次作文讲评或是一次语重心长的倾谈,充分肯定学生的成功和独到这不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启迪他们自我价值的发现尤其对那些不起眼的默默无声的学生,他会象夜空里发现星辰那样去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须知一次小小的表扬或勉励有时产生的心理愉悦,在学生强烈表现自我的心灵里不啻是一次地震——震掉的是自卑和畏难,激起的是自信和自强,这有时会影响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甚至一生有很多人回忆事业成功的道路,不都是从一次小小的表扬勉励得到心理愉悦,从而产生兴趣而开始的嗎?即使对错误的批评,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也只是通过幽默风趣或含蓄的指点,让学生在愉悦的愧疚中感悟这种造成心理愉悦的批评虽不至于和兴趣联姻,但比严厉批评训斥造成的心理逆反效果要好得多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心理愉悦是产生兴趣的基点和沃土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语言调动、自身形象的影响及学生自我意识的启迪,激发他们语文学习中的心理愉悦情绪,进而培养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行这种探索,语文教师应把不自觉的潜意识变为自觉的意识参考文献[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2] 李子健,倪文锦.语文学科教育前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