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记叙文答题技巧知识点总结.pdf
11页2024年语文记叙文知识点总结知识梳理考点一:文学作品阅读之内容概括【考点分析】一、知识清单:1、记叙文记叙文泛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形式包括散文、小说、游记等记叙文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因为叙写内容不同,一篇记叙文不一定都具备六要素)(1)、散文散文指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的,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散”指散文取材广泛自由;表现手法多样;结构布局自由神不散”指散文主题明确;常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侧重写人记事)、抒 情 散 文(侧重通过描绘景物或事物来抒发情感)、哲 理 散 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抒发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多具有哲理性)2)小说小说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指: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二、记叙文阅读步骤: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主题;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思路,理清文章结构;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欣赏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优美形象,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三、内容概括题考查形式: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概括)2、根据文章内容,结合示例将情节补充完整局部概括)3、作者想起了哪些与“X X”有关的事情,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整体概括)4、本文着力叙写了三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另外两件局部概括)5、阅读全文,概 括“X X”的特征整体概括)【技巧点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一、答题基本方法:方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抓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概括性语句、议论句、抒情句、主旨句找到关键语句,提取主要信息并重组即可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方法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六要素,用“何人十在什么情况下十做何事十结果如何”的句式组合。
方法三: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四:标题扩展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 叫“标题追溯法”标 题 是“人物”的,补充事件;是“事件”的,补充人物及相关情节;是“中心”的,围绕六要素展开方法五: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助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二、答题基本思路:1、揣摩题干,有备而读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2、品读题目,缘文驰想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3、浏览首句,略知梗概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4、默读全文,圈点勾画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5、深思熟虑,精确表达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三、答题一般模式L 通读全文请概括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整体概括)答题步骤:(1)明确文中主要人物,写出人物名称或者人物称呼;(2)明确文中写了几件事,按照题目分数推断出至少几件事;(3)分别用要素串联法、段意合并法等方法分三件事情概括内容,然后按事情分别书写;(4)复查答题的句子是否情节完整、句子通顺答题模板: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2、通读全文请将表格中“我”的活动补充完整2分)(局部概括)答题步骤:(1)观察题中人物其他活动的概括包含哪些要素;(2)明确文中还有哪些活动或者事情没有概括;(3)从文中提取所要概括事情的要素;(4)参照题中同类的句子结构和字数仿写句子,一般用动词+宾语的格式回答答题模板:按照文中的要素仿写句子考点二:文学作品阅读之标题理解【考点分析】1、考点概述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 然 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因此,正确理解文章的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中考时,从标题上出题常常考查学生对标题含义及作用的理解2、标题类题目常见题型:(1)谈谈你对标题的含义的理解。
2)文章标题的作用是什么?(3)说说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4)给文章拟写一个标题5)本文标题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6)文章标题有哪些含义?(7)文章的标题有哪些内涵?(8)分析本文标题的特点9)能否改为另一个标题,为什么?【技巧点拨】一、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一)答题思路:一般情况下考到标题的含义,应该联系全文内容并结合文章主旨答案应该分两部分一是表层含义:分析标题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指代义;概括主要内容,点明写作对象及事件等二是深层含义:分析标题修辞义、双关义、象征义;在结构上的作用(线索);与人物的关系(人物性格、作者的感情和态度);与主旨的关系(提示、点明)答题模板: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二)课文示例 变色龙表层含义:善于变色的蜥蜴(本义);深层含义: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警察(比喻义)台阶表层含义:父亲辛苦一生盖了新房后建成的台阶(本义);深层含义:父亲辛苦一生对人生尊严对社会地位的执着追求(引申义)走一步,再走一步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深层含义: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二、标题作用的理解一)答题思路:文章标题的作用往往有:(结构上)充当文章线索。
内容上)表明写作对象,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写作缘由,点明故事的背景,概括主要内容写法上)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双关、象征等表现手法,突出主题形式上)用词新颖别致;化用古诗词、成语,富有诗意;简洁凝练;含蓄隽永,具有象征意义;疑问句式,引人深思;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格式新颖,条理清晰(小标题)0(情感上)寄托了感情;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主旨上)文章文眼;暗示(点明、凸显)文章主旨;对主题的体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二)课文示例1.表明写作对象以人或物作为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的人或物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如 孔乙己 藤野先生 林中小溪 画山绣水 老王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很多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内容如 智取生辰纲 最后一课 阿 长 与 山海经 鼎湖山听泉 看云识天气3.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的如 柳叶 背影 枣核 台阶背影”是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再现背影,这 样 就 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内容组织起来4.揭示情感,点明主旨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 享受生活 生命与和平相爱 热爱生命5.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引起阅读兴趣。
如 变色龙 大自然的语言 台阶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三、品味标题精妙之处的解题思路1.揣摩标题含义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2.分析标题作用表明写作对象、体现主要内容、贯穿全文线索、揭示情感主旨3.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品味标题精妙之处的答题思路:本文标题的意思是 作者运用了修辞手法,点明写作对象(或者概括主要内容、或者是行文线索、或者是点明主旨、或者是引起阅读兴趣等等)四、能否改为另一个标题答题思路答题模板:表态一般情况)不能换分析原标题的作用(内容上写了,结构上,运用了,情感或揭示了主旨)改换后,新标题没有这种效果,所以不能换四、为文章拟写标题解题思路写人的文章:主人公十性格叙事的文章:什么人十做了什么事咏物或借物抒情的文章:可用这个事物作标题以文章线索为标题以文章主旨为标题考点三:文学作品阅读之词语赏析【考点分析】考纲对理解词语的要求是“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领悟词句含义的能力在语言环境中”是指对语言的赏析应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并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中考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考生进行考查:一是理解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二是理解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中考对词语赏析的设问方式通常有:1、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作用2、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把句子中的“xx”改 成“xx”好不好?或:加点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4、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5、结合全文的主题,本 文 中 的xx”词象征什么?6、段 中 写“xx”词语的用意是什么?7、对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8、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X X一次的理解9、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技巧点拨】所谓的“重点词语”,指的是含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在句子中有特定含义的词语,有指代作用的词语,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起修饰限定作用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副词、量词等这部分试题的常见考点有如下三种:一、理解词语的含义中考对词语含义的考查设问方式通常有: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xx一词的理解;某句 中X X 一词有什么含义?(一)答题思路1、通读全文,把握主旨其实不单单是做词语含义理解题,做任何题的前提都是把全文仔细阅读一遍,把握住文章主旨再去做题才能有的放矢2、依据语感揣摩词义,结合上下文,联系语境辨别、验证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有时其含义不同,因此,解释词语含义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3、明确词语本义(日常生活常见、常用义)4、把握词语感情色彩,特别关注褒义词贬用或贬义词褒用的情况5、把握语境义(指代义、双关义、修辞义、临时义)二)答题技巧1、语境推断法:把词语放到具体的句、段、篇中,分析上下文的相关内容,可用原文内容的关键词进行概括2、联系主题释义法:词语在具体的句、段、篇中无法概括时,可结合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进行分析概括3、心理揣摩法:对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可从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进行揣摩,从而概括其含义4近义词换词比较法:选用与该词本义相接近的词语,进行替换,将两个词语进行比较,从而体会词语的含义二、指出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词语指代义)这 类 题 主 要 考 查“这、“那”、“此”等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一般说来,在这类词语的上下文里,一般会有解释这些词语的句子,找到这些阐释性语句,答案就出来了具体有两种情况:指示代词:确定是远指、近指,还是不定指(“这 “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类”是不定指),由近及远,找文中的关键词句,再用简洁的词语概括非指示词语:理解词义,找关键词句,把所指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代入原句,看与原文的思路、意思是否一致。
三、词语赏析(一)词语赏析题的设问方式通常有:1、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X句中的x x 一词用得很好,说说好在哪里3、一位同学认为,阅读时需关注那些看似平常,实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