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原本性..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395903582
  • 上传时间:2023-10-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原本性卡尔 .奥尔夫( Karl Orff,1895-1982 ),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其创立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 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历经七十余年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的传播、实践,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上世纪七十年代, 奥尔夫音乐教育进入中国, 因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乐教”的理念息息相通,逐步在中国音乐教育的沃土中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史上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接受并颇具影响力的一种外国音乐教育体系,并且在中国创新、发展,不断创造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自己民族文化特点的新经验和新形式奥尔夫曾经说过: “走遍世界的,不是我为表明这个理念而编写的东西,而是这个理念本身”是什么样的一种音乐教育的理念,能够让其在新思想, 新方法层出不穷的今天, 不但没被淹没反而显示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来呢?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 即是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他曾说过:“我所有的观念,是关于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观念 原本性一词并非奥尔夫所创用,但是,他将它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其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理念。

      什么是原本性呢?原本性是指质朴的,简单的,单纯的,最自然的,清澈的,但同时也是能够诉诸心灵、 反应内心的,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种形式,就像不施脂粉的自然风貌一样那什么是原本性的音乐呢?首先,音乐源于生活,它产自人民大众, 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 自己演唱的,表现的是人们内心的情感,是感情交流的媒介 不同特征的音乐表现不同的生活层面和感情需要,可以用来传授知识,组织集体劳动,记载历史变迁,举行仪式和进行交流比如大家熟悉的劳动号子、山歌等还有很多地区或民族进行人生的礼仪 (诞生、成年、婚姻和死亡)或者祭祀甚至恋爱、交流,都要载歌载舞因此,原本性的音乐是这样一种音乐:它能够表现心灵情感,能够让人跟随并释放感情 人不是仅仅作为听众, 而是作为参与者参与其间;人也不仅仅做机械的跟随,而是以自己的内心情感相和;它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自然的、躯体的、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可以体验的,它不是表演,也不是舞台艺术,而是人的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自我流露和交流的需要, 尤其是最适合儿童的音乐正如《乐记》所述:“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

      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其次,原本性音乐从音乐本身来说,它并不是什么大型的形式,也没有繁复的结构, 只是提取的有关节奏、 音响和旋律的一些音乐的基本素材比如能代表某个民族音乐风格的节奏, 或者能代表某个地域音乐风格的音阶走向等等 这些基本素材通过高质量的去运用, 可以一再地加以重新塑造, 不仅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 而且最终会形成我们所要达到的有着某种特色的音乐作品 所谓要高质量的去运用是指:原本性音乐虽然简单,可能只是一个固定音型,但它绝不单调;虽然单纯,可能只是一小段旋律,但它绝不粗糙;它不是拙劣的,可以随心所欲粗制滥造的, 而是要经过巧妙的构思和塑造, 哪怕是只有几个音的旋律和着一个非常质朴的节奏,也可能具有原本性的表现力,唱奏起来或者律动起来十分自然、生动、流畅和优美,这样才会富于效果和情趣, 而这种效果和情趣, 却不是任何一个胡乱拼凑起来的旋律或者节奏所能替代的 所以那些以为原本性的音乐都是原始或者低级的,特别是在幼儿教育领域,认为原本性的音乐都是粗浅、幼稚的人,是不可能有成效地进行奥尔夫体系的教学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原则奥尔夫提出的原本性音乐教育则是以人为本, 注重儿童个性的发展,创造性的培养和学习上的主动性。

      1. 强调音乐与内心的交流他认为:任何人都生而具有对音乐的喜爱和感受能力,尤其是儿童,完全没有乐感的儿童几乎不存在所以要帮助孩子点燃心中的音乐火花,使孩子们在音乐中快乐的成长2. 注重学习过程,强调游戏是学习音乐的出发点,一步一步引导孩子通过过程中的自我参与,从自己内心出发来演奏音乐和表现音乐,感受到内心对音乐的需求、 快感和兴趣,使音乐和游戏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精心的策划去引导孩子主动的玩的活动,如唱、奏、动作、表演等方式,不断让孩子尝试,加工,设计,探索,实施,以达到除音乐能力之外的培养创造性和主动性的目的, 并使可能只是一句原本性的节奏最终演变为一棵具有特色的音乐大树来3. 奥尔夫强调儿童音乐教育在人的自身发展中的重要性他谈到:“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 想象力和个性 ”他还说:“儿童阶段,是想象力和感受力最丰富的时候, 我们应该把握机会予以启发, 这对未来有极大的影响,若在此阶段不去培养他,所造成的损失,将难以弥补因此对儿童进行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是启发孩子智慧的一种源泉4. 奥尔夫并不要求,甚至反对人们根据他的教材按部就班地去教,而要求教师和学生自己去发展, 这给了老师很大的自由度。

      但随之而来的,这里也隐藏了不止一个风险一种危险正如奥尔夫所指出的,缺乏“坚实的专业训练,以及对这套教材的风格、可能性和目的的无条件的熟悉 另外一种危险就是藉口这种自由度和创造性,就根本不对基础理念进行充分的、深入的钻研,甚至根本不去使用它,只是把自己的教学美化地贴上“创造性”地“发展”奥尔夫体系的标签,似乎“奥尔夫教学”是一种只要能“领会”就可以随意去做的活动奥尔夫音乐教师的要求对一个奥尔夫音乐教师来说, 真正的理解并把握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本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俗话说,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拿奥尔夫来说,他本人首先是一个作曲家,音乐戏剧家,然后才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教育家 在他幼儿时期,就开始自己在琴上玩 “大声”和“小声”的各种声音游戏,自己编故事,利用自己拥有的乐器,用声音的大小、高低的变化来伴奏并特别着迷于木偶表演形式,自编自演的故事,各种角色的对话都由他即兴创作与表演他最执着,最不厌其烦的事就是去音乐厅聆听音乐会和与妈妈一起练钢琴, 还曾经组织了一个小的表演团体,想各种办法,利用各种物品来创造声音,模仿各种声音效果,即要唱,又要说,还要指挥,集导演、舞美、演员、伴奏、作家、指挥于一身。

      在 14 岁那年他就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部钢琴改编曲,是对一个大型歌剧的感慨, 17 岁进入慕尼黑音乐学院学习,创造了不少作品,逐步的开始形成自己的某种取向,即“原本性”和“突出音乐的节奏性”当然,用大师的标准去要求每一名奥尔夫教师是不现实的, 但做一名奥尔夫音乐教师至少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相关领域的知识这里面包括:1. 专业的音乐理论基础2. 对应领域的常识基础音乐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一个人都经历童年和成年人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儿童与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更是截然不同的,所以,音乐教育有必要针对不同年龄的阶段去做专门的、适应性的调整来适应发展需求3. 广博的知识基础以及创造性即各民族音乐的旋律特征,调式特征,结构特征和音乐材料发展的基本手法以及进行合理改编的能力除了这些基础性的要求之外, 对老师的反应能力, 灵活度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有了这些基础, 才能知道为什么要提倡原本性的音乐教育,什么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怎么进行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才能在教学中给予学生精华的, 原本性的音乐种子; 才能分辨出在学生的创造中,哪些是可以保留的,原本性的即兴,(这是最难的一部分)并灵活的利用这种即兴做出具有特色的音乐来, 才不致于使奥尔夫课沦为一节粗浅的“闹尔夫”课。

      原本性的音乐及其音乐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最基本的形态, 它外形简单和简易,却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它浅,但却能够由浅入深,在艺术上登堂入室;它小,但通过它也能够小中见大,有足以充分发挥和发展的余地如古人所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浑然天成是它最大的特点,另一方面“妙手”也是不可或缺的,从事它,必须精益求精,才不至于生产出那些一般的、廉价的(奥尔夫称之为“恐怖的”)作品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