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学第7章:崇高.ppt
64页优美的本质特征• 1、优美的事物在内容上是柔和的、善的 • 2、优美的事物在节奏上是舒缓的 • 3、 优美的事物一般具有秀丽、典雅、小巧 的形式 • 4、优美最根本的美学特性是和谐优美的意义• (1)具有和谐,平静,舒缓、舒畅的心理 特征,使人体会到生命之流的平静、和谐 ,发出心底的赞赏 • (2)优美适应了人的天性中怡情的需要 • (3)表现了人的一种诗意诉求,表明人的 天性本就是诗意的 • 人天生就是一个诗人,他的内心里流淌着 浪漫、风韵、怡情、安谧优美的感情应有的内涵• 1、优美的感情是柔和细腻的 • 2、优美的感情是感情是淳朴的、自然的 • 3、优美的感情是善解人意的 • 4、优美的感情是心怀诗意万物亲优美的 感情必定是怀着爱意的• 5、优美的感情又是“是非分明”的,优美的 感情包含着公正和正义.对美的的事物的强 烈的热爱和追求对丑恶事物发自内心的 排斥 • 6、优美的感情是有信仰的 • 7、优美的感情是含有对不平凡事物的一份 虔诚和尊重• 清淡的食物 • 清雅的装束 • 清雅的环境 • 清雅的人 • 清新的语言 • 清新的思想第七章 美的范畴 第二节 崇高• 一、崇高的概念 • 二、崇高在不同领域的表现 • 三、崇高感 • 四、崇高的审美教育意义 • 五、崇高感的培育 • 六、崇高与优美的区别 • 七、崇高与壮美的联系和区别一、崇高的本质和内涵崇高的内涵与形式• 优美的事物有时还要有它的形式,而且不 能离开形式。
• 崇高的事物可以不顾及形式 • 和优美相比,崇高更在于人的内心崇高是一种精神高度• 崇:就是崇拜、崇尚 • 高:就是高度• 崇高就是因一定的高度而去崇拜之: • 你做不到的,别人能做到. • 你不愿付出的,别人付出了. • 于是,你就觉得自己渺小、卑微,你就仰慕别人 的不俗、不凡、伟大 • 面对崇高,一般人是有距离的思想距离、精神 距离、道德距离 • ——崇高是伟大的事物在人心中的回声崇高是对平庸的一种超越• 崇高是相对于平庸而言的 • 崇高是一种对平庸和鄙俗气的超越 • 处于平庸中的大众一旦遭遇崇高,就会发 现自己的渺小和俗气,就会惊讶崇高的“高 ”• 平庸就是精神境界的极度渺小精神上的 从众从俗崇高的品质是一种奉献• 崇高的品格是无私 • 崇高的人更多是在为他人、为大多数人而 活着崇高是一种静穆的伟大• 崇高是一种肃穆的伟大 • 崇高的事物从来不炫耀、不自夸. • 它凝神聚气,修德养性• 可以是冲突的动态美,也可以是一种静穆 的伟大• 黑格尔认为崇高是观念与形式的矛盾 • 即:有限的感性形式容纳不了无限的理念 内容,从而造成感性形象的变形和歪曲, 在有限的形式中显示了理念的无限力量, 于是引起崇高感。
关于崇高本质特征的结论• 1、崇高是一种精神高度和道德高度其高足以引 起人的仰慕和崇拜 • 2、崇高是一种静穆的伟大 • 3、崇高不在对象本身,而在人类自身的精神崇 高是伟大的事物在人心中的回声,是人对自己本 身的使命的崇敬 • 4、崇高的内涵是超越平庸 • 5、崇高可以有形式,也可以不顾及形式崇高并 不注重自身的外形,它不需要华丽的外表二、崇高的表现形态• 1、不屈的伟大 • 2、平凡的伟大不屈的伟大(有冲突)• 对立面之强显示主体之强 • 烈士 • 老人与海 • 普罗米修斯阿基米德:“等一下再杀我的头”• 公元前212年,古罗马军队突破城防,打进了叙 拉古年已75岁的阿基米德仍在潜心研究数学, 证明他的几何题罗马士兵声嘶力竭的吆喝,惊 动了他喂,你们踩坏了我的图,赶快走开!” 阿基米德发怒地说 • 凶神恶煞的士兵毫不理会,并把刀剑指向了他的 脑袋 • 阿基米德明白了将要发生的事情,坦然自若地说 :“等一下杀我的头,让我把这条几何定理证完 ”然而,无知而又残暴的罗马士兵,一刀砍掉了阿 基米德的头颅……• 这种崇高,是把精神生命看得重于肉体生命 • 当精神生命为着更大的追求时,肉体生命就是微 不足道的。
• 这种崇高又是具有理想的是为理想而献身 • 理想如果是远大的,信奉理想的人往往是无缘看 到的所以,他是伟大的、崇高的因为他是在 为后人而献身平凡的伟大(少有冲突)• 崇高又是一种品质,于细微处见精神于 平凡中见出不凡 • 所以它又是一种情怀,是对人的生命和生 活使命的一份理解是一种默默地奉献三、崇高感• 是人面对崇高的事物而产生的一种仰慕 • 崇高不在事物,而在于人的内心 • 是人对自己内心提升的一种要求,对自己 道德成长的一种期盼• 面对崇高的事物,并不是人人都能产生崇 高感,有的人会无动于衷 • 道德低下、思想平庸的人是很少有崇高感 的 • 崇高感是人对自己内心的一种确认四、崇高的审美教育意义• 人的心灵不能过于平静尤其是平庸,它需 要崇高的对象来招引之,激励之 • 崇高对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是非常 有益的,表现在: • (1)崇高的内涵总是和信仰、祖国、英雄 、公平、正义、远大理想、献身等不平凡 的对象有联系,它以这些品质激荡着人们 、拷问着人们• (2)平凡的的伟大,当崇高与平凡相结合 ,崇高就成为一种高尚无暇的情怀从而 引起人们的自我反思• (3)崇高的美往往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格调高昂,有一种内在的力量,给人心灵 的震撼。
• 这种庄严的,圣洁的,严肃的,刚性的美 可以时时激起人做人的自豪与勇气,使人 不断克服自身的渺小,去创造辉煌灿烂的 人生使人在道德上日趋完善,它可以激 励人,鼓舞人从事伟大的事业人格的崇高与语言风格• 人格的崇高在于具有庄严伟大的思想和慷 慨激昂的感情 • 作家的人格对崇高的风格的形成具有重大 意义 • 诗人总是具有伟大的人格才能有崇高的风 格• 崇高的风格是伟大的人格在语言上的反映 • 崇高的作品出自伟大的心灵,崇高是伟大 的心灵的回声• 真正的思辨只有胸襟不卑鄙的人才会有 • 思想深沉的人,言语就会闳通 • 卓越的语言自然属于卓越的心灵五、崇高感的培育• 1、观看苦难 • 2、观看艺术 • 3、道德修养 • 4、观看大自然• 大自然又是我们人类的一面镜子通过观 看大山,我们仰慕高大久远的事物;通过 观看星河,我们惊叹宇宙的神秘、生命的 神圣 • 大山和星河培养了我们人类对不平凡事物 的敬畏之心、仰慕之心、神圣之心罗素的名言• 对爱情的渴望 • 对知识的追求 •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 —— 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康德的墓志铭上写道:有两样东西,我们 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 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 加充实着心灵: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 法则。
•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就是一份执着 的信念和崇高的价值,在任何一个信仰缺 失、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时代,这是一 种难得的敬畏,更是一种理性的追求 •六、优美与崇高的区别1、形体上(形式上)• 优美:小巧,秀丽,柔和、均衡、对称; 小巧、光滑、曲线、适度 • 崇高:在形式上表现出一种严重斗争的痕 迹,如粗糙、巨大、丑陋、凹凸不平、坚 实笨重等等体积巨大,力量雄伟,气势 磅礴2、就矛盾冲突看• 优美是主客体和谐统一的静态美 • 崇高是主客体在冲突中而显现的动态美3、在品质上• 优美:合乎规律的契合,是典雅,恬然; 气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诗情画意,是 平和与安详 • 崇高:明知事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力量 ,精神体现了人的伦理本质和意志力量 4、在审美感受或美感上• 优美:平静的愉悦,温柔的喜悦,感官可 以直接领略 • 崇高:激动不已的喜悦、叹赏,需通过理 智与情感更为紧张的探索与激荡才能感受 领会5、从审美效果方面分析• 优美的和谐性与愉悦性适应了人类最基本 的、最深层的享乐天性,能够充分唤起人 热爱生活的欲望,十分有利于人性的正常 发展. • 审美中的崇高感由于能引起想象力的飞腾 、升华,以及敬仰自豪等特征,所以它能 使主体的心灵得到激励,从而摆脱和超越 麻木、消沉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在感 性体验中获得理性的升华。
七、崇高与壮美的联系和区别• 二者的相通1、形体上:粗犷、博大、雄浑 2、美感上:激荡崇高与壮美的区别1、形态上• 崇高:高大,更多是静态的如大山;山 大山高而不炫耀,静静的屹立,任人凭说 ,我自巍然不动,君临一切,更多在社会 ; • 壮美:宽大,更多是动态的:惊涛骇浪, 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咆哮的大海,奔腾 的马群,牛群当然也有静态的壮美:辽 阔的沙漠,草原,雄浑的高原;更多在自 然界2、矛盾冲突上• 壮美:主客体处于和谐关系中,体现着已经获得 胜利的人的力量;是人的胜利的静态直观审美 主体与作为客体的壮美对象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 之中 • 崇高:是在主客敌关系中显现的,是在冲突与抗 争的过程中显现出的一种审美价值,与悲剧、悲 壮有联系;是人的力量、精神的动态展示是在 主客体的敌对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是在冲突与抗 争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审美价值崇高与悲剧有 联系崇高是明知事不可为而为之3、在美感上• 壮美:让人激荡、兴奋、畅快;激荡人 • 崇高:让人敬仰,给人震撼,提升人人类社会生活需要优美,也许要崇高• 追求优美! • 追求崇高!• 追求优美就是追求内心的诗意和精神的清 新 • 追求崇高就是保持心灵的高贵和精神的高 尚。
• 追求崇高就是鄙视鄙陋、超越平庸 • 追求崇高就是追求真理和正义温家宝的“仰望星空”•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星空的人,他们才有 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 是没有未来的”• ——2007年5月17日在同济大学的演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