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两首讲学稿.doc
4页徽王中学“三案,六模块”高效课堂语文讲学稿教师寄语:学而不思则罔课题《诗经》两首 课型新授主备人王立民执教人备课时间2.12.12.26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3、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重点难点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学法指导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 学 流 程个 案 补 充一、导入 : 《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二、揭示目标三、自学文本: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2] 窈(yǎo)窕(tiǎo)淑女[3],君子好(hǎo)逑(qiú)[4] 参差荇(xìng)菜[5],左右流之[6]。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7]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8] 悠哉悠哉[9],辗转反侧[10]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11]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12]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13]之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预习笔记评价表:组别得分四、 合作交流、展示释疑2、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诗歌是如何步步推进,表达出小伙子对心上人的思恋与追求的? [明确] 第一章,作者先用起兴开篇,写水鸟,引发读者的联想,酝酿气氛然后进入正题,点出文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 第二章,写出了小伙子追求心上人的幽思小伙子日夜思念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内心焦灼而苦闷把一个深受相思之苦的人,写得非常传神 第三章,表达了小伙子对采荇菜姑娘的深切爱慕和美好愿望。
他因苦恼而成梦,亲近她,爱慕她,取悦于她,欢喜之情溢于言表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无疑是这位害相思病的小伙子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设想,是对小伙子爱情心理微妙的捕捉和真实的刻画再如:“悠哉游哉,辗转反侧”生动描绘出小伙子对心仪女子的相思之苦,已经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两个“悠”字,双双以感叹语气,着重加强感情色彩,把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深刻生动地表现出来 《蒹葭》1、本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你用简洁的词语加以概括 场景:邈远迷茫,缠绵感伤、若隐若现;抒情主人公:迷茫、略带忧郁、对爱执著 2、上述体会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试分析 [明确]例如:“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五、 拓展延伸1、本文没有直接描写主人公心仪女子的具体形象,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具体语句感受到她窈窕动人的气质与风韵,试分析 [明确]“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描写出美丽善良的女子劳动时的动人场景 朗读比较:《关雎》与《蒹葭》的写法上的不同 ①《关雎》一诗重在叙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后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后面两章是前面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与《关雎》相比,情感韵味更浓郁 ②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知识梳理《诗经》二首 内容:表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形式:①多为四言句 比喻 ②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渲染 ③采用比兴的手法 铺垫 一、 基础题《关雎》1. 本文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由爱情引起的相思之苦比兴手法2. 结合你平时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文中“君子”“淑女”的理解君子:品行端正有修养的人;“淑女”指美丽、善良、纯洁的女子。
3. 诗后被人常引用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4. 《关雎》巧妙地运用了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形式,有何作用?各章结构大致相同,内容递进,起到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蒹葭》1. 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凄清而苍凉的秋景,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2. 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展现了萧索而冷落的秋景,表现了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失望之情3.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现的画面,并体会其作用4. 描写芦苇,首章勇“苍苍”,次章用“凄凄”,末章用“采采”,这三个词有何作用?写出芦苇颜色由苍青至凄清至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主人公当时所在的环境之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5. 描写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这三个词有何作用?这三个词语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溶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表现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主人公在天刚亮时就来到河滨,一直待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寂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二、拔高题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何?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是一首 言诗,诗中借 的故事,表现两人相爱而不能相会的愁思 2、请你解释一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中的“迢迢”、“皎皎”是什么意思? 3、 “泣涕零如雨”、“相去复几何”等句抒发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4、我们曾学过一首根据诗中故事写出的现代诗歌 ,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 5、请你对以上两首诗歌进行比较,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首?理由是什么? 七、教学反思:1、 五;牛郎织女 2、 形容距离异常遥远 3、 相思之苦 4、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