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大渡河安谷水电站环境评价.pptx
28页四川省大渡河安谷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目录• 1、工程概况————————张雄威 • 2、工程分析————————李 勇 • 3、工程区建设前环境状况——郭子傲 • 4、环境影响评价——————杨登尧 • 5、环境保护措施——————何 意 • 6、结论与建议———————彭逸龙1.1流域概况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果洛山东南麓,分 东、西两源,东源为足木足河,西源为绰斯甲河,以东源为主 源东西两源于双江口汇合后,向南流经金川、丹巴、泸定、于 石棉折向东流,再经汉源、峨边、太平、沙湾等城镇,在草鞋渡 纳青衣江后,于乐山城南流入岷江干流全长1062km,四川境内 河长852km干流天然落差4175m,其中四川境内2788m流域 面积77400km2,其中四川境内70821km2,约占全流域面积的 91.5%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泸定以上为上游,集雨面积 占全流域的76.1%,泸定至铜街子为中游,集雨面积占全流域的 22.6%,铜街子以下至河口为下游,集雨面积占全流域的1.3%大渡河安谷水电站位于乐山市沙湾区安谷镇泊滩村,坝址以上 集水面积76717km2,河长约1043km,河道比降1.31‰。
1.2工程任务、规模安谷水电站开发任务为发电和航运,并兼 有防洪、灌溉、供水等作用安谷水电站采 用混合式开发方式,水库正常蓄水位 398.00m,总库容6330万m3,电站装机容量 680MW,设计引用流量2292.4m3/s1.3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该电站工程开发任务为发电、防洪、航运、 灌溉和供水等本电站采用混合式开发方式,水 库正常蓄水位398.00m,总库容约6330万m3, 电站装机容量680MW,设计引用流量 2292.4m3/s工程推荐布置从左至右依次为:上游副坝、 左岸接头坝、左岸储门槽坝段、13孔泄洪闸、储 门槽坝段、河床式电站厂房、安装间、右岸储门 槽坝段、船闸、右岸接头坝、下游尾水渠、泄洪 渠等1.4 工程施工规划本工程左右岸均有平坦开阔阶地,基本高于10年重 现期 洪水位,非常利于工区布置,根据枢纽建筑物布 置特点,共分18个施工区其中副坝6个、枢纽2个、尾 水渠4个、防洪堤4个、排涝洞2个本工程除挡水发电枢纽较为集中外,副坝、尾水 渠、防洪堤战线 长,枢纽需修建下基坑公路、连接生 产、生活区公路副坝、尾水渠、防洪堤工程量大,施 工设备多,为保证施工,拟布置副坝、尾水渠、防洪堤 沿堤施工公路。
本工程共整修场内公路9.5km,新建场 内公路72.3km混凝土骨料场和填筑料规划:本阶段推荐采用尾水区 (0+000~3+873.8)开挖料作为混凝土骨料 土料场:安谷水电站副坝防渗墙面积达18.64万m2,枢 纽区混凝土防渗墙面积为3239m2,放水闸混凝土防渗 墙面积为953m2,尾水渠混凝土防渗墙面积达51500m2 根据计算及类比分析,设计需要量为57.78万m3防 渗墙泥浆护壁土料选择开采轸溪土料场1.4.1 施工总布置1.4.2 施工交通1.4.3 料场规划2.1工程设计方案合理性分析该河段河势复杂,汊濠纵横,心滩、漫滩极为发育,且滩地 上人口、耕地集中,农业发达,右岸为右岸为冰水堆积组成的 Ⅲ级基座阶地,岸坡较为陡竣因此,本阶段根据推荐坝址的 地质地形条件,初步选择右船闸右厂房(方案一)、左船闸右 厂房(方案二)两个枢纽总布置方案进行比较本阶段推荐厂 房船闸同岸布置,即方案一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方案二下游需开挖长约8.5km的航道 ,工程量较大,且造成下游河势复杂(形成四条河道)因此 ,本阶段推荐的厂房船闸同岸布置(方案一)是环境合理的根据工程布置及施工特点,结合施工场地条件, 施工总布置及场地规划遵循因地制宜、有利生产、方便 生活、环境友好、节省资源、经济合理的原则,满足工 程建设管理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当地群众生产生 活的不利影响;施工总布置方案应力求协调紧凑并经济 合理,节约用地,尽量利用荒地、滩地、坡地;不占或 少占耕地和经济林地;避开文物古迹,避免损坏古树名 木,并应满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移民安置要求。
2.1.1 工程布置的环境合 理性2.1.2 施工总布置的环境 合理性此外,还有移民安置方案的环境合理性2.2 工程活动及影响源强分析1、水污染源施工期间,水污染源主要来自砂石骨料加工废 水、混凝土拌和废水、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污染物以 悬浮物和有机物质为主,废水量以砂石骨料加工废水居 多;混凝土拌和废水为间歇式排放,其余为连续排放2、环境空气污染源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燃油、露天爆破、混凝土拌 和、砂石料破碎、筛分以及车辆运输等,爆破、燃油是 产生环境空气污染物的主要途径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是TSP、NOx 3、破坏地表植被并造成水土流失工程将破坏及占压原地表植被约716.38hm2,同 时,由于破坏植被及表土,使其失去固土防冲的能力从 而造成水土流失 4、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包括工程弃渣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2.2.1 施工期分析1、航运安谷水电站建成后河段航运负荷极小,因此航运污 染源排放极小 2、水文情势改变电站尾水与天然河道衔接,但由于发电尾水为不稳 定流,对下游河道可能存在一定的冲刷影响 3、电厂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产生量工程运行期电厂工作人员114人,电厂生活区设施 配备齐全,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生活垃圾纳入城 镇市政设施一并处理。
2.2.2 运行期分析2.2 工程活动及影响源强分析由于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至规划水平年 生产安置人口8727人,本阶段规划生产安置人 口在本乡镇村组内就近造地进行安置,造地新 增耕地377.87hm2,其环境影响主要是改变原 有土地利用格局 建房安置6379人,建房安置采取统建与自 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房方式其环境影 响主要是建房过程中产生的“三废”以及对地 表植被的破坏,新增水土流失建房安置后的 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可纳入城镇市政基础设施 统一处理 各专项设施复建均结合小城镇建设选址复 建,仅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三废”以及对地表 植被的破坏,新增水土流失,复建完成后影响 较小2.2.3 水库淹没及 移民安置2.2 工程活动及影响源强分析2.3 工程分析结论根据工程建设和运行特点,安谷水电站符合大渡河流域水电规 划、相关产业政策和报批管理程序要求,工程设计方案和选择推 荐的设计无重大环境问题 工程施工期各种施工活动包括施工营地占地、施工交通、开 挖、弃渣、扬尘、噪声及废水排放,将对当地局部生态植被造成 破坏影响,对局部水环境、声环境、环境空气造成影响,并将新 增水土流失 工程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是改变坝址至厂房河道的水文情势, 形成减水河段。
由于坝址阻隔和水量变化可能对下游减水河段鱼 类的生存空间、水利基础设施用水和河道景观造成影响 本工程水库淹没及工程占地直接影响其生活生产质量和切身利 益,应以人为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同时重视移民建 房安置的过度期和后续生活过程中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环境问题 和专项设施拆迁及改建处理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新的环境问题,如 新增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3.1区域水环境质量根据工程河段水质监测结果,部分监测断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石油类、总 氮、总磷和粪大肠菌群超标的现象石油类超标的河段主要位于太平镇 上游,主要为两岸现有的工厂排放的废水所致,该河段的水质已受到一 定程度的污染根据2007年11月的监测结果,工程河段出现总氮、总磷 和粪大肠菌群超标,其中总氮及粪大肠菌群在全河段均超标,总磷在大 渡河下游支流峨眉河和临江河超标,这主要为当地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 接排放所致此外,大渡河干流左侧汊河由于枯水期水量很小,部分时 段甚至断流,沿岸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了该河段水污染严重总 的来说,工程河段水质现状不能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3.2 环境敏感点3.3 主要环境问题乐山市的结构性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工业以资源 消耗型和高载能型为主,冶金、建材、化工、电力、制 浆造纸等行业的企业受规模和生产工艺比较传统的影响 ,结构性污染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乐山市非农业人口82万,生活污水排放量6190万 吨/年,生活垃圾产生量59.9万吨/年农业人口264万, 以每年将产生97万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大 多数都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水平较差,环保新增管理、现 场执法和采样监测的必要交通工具、仪器设备配备较差 ,人员结构和素质参差不齐,但工作面宽、压力大3.3.1、产业结构给环保 工作带来较大压力3.3.2、基础设施投入不 足3.3.3环保工作底子薄, 执法能力建设迫切需要加 强4.1 水环境影响分析安谷电站建成后,库区水文情势较原来有较大 的变化,水面缩窄为600m,水深增加,当正常蓄水位 398.0m时,坝前水深约20.5m因此,安谷电站建成后 ,坝前水文情势变化较大,库区水位将大幅抬升,水体 体积和水面面积均将大幅度增加,库区内的流速将减缓 ,库区江段河道转变为缓流河道,从上游至坝前流速逐 渐减小库区流速减缓,由于河道左岸副坝的修建,库 区平均宽度约为600m,小于天然河道的河宽,而库区 水深远大于天然河道的水深•砂石加工系统废水 •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 •含油污水 •生活污水4.1.1 对水文情势的影响4.1.2 施工期对水质的影 响4.2 对湿地生态影响分析•电站建成后,河流向单一河道发展,水深增加,水面积扩大约23.45%,流速加快,河 网密度有所下降,岛屿整合,面积减少了20.57%,以滩地面积减少较为明显。
•施工期对陆生动物的影响主要是施工噪声和人类活动强度增加对其产生惊扰影响,施 工占地使栖息空间有所萎缩,两栖和爬行类动物休眠期施工和蓄水可能导致对其伤 害但施工区人类活动强度大,不是陆生动物主要活动区域,且陆生动物主动回避能 力强,因此,施工建设可能导致建设期部分陆生动物迁徙,随着工程完工,主要影响 会逐渐消除,其不利影响小 •工程建成后水面增加,有利于水禽的栖息,水禽种类数量可能会增加,但水深增加, 流速加快,特别是河道向单一河道发展,河网密度下降,适应两栖、爬行类和涉禽的 湿地面积有所萎缩,繁衍栖息的区域减少,其种类数量会有所下降,但三江汇合区域 还保留面积较大的浅水湿地,影响相对有限对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獭,其活动能 力强,范围广,对其影响很小 •对于鱼类而言,大坝的建设将对鱼类的上下交流产生阻隔影响,上行通道被阻断,鱼 类下行影响相对较小4.3 对工程河段及下游水域景观的影响工程建成后,库区原有河网、岛屿自然景观被开 阔的湖泊型水库所取代,坝下泄水区域原有的河网景观 生境被尾水渠、泄洪道所渠化工程河段左岸河网地带 ,由于弃渣填埋、移民安置,河网密度下降,岛屿被整 合,自然景观度下降,如果不泄放生态流量,留存河网 将大多干枯,景观影响较大。
工程河段以下河段处于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范围 之内, 对水域有一定的景观要求根据水文情势分析 ,安谷电站尾水对下游水位、流量等水文情势影响较小 ,且电站尾水渠出口下距风景区边界约2.0km,紧靠右 岸鹰嘴岩,不会对其水域景观造成不利影响4.3.1 对工程河段水域景 观的影响4.3.2 对下游水域景观的 影响4.4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工程建设将扰动和破坏大量地表,使原表土层剥离形成裸露地表和边坡,失去原有 植被的防冲固土能力,若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对其加以防护,特别是工程完工后不对临时 占用土地进行植被恢复,表层耕植土或腐殖质层将被剥离、冲刷殆尽,导致土地贫瘠化和 荒漠化,加大治理及绿化工作难度对工程开挖弃渣若不加以防护,将使土壤养分流失, 降低土壤肥力和生产力,造成区域植被生长立地条件变差,对以后的迹地恢复不利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工程建设破坏了区域内原有的地表及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对当地环境造成影 响工程规划的4个渣场位于防洪堤与副坝后的台地上,弃渣为松散堆积体,如果不采取相应的 水土保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