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鸡西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docx
10页黑龙江省鸡西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 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A.类比法 B.归纳法 C.演绎法 D.对比法2.下列诗歌属于绝句的是A.A.陶渊明《饮酒》(其五) B.李白《行路难》(其一) C.王维《山居秋暝》 D.杜牧《泊秦淮》3.“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段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A.A.对比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演绎法4.“赋”作为一种文体形成于( )A.A.春秋战国时期 B.汉代 C.晋代 D.南北朝时期5.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A.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菜汤B.君臣相顾,不知所归顾:照顾C.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就:就近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应当6.《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的诗集()A.《大堰河》 B.《向太阳》 C.《黎明的通知》 D.《北方》7.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A.王安石 B.欧阳修 C.苏轼 D.曾巩8.《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的四个大字是 ( )A.礼义廉耻 B.光明正大 C.家门和顺 D.长宜子孙9. 庄子在《秋水》中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作比喻,所论证的道理是( )A.国君要以德治国 B.为政要以民为本 C.个人的认识十分有限 D.立言的根本在于道德10.元杂剧《西厢记》的作者是( )A.A.王实甫 B.董解元 C.马致远 D.关汉卿11.提出诗歌要讲求“三美”的是()A.郭沫若 B.鲁迅 C.胡适 D.闻一多12.杜甫诗歌的风格是( )A.A.豪放飘逸 B.沉郁顿挫 C.苍凉悲壮 D.沉雄慷慨1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象征、比喻 B.象征、拟人 C.双关、比喻 D.比喻、拟人14.《战国策》的最后整理编订者是( )A.孔子 B.左丘明 C.刘向 D.司马迁15.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相思之苦的名句是( )A.A.东风无力百花残 B.春蚕到死丝方尽 C.相见时难别亦难 D.晓镜但愁云鬓改16.《陈情表》中“结草”典故出自()。
A.《国语》 B.《战国策》 C.《诗经》 D.《左传》17.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出自 ( )A.《苏武传》 B.《管晏列传》 C.《燕昭乇求士》 D.《渔父》18. 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19.《季氏将伐颛臾》所运用的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A.且在邦域之中矣 B.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虎兕出于柙20.下列是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A.A.《陈情表》 B.《谏逐客书》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答司马谏议书》二、填空题(10题)21.《秋水》中对话的两个神话人物是__________和北海若22. 《论语》是一部记录___________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23. 《红楼梦》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家族为背景,以_________、_________的爱情为主要线索24.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其作品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25.26.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27.《关山月》是一首__________诗。
28. 描写大体可归纳为___描写和___描写两大类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30. 《战国策》是一部__体史书三、判断题(5题)31. 苏轼以豪放词著称, 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 )32. 《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 )33. 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 律等 )34. 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35. 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37. 举例说明这段话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38.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后十句,然后回答 27~29 小题: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歹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五、现代文阅读(3题)39.作者为什么恨不得要削去“长宜子孙”?(4分)40.作者认为对“远方”应持的态度是:41. 阅读老舍《断魂枪》片段,回答下列各题:谁不晓得沙子龙是利落,短瘦,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现在他身上放了肉。
镖局改了客栈……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夜间”熟习熟习断魂枪的行为,表现了沙子龙怎样的心态?(2分)六、作文(1题)42. 以“升旗仪式”为话题,联系现实,写一篇200字的短文参考答案1.C2.D3.A4.B此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赋”是汉代形成的特殊文体,讲究铺叙、文采、对仗和韵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结构方式5.DA项中,“汤”应译为“汤药”;B项中,“顾”应译为“看”;C项中,“就”应译为“担任”6.D7.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大纲第二部分作家作品知识中“作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的掌握情况对于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同著名作家,建议考生一定要注意总结出其不同的贡献并牢记[错误防范] 注意掌握古代作家在文学史上的不同贡献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诗文革新运动的有力推动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托情言志、激情豪放的创作手法,开创了宋词豪放派的先河;曾巩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曾巩均出自欧阳修门下8.D9.C10.A11.D12.B13.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中的修辞方法。
【应试指导】“献愁供恨”是说,远山引起人的愁和恨;“献”与“供”的使用,赋予山以人的情感行为,是拟人手法玉簪螺髻”是将山的形状比作妇女头上的玉簪和螺形的发髻,是比喻手法14.C15.B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名句含意的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用“春蚕”为喻,表达对恋人无穷无尽的思念丝方尽”的“丝”,既指蚕丝,又与“思念”的“思”谐音可谓巧妙贴切、生动形象16.D17.D18.D解析:在社会所有制上,“大同”是“天下为公”,“小康”是“天下为家”,这是二者诸多区别中最根本的不同因此选择D项19.B《季氏将伐颛臾》在论辩中采用了事实论据中的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和理论论据中的名人名言等论据,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其中,B项“先王以为东蒙主”属于历史材料从历史上看,颛臾是先王任命的东蒙山的主祭者,若伐颛臾便是违背先王旨意,违背先王旨意便是不孝,伐颛臾不合礼制A项“且在邦域之中矣”和C项“是社稷之臣也”,则是分别从颛臾的现实表现看,颛臾是安分守己的“社稷之臣,何以伐为?”,攻打没有过错的臣属国颛臾,非礼也;从地理位置上看,颛臾在鲁国疆域之中,对鲁国构不成任何威胁,因而不应伐之;因此只有B是符合题意的选项20.D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
《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的一篇著名文章王安石出任宰相,推行新法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强烈反对,写了一封长达三千字的信给王安石,全面反对新法,王安石便写了这封信加以驳斥,从根本上指出司马光的保一守观点是不正确的21.黄河伯22.孔子孔子23. 贾、史、王、薛;宝玉、黛玉24.俄国革命的镜子25.同阶26.悠然见南山27.乐府旧题28.人物 环境人物 环境29.比喻;夸张30.国别国别31.Y32.N33.Y34.Y35.Y36.揭露了士大夫不恤国事,专门以向众人献媚取宠为能事的丑恶嘴脸37.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三句交融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曲士、河伯之间是对比38.这一句在情感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39.要保证“长宜子孙”,既要有足够的财富,还要维护封建家庭,继承与恪守封建礼教这条路是祖辈依照“长宜子孙”的家训,为子孙创建家业,积攒财富,希望为子孙谋求舒适的生活,实质却葬送年轻可爱的生命,囚禁了许多年轻人的心灵所以作者恨不得要削去它40.不论远方美丑要去(不能空想要实际行动)生命有限远方无穷应完成自己的使命不论远方美丑,要去(不能空想,要实际行动)。
生命有限,远方无穷,应完成自己的使命41. 表现了他的内心深处对往昔拳师生活及绝技、英名十分留恋。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