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成因分析及其提升路径.doc
15页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成因分析及其提升路径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的成因分析及其提升路径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的成因分析及其提升路径摘 要:服务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我国服务贸易目前竞争力较低,并且在世贸组织的多边规则下必须进行服务市场开放面对服务市场强劲的国际竞争,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进行原因分析,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办法,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服务业 服务贸易 竞争力我国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加入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日趋重视和加大对服务贸易的投入力度,但由于服务经济发展相对较晚且基础较差,我国服务贸易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不相适应。
因此,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分析,找到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措施已刻不容缓一、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的成因1、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较低服务业是发展服务贸易的基础,我国服务业的严重滞后影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相当低,目前整个世界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平均比重超过了60%,主要发达国家则在70%以上,而我国2005年的这一比值为40.2%,明显偏低,甚至落后于中低收入国家43%的水平,而且服务业劳动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2006年我国为25.2%,而世界平均水平约70%左右,可见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我国服务贸易总体水平低,与同期的货物贸易相比,发展明显滞后据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103491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额24150亿美元,两者比例为4.3:1;而我国的对应出口额分别是7620亿美元和812亿美元,两者比例为9.4:1,说明我国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匹配程度大大低于世界水平2、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结构不合理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并且我国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部门服务业,而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金融、信息、物流、咨询等现代新型服务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结构也很不合理,我国目前仅能提供40多种服务,其中大部分是传统的消费性服务,如旅游业、商业、餐饮业等,生产性服务很不发达,许多种类的服务尚难以提供,特别是一些资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有的刚刚起步,有的尚属空白3、服务贸易管理水平落后我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和协调虽然主要由商务部负责,但对应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要求,却存在许多缺陷如中央和地方在服务业国际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的差别性,服务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经营机制僵化,部分行业垄断经营经营突出,如:电信、邮政、民航等都不同程度地实行国家垄断,规模化程度低,在国际上很难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抗衡此外,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对外服务业的定义、统计范畴以及划分标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及国际惯例不一致,而且统计条件相对较差,可供投入的人力、财力有限,技术准备也不足,这些都影响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4、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立法严重滞后,近年来,我国虽然加快了服务贸易立法步伐,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海商法》和《律师法》等一批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 但与服务贸易广泛的内涵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目前我国有关服务贸易的立法,除了《对外贸易法》中涉及六个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六个条款,一些重要的服务行业尚无部门立法,这严重影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即使己颁布的一些有关服务贸易的法规也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有的规定主要表现为各职能部门的规章和内容规范文件,立法层次低,而且影响到法律的同一性和透明度,一些规定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5、服务业人才缺乏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技术、知识、管理及货币资本的积累,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成本,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一直受到一定的歧视和限制,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服务业大军中,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目前我国缺乏服务贸易方面的人才,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金融、保险、会计、国际旅游、国际劳务合作、咨询、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人才更少,如熟悉服务贸易的研究人员、工商企业家、金融家、会计师、审计师、律师和工程承包商等,因此制约了我国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国际化经营和提高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竞争力的一个突出矛盾二、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1、加强国家对服务贸易的宏观管理随着科技进步、世界产业结构的优化,服务贸易己经成为国际经济竞争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我国必须顺应世界服务贸易的规律和趋势,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从制度上对相关主管部门的职责进行细致的划分应当迅速建立一个权威性的服务贸易宏观管理和对外开放协调机构,尽快明确商务部作为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与发展的归口部门,负责制定全国服务出口的政策、法规和战略;负责与国外进行多边或双边服务贸易谈判;监督国家给予服务出口企业的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统计和掌握国际、国内服务贸易的基本数据和市场状况等,从而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2、 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服务贸易的健康有序进行依赖于严格的法律、法规体系我们尽快建立健全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要求,又不违背国际规则的法律制度加快各服务部门的立法进度,建立系统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增加服务贸易政策法规的透明度,按照国际标准完善我国的服务贸易立法,使我国服务贸易立法能够与国际接轨,尤其是与《服务贸易总协定》有关内容的协调统一,并依据国际标准废除那些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妨碍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法规此外,还需要对不同服务行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定不同的相应政策对于传统的服务行业,应根据市场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对己有的政策法规进行清理和修改,使之与国际接轨。
对于金融、会计、律师等还相对落后的服务行业,应在不断开放和实践中,吸收国外的管理经验,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而对于国际上新兴的服务业,应该力图与世界同步3、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我国政府应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倾斜,加大对教育和高新技术开发研究的投资力度,重视对服务贸易人的开发与培养一方面,培养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现有服务贸易人员的业务培训,让其尽快了解和熟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相关规定和我国服务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素质;另一方面,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要积极筹建服务贸易专业,培养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大批外资服务企业的进入,如何防止服务贸易高层人才的流失同样十分重要同时,政府要制定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大幅度提高国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中高级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科研骨干的待遇水平,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开发环境,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4、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我们要有步骤、有重点地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对既有的产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除了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技术、知识创新外,还可以采取直接的技术转让、吸收国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引进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企业等方式,获得“后发优势”带来的收益,扩大服务业的总量,优化服务业的结构。
同时,为国际服务贸易奠定坚实的基础要重点发展:(1)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指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业、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和公用事业等2)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产业如咨询业、信息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3) 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如商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居民社区服务业、社会中介、饮食业和文化卫生事业等三、结语发展服务贸易不仅仅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需要,更是服务行业壮大自身,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所以服务企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从自身做起,彻底摒弃短期行为,以积极的心态走向国际市场,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我国要遵循国际规则来适度开放和保护国内服务市场,服务贸易将逐渐实现良性循环,这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只要正确分析和解决服务贸易中出现的问题,调整贸易发展方向,就能够逐步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组,从人日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数据来源:《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3]王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中国统计,2004(1).[4]郑吉昌、夏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探讨.国际贸易问题,2004(12).[5]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经济研究,20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