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以及要素价值论的内在统一尺度及其合理性.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31914584
  • 上传时间:2021-12-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7.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以及要素价值论的内在统一尺度及其合理性一直以来,对价值论的讨论就是学界研究的焦 点,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充足的研究,从不同 角度证明了不同价值论的整合具有理论性和可操作性 以劳动价值论为突破口,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时间 观出发,将价值赋予劳动时间的新涵义不仅能够阐明 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以及要素价值论之间具有合 理的统一性,同时也能说明三者在各自的理论框架内 的合理性时间价值论的核心体现了经济学的人文关 怀,能够为价值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时间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要素价 值论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以及要素价值论等不同 价值论之间长期以来便存在争议,但是如果没有可以 作为内在统一的衡量尺度,那么不同的理论在各自的 范畴内都是合理的,并且这个合理性既不能用来作为 自身合理的证明也不能作为其他理论不合理的依据 因此,许多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试图从 不同方面对价值理论进行阐述,以往学界对于不同价 值论间的讨论多是分析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要 素价值论的比较关系以时间为内在尺度,不仅能够 阐明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以及要素价值论在各自 的理论框架内的合理性,同时能够证明三者之间具有 统一性以及这个统一的合理性。

      价值论作为经济学研 究的重要内容,尝试在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以及 要素价值论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 义一、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及其 统一性探究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是价值也 即财富的不同度量,也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劳动价值论是用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解释并度量商品的价值及其形成过程作为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劳动价值论建立在商品二 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重点是由此引出的 对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也为按劳分配提供了理论基 础效用价值论用商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或人对商品 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解释商品的价值及其形成过程 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效用 价值论尽管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但它易于运用数学方 法进行研究的特点仍被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所广泛采 用要素价值论认为价值由不同的生产要素(土地、 资本、劳动力、企业家才能等)共同创造,它既是按 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也与产权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 尽管三者的理论基础不尽相同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异, 但许多学者在对三者研究的道路上已经进行了大量工 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 值论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对要素价值论却仍然 存在着不同的见解。

      学界多运用比较法对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同 时进行研究,通过比较两种价值理论的区别和联系阐 明两者的统一性问题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向国成(1995) 认为价值是劳动耗费价值对效用价值的关系,两者能 够进行理论综合⑴他认为对商品价值本质的认识要 借助哲学价值理论从“关系”的角度去理解①[1,64], 在需要计算价值量时才需以某种实体作为计量价值大 小的单位他指出马克思关于机器磨损的论述中已经 包含了效用对劳动价值量起折算作用的思想,并总结 出公式 ②解决了机器无形磨损论述中的矛盾宋波 (2001)认为劳动时间就是历史时间,经济发展的长 期演进趋势就是由单位产出劳动时间下降和边际效用 递减共同决定,历史时间本身的推进会显露出两者的 综合和统一[2]文章从《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两 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出发③[2, 65],通过具 体数字和图表例证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I和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II的关系:价值决定效用,效用制约价值 价值与效用的源泉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I,并且也是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统一的基础白暴力,张栋 (2006)证明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统一 性,说明了边际效用的度量可归结为生产商品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

      ⑶文中运用边际分析法了社会总效用 量与社会总劳动消耗量在总量上的统一、商品的边际 效用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个量上的统一, 证明了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是统一的并在 两种价值论统一性论证的基础上,得出了劳动价值理 论及其作为社会经济结构分析基础正确性的结论许 有伦(2006)提出揭示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辩 证统一关系是新的商品价值理论的关键,他认为尽管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有许多不同,但它们的研究 对象都是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在对商品使用价值源泉 的认识都是相同的,对商品价格的认识上也存在相同 之处[4]在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统一的基础上, 董德刚(2005)又进一步提出与要素价值论结合的观 点他认为应当综合考虑劳动和资产等客体因素与社 会需求这个主体因素对商品价值的作用,既要肯定劳 动的作用又要承认资产的作用,既要考虑客体因素(劳 动和资产)又要考虑主体因素(社会需求),建构“系 统价值论”⑸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既取决于商品本身 所包含的劳动和资源,也取决于它对消费者的效用, 是客体因素与主体因素的统一,并提出了 “系统价值 论”商品价值公式:商品价值二商品效用F (劳动+资 源)。

      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要素 价值论的统一性是具有理论依据的,寻找三者的共同 点可以实现新的价值论的突破二、劳动价值论是价值论创新的突破口在论述这个问题之前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研究内 容是时间的经济价值,但本文的研究不属于时间经济 学 的内容而是在价值论的讨论范畴因此,本文不赞 同时间经济学将时间的机会成本作为时间价值 的观 点笔者认为时间价值论中的时间内涵同劳动价值论 一样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的,作为价值的度 量它具有绝对性,不能用耗费单位时间所损失的货币 收入衡量经济发展越来越体现对人文关怀的诉求而 不再是单纯地追求财富,对价值的讨论只有落实到人 的层面上才能真正体现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因此,对 价值的讨论必须要有“人”的因素,这也是本文以劳 动价值论为出发点的初衷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时间观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内容,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体现的时间观思想正是本文进一 步研究时间价值论的出发点 马克思经济理论中 的时间论析是劳动价值论重要的理论资源,李瑞娥等 人(2004)从时间尺度、时间价值、时间节约、时间 分配和未来时段五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 时间论析和时间思想。

      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是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人的实践活动是理解 经济学时间观的支点[7]首先,从经济实践客体的角 度分析,时间是作为物的形态存在的马克思在《资 本论》中明确提出:“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 劳动量成正比,而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8, 53-54] 价值量的衡量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时间凝 聚在商品中以物 也即经济实践客体 的形态存 在其次,从经济时间中介的角度去看,马克思把经 济学时间观在经济制度运行的微观层面上划分成生产 时间和流通时间,宏观层面上则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 危机和周期再次,马克思时间观的分析重点是经济 实践主体,他指出:“劳动时间的每个相应部分由一个 必要劳动时间和一个剩余劳动时间构成⑼劳动时 间体现的是对劳动的人的关怀,因而对价值的剖析能够深刻地揭示出经济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2. 关于劳动、时间与价值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 差别的人类劳动,在这里,“无差别”既是商品交换的 基础更是研究商品价值的基础,商品之所以能交换就 是因为这种无差别的“等量的共同的东西”[8, 49-50]o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 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 价值的原子。

      [8, 50]马克思认为这种原子是无差别 的人类劳动,也即抽象劳动,而具体劳动只生产商品 的使用价值不生产价值其中体现的抽象劳动与具体 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便是马克思主义经 济学的经典理论一一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理论 笔者认为,一方面,马克思对商品交换基础的发现, 以及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论述无疑是正确的, 并且劳动价值论所体现的对人的尊重也是经济学发展 的必然趋势但另一方面,将具体劳动剥离出来的无 差别人类劳动”已经不再是“无差别”,仅仅把抽象劳 动作为价值的唯一来源的价值论应当称作“抽象劳动 价值论”是不能称之为“劳动价值论”的因此,笔 者认为商品中“无差别”的“原子”应当是劳动时间 而不是劳动,也就是说,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 别的人类劳动时间首先,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间没有违背商 品交换的“无差别”前提,它比以劳动为尺度更能体 现“无差别”,能更好地反映价值的本质一方面,劳 动本身可以“无差别化”,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 劳动的两个方面,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 的,只要劳动就会在该段时间内创造价值以劳动时 间为尺度尽管弱化了劳动的二重性,但能够对价值进 行目的性更强的研究。

      另一方面,时间本身比劳动更 具有“无差别”性,恩格斯曾经指岀:“一切存在的基 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 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0 " [10]商品作为客观物 首先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存在,并且时间比空间更能 代表所有事物的无差别同质性也就是说,商品是一 种具有价值的特殊空间和时间存在,劳动时间作为一 种特殊的时间形式更能够体现其本质其次,价值是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间能够体现价值与稀缺性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认为,事物具有价值是因其稀缺性或相对 的稀缺性,供求理论便是在这个思想上构建的,尽管 混淆了价值和价格,西方经济学对价值和稀缺性的观 点却是值得肯定的客观说来,如果没有时间限制只 要有适当的物质条件劳动都能够循环再生,不存在稀 缺性的劳动(不同于劳动力短缺)不能通过这方面体 现价值但是时间却是人最为稀缺的资源,这是由生 命规律客观决定的,时间的稀缺性正是价值的来源 再次,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间的价值规定与价值量规 定在逻辑上更为紧密从逻辑角度来看,越符合简单 逻辑的理论越易理解并且越具有合理性马克思对价 值和价值量的论述用简单逻辑表达即是:价值是劳动, 价值量是劳动量,而劳动量用劳动持续时间计算,所 以价值量是劳动时间量。

      这其中需要进行劳动量到劳 动时间的转换,这样虽有其合理性但是否是等价转换 还有待商榷而价值是无差别人类劳动时间的规定的 简单逻辑是:价值是劳动时间,价值量是劳动时间量 这条逻辑线中间不需要任何转换,因而使得价值和价 值量的规定在逻辑上更为紧密综上所述,价值是无 差别的人类劳动能够更好地体现价值的“无差别”本 质,能够更好地体现价值与稀缺性的关系,能够使得 价值和价值量的逻辑关系更为紧密以上对价值的讨论中,时间始终与劳动结合在一 起,都能够在各自的理论框架内反映出经济学的人文 关怀,充分说明了以劳动时间为规定的时间价值论和 以劳动为规定劳动价值论是紧密联系的比如,两种 价值论中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关系是一样的,复杂 劳动仍是简单劳动的倍加,其换算关系依然是人们在 长期交换中通过反复比较换算自发形成的[ll]o但是 笔者认为两种价值论还有着本质的区别,最主要体现 在对劳动的理解上在劳动价值论中,劳动是价值的 本质,商品中凝结的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在时间 价值论中,笔者认为劳动时间是价值的本质,商品中 凝聚的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间人类的时间是价值 的唯一源泉,劳动不再是价值源泉而是创造经济价值 的唯一手段或方式,只有通过劳动,时间付出才具有 经济价值。

      3. 时间价值的测度笔者认为时间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中对时间价值 的规定相同的,都是用价值量进行测度,只不过在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涵义上有细微的差别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规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 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8, 52] 而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