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唐平阳公主事迹考辨.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cao****hui
  • 文档编号:129899677
  • 上传时间:2020-04-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9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唐平阳公主事迹考辨摘 要: 唐平阳公主,为高祖李渊第三女,其生平事迹在史书中记载比较分散、零碎,诸多细节语焉不详,以至于以讹传讹据考证,平阳公主为李世民的同母姐姐,其封号与驸马关陇大族临汾人柴绍有关受北朝尚武之风的影响,平阳公主性格豪爽,巾帼不让须眉,响应隋末晋阳起兵史书对其死因记载不详,据推测可能死于战争或家庭矛盾 关键词: 平阳公主 生平事迹 娘子关唐代前期,公主频频活跃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诸领域,对当时政局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为世人所熟知的平阳、太平、安乐等人,故而宋人所撰《新唐书》中立有《公主传》然而,并不是所有公主的事迹都能被详细地记录下来,平阳公主即如此按“两唐书”记载:平阳公主,为唐高祖李渊第三女隋末,李渊晋阳起兵,平阳公主夫妇遂即响应,她散尽家财,招募反隋义军,凭借其高超的领军才能与智慧,先后收服周边数县盗寇,在关中攻城略地,得兵七万人,号曰“娘子军”后与秦王李世民所部会合,平定京师唐武德六年(623年)平阳公主去世,鉴于其在大唐立国过程中所做出的特殊贡献,李渊特以“军礼”将其安葬,有关部门录其功绩谥曰“昭”,平阳公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军礼入葬的女子不过,因史籍记录过简,致使其生平的诸多细节语焉不详,难免以讹传讹,现就其生卒、婚姻及性格特征等考辨如下。

      一、平阳公主的出生时间及封号由来(一)出生时间现存史料显示,平阳公主是李渊与太穆皇后窦氏的独女,与建成、世民、元吉属一母同胞在高祖诸公主中排行第三,然其具体名字、出生年则缺载那么,平阳公主与其同胞兄弟孰长孰幼呢?据《资治通鉴》载,贞观十七年(643年),高祖第五女长广公主之子赵节因参与李承乾叛乱被杀,太宗李世民曾对长广公主道:“赏不避仇雠,罚不阿亲戚,此天下至公之道,不敢违也,以是负姊①排行第五的长广公主是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行三,自然年长于世民太宗李世民出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所以平阳公主的出生当早于此时二)封号由来关于唐代公主封号来源,有三种方式:一种以国名作为公主的封号,如“?q国、代国、霍国是也”;一种以郡名作为公主的封号,如“平阳、宣阳、东阳是也”;还有一种以美名或吉祥之词作为公主的封号,如“太平、安乐、长宁是也”②显然,平阳公主的封号是“以郡名者”其实,平阳公主的封号,很可能与驸马柴绍有关柴绍字嗣昌,晋州临汾人,临汾古称“平阳”大唐立国,始封公主,此时柴绍已被封“临汾郡公”,平阳公主封号的获得,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当然,我们应当注意到,“平阳”是临汾郡的古郡名隋开皇初,“平阳县改曰临汾县,恶平阳之名也”③。

      这说明,隋人对“平阳”二字颇感厌恶,正是因为平阳与“平杨”谐音的缘故晋阳起兵南下时,李渊又改回平阳郡的称呼④这样的更名在当时起兵反隋的战争时期更具象征意义建唐初,赐其三女儿封号为“平阳”,应当有褒扬其在反隋战争中参与“平杨”的寓意在“两唐书”中,唐公主多以封号传世,很少有以名字留存于史的,主要是因为在传统史家看来,“妇人内夫家,虽天姬之贵,史官犹外而不详”当然,这与唐末动乱所带来的史料缺损有关,正如《新唐书》所载:“又僖、昭之乱,典策埃灭、故诸帝公主降日、薨年,粗得其概,亡者阙而不书⑤所以,我们在传世史料中无从得知平阳公主之名二、平阳公主的性格特征及婚姻状况(一)性格特征隋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太原起兵,柴绍为助李渊起兵,与妻李氏商议曰:“尊公举兵,今偕行则不可,留此则及祸,奈何?”李氏答曰:“君弟速行,我一妇人,易以潜匿,当自为计⑥于是夫妇于长安分别,柴绍赴太原相助,而李氏散家财、起义军,起兵助李渊反隋由此可见,平阳公主是一位性格泼辣、行事果决之人这与其家族渊源及时代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唐文化是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在当时胡汉相融合的大背景之下,唐人受“胡风”的影响,对女子的束缚较少,唐代妇女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形成了一种豪爽刚健、包容大气的性格,平阳公主正是这一时代的产物。

      高祖李渊为汉族,太穆皇后窦氏为鲜卑族,为北周武帝姐姐的女儿,自小由北周武帝宇文邕抚养于宫中,深受北周文化的熏陶平阳公主属于胡汉混血的女性,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北朝女性的习俗,受少数民族尚武之风的影响,熏染了胡人女性勇敢泼辣的性格特征三)婚姻状况平阳公主的驸马柴绍,河东平阳人,其家族数代在关中为官,与关陇大族关系密切柴绍的祖父柴烈,是北周的骠骑大将军,历遂、梁二州刺史,被封冠军县公,地位显赫关键是柴烈的夫人李氏为陇西狄道人,为西魏姻亲⑦,亦与李唐同源柴绍的父亲柴慎,为隋太子右内率,是守卫皇族安全的禁卫长官,封钜鹿郡公⑧而与独孤皇后有血缘关系的李渊,则在隋建立之初,“补千牛备身”⑨,成为柴慎的手下炀帝时期,年少的柴绍“补隋元德太子千牛备身”,其“矫捷有勇力,任侠闻于关中”⑩正是?c柴氏的上述渊源关系,李渊将平阳公主嫁给了柴绍三、平阳公主死因蠡测从平阳公主参与长安之战到武德六年(623年)去世,史书中并未记载此间公主的活动,武德六年二月忽然去世,其死因在史上也未留下记载,那么她究竟为何而死呢?推测一:可能是战死的武德六年,高祖与太常对公主葬礼是否采用军礼下葬进行讨论,高祖言:“鼓吹,军乐也公主亲执金鼓,兴义兵以辅成大业,岂与常妇人比乎!”??????高祖以公主曾带兵打仗为由坚持采用军礼下葬,那么,平阳公主是否因作战而死?武德五年,与唐作战的主要势力是刘黑闼、徐圆朗、林士弘等。

      这一年也是唐完成统一战争,统一全国的关键一年那么,平阳公主是否可能参与其中呢?据史料记载,这一年中多次战争都由李世民、李神通所指挥,而此二人均在长安之战中曾与平阳公主合作过,平阳公主此时跟随他们作战,但碍于自己的女子身份而未将其参战情况载入史书是可能的 推测二:可能是郁结而死明诸圣龄所著小说《大唐秦王词话》中写道,平阳公主因得知“建成、元吉,常要谋害秦王”,而抱怨驸马柴绍“不曾奏闻朝廷”,于是亲自奏明高祖,却无果而还此后,公主因“一口不平之气,染病在宫”,不日,“平阳公主薨”虽此种说法来源于小说,但其中却折射出民间对平阳公主死因的揣测,说明民间认为平阳公主与李世民关系颇深,因担心李世民被建成、元吉害死,又不忍看到三兄弟互相残杀,最终郁结而死然而我们从史书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依据据《资治通鉴》载:“世民功名日盛,上常有意以代建成,建成内不自安,乃与元吉协谋,共倾世民,各引树党友这说明此时他们兄弟三人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而建成迫于压力已经开始谋划,试图改变自己的处境后建成、元吉结交张婕妤、尹德妃,数次挑拨李渊与李世民的关系,由此李渊开始疏远李世民这些记载都反映了此时李世民与建成、元吉已经开始走向对立,家庭矛盾逐渐激化。

      平阳公主与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均为一母所生,自然不忍看到三兄弟互相争斗若平阳公主得知他们相互残杀,自然会找父亲主持公道,而不能得到妥善解决时,公主因此焦虑不安,甚至郁结而死也是有可能的四、结语平阳公主因李、柴两家的家族渊源与柴绍结为夫妻,夫妇二人助李渊晋阳起兵,为唐朝的建立做出巨大的贡献唐朝建立后,公主被封为“平阳公主”,这个封号也与柴绍有关史书对平阳公主的死因记载不详,根据一些史实及笔记小说,猜测其死于战争或家庭矛盾而平阳公主从小受北周文化的熏陶,属于胡汉交融的女性,受尚武之风的影响,促使其日后领军作战,助李渊晋阳起兵受史书记载所限,平阳公主更多的生平事迹不能为我们所知,但其领军作战、助父建唐的事迹在唐代公主中可谓是绝无仅有的,使她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增添了更多色彩因此,应更为严谨地分析考辨,尽力还原最真实的平阳公主以上关于平阳公主事迹的考辨远远不能展现平阳公主的生平,有待更多史料的发现以充实注释: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7)[M].北京:中华书局,1956:6310.②⑤[北宋]王溥.唐会要(卷6)[M].北京:中华书局,1955:63.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84)[M].北京:中华书局,1956:6310.④[后晋]刘?d.旧唐书(卷39)[M].北京:中华书局,1975:1472.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84)[M].北京:中华书局,1956:5866.⑦[宋]李?P.文苑英华(卷963)[M].北京:中华书局,1956:5066.⑧⑩[后晋]刘?d.旧唐书(卷58)[M].北京:中华书局,1975:2314,2314.⑨[后晋]刘?d.旧唐书(卷1)[M].中华书局,1975: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0)[M].北京:中华书局,1956:6077,5866.?⒖嘉南祝?[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2][后晋]刘?d.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3][宋]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4][北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5][唐]令狐德??.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6][宋]李?P.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5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