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国际法上引渡规则的新发展.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76444928
  • 上传时间:2022-04-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5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国际法上引渡规则的新发展                    摘要:引渡作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重要内容,对于打击跨国犯罪,开展国际间司法协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各国国内引渡立法和与引渡有关的国际公约为基础,深入分析引渡规则发展的新趋势,以期能从新的视角理解引渡制度,进而指导引渡实践顺利进行关键词:引渡,政治犯罪不引渡,死刑犯罪不引渡,双重犯罪原则引渡作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形式,在国家之间联手打击国际犯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跨国犯罪日益猖獗的当今社会,引渡制度已由最初的政治交易手段转化为司法协作行为,对于遏制国际犯罪,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对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的限制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是现代引渡制度诞生的主要标志,对于保护引渡客体的人权,保障国际刑事司法协作意义重大现今,几乎所有国家的国内法和国家间的引渡条约都毫无例外地规定了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该原则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上普遍公认的国际法原则一)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的补充条款出现在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中,对政治犯罪的界定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罪犯是否可以引渡也是取决于这个概念的但是由于政治犯罪的概念极为抽象和空泛,至今也没有任何文件能对其下一个标准的、规范的定义,所以不少学者主张不要以犯罪的“政治性”作为拒绝引渡的理由,而应以请求国追诉活动的“政治性”为由拒绝引渡。

      这样就可以使该标准相对客观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各国任意解释所带来的困惑在卡泰拉尼学说的影响下,各国引渡法规和大量国际条约在规定政治犯不引渡原则时,把着眼点从分析被指控行为的政治性转向分析请求国追诉活动的政治性,着重分析请求国是否出于自己的政治目的来追究被请求引渡人,而不是被指控的行为是“政治犯罪”还是“普通犯罪”这种理念体现在大部分国家的引渡法以及国际性引渡公约之中二)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的适用范围受到限制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和国际犯罪日益猖獗,这些犯罪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政治因素,犯罪分子往往利用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在实施犯罪后逃往可能对其行为予以宽容的国家(如人权观念比较强的西方发达国家),或者和被请求国没有缔结引渡条约的国家,从而躲避法律的追究所以,从打击犯罪的角度考虑,有必要将这些犯罪排除在“政治犯罪不引渡”之外这也是该原则的另一个发展趋势该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1.将恐怖主义犯罪排除在政治犯罪之外恐怖犯罪是对当今社会的一个严峻挑战,美国的911事件,英国伦敦7.7爆炸案等足以看出恐怖主义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虽然各国、各公约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但是有效预防、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是全社会的共识。

      当今社会的立法趋势是各国通过条约或者互惠原则给予互相最大限度的司法协助,对于恐怖主义犯罪不适用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将其排除在政治犯罪之外2.将腐败犯罪排除在政治犯罪之外腐败是一个国家健康肌体的毒瘤,是全社会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当前惩治腐败犯罪涉及范围最广泛的一项反腐败全球性公约,它筑起了一道强大的国际反腐法律强网它的许多内容,直接代表着国际社会反腐败犯罪最新的立法动向和发展趋势公约规定了一系列措施,如“预防措施”、“定罪和执法”、“国际合作”、“资产的追回”、“技术援助和信息交流”、“实施机制”等为了在打击腐败犯罪方面进行有效的国际合作,《公约》在第四章“国际合作”第43条第2款和第44条对引渡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将腐败犯罪排除在政治犯罪之外,使之不适用政治犯不引渡原则这种非政治化的努力有利于打击腐败犯罪,并对各国在引渡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是有积极意义的二、死刑犯罪不引渡原则的刚性化死刑犯罪不引渡原则虽然比其它的引渡原则的形成时间要晚,但它的发展速度、影响及在引渡制度中的地位却是其它原则所无法比拟的在国际引渡实践中,该原则已经成为一项普遍认同的国际法原则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国际秩序的发展,该原则留给国家之间进行协商的空间越来越少。

      尤其对于已经废除死刑的国家,已成一项硬性规定,不容妥协在引渡实践层面,适用死刑犯罪不引渡原则的判例非常普遍索林引渡案、美国与荷兰的肖特引渡案、美国与英国的恐怖分子哈姆扎引渡案都是对死刑犯罪不引渡原则的充分利用我们不难发现,死刑犯罪不引渡原则在适用过程中其地位高于国家刑事司法制度和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需要,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该原则的发展趋势是使引渡制度向兼顾保护人权的方向倾斜并逐步成为引渡领域的“刚性”原则三、双重犯罪原则的淡化双重犯罪原则又称为“相同原则”其含义是,引渡客体的行为只有在依请求引渡国和被请求引渡国的法律都认为是犯罪行为时,该犯罪行为才属可引渡的罪行,才符合引渡的条件作为引渡的首要原则,它是各国在互惠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是国内法中“罪刑法定原则”在国际刑事司法协助领域的延伸,对于国家之间开展引渡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880年的国际法学会通过了如下决议:“由于犯罪人逃去的国家的特殊制度和地理状况,因而不构成犯罪时,应该放弃双重犯罪要件这是学术界对于该项原则的本来例外的首次阐述《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对双重犯罪问题的态度,反映了该原则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公约在双重犯罪原则方面有了重大发展,特别是在引渡领域建立了双重犯罪原则的新标准,公约第44条第1款仍然坚持双重犯罪标准的一般原则,但第2款却规定缔约国本国法律允许,可以就本公约所涵盖但依照本国法律不予处罚的任何犯罪准予引渡,构成对前款一般原则的突破。

      这种坚持在缔约国本国法律允许的前提条件,既有效保证了国际合作的进行,又有效维护了本国主权据此,双重犯罪原则不再是缔约国反腐败国际合作中必须坚守的原则,公约允许、甚至鼓励各缔约国在并非双重犯罪的情况下开展司法协助其次,在适用双重犯罪原则的问题上,只要同一行为既触犯了请求引渡国的刑事法律,又触犯了被请求引渡国的法律,就可以认定为符合双重犯罪的条件,不要求罪名、犯罪分类和犯罪构成完全一致这一见解已经被国际法普遍采纳此种灵活性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清除引渡的障碍,有利于引渡的顺利进行综上所述,国际法上引渡规则的发展趋势就是在国际合作、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寻求平衡点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引渡的内容和规则在不断的优化通过对各国国内法和国际公约的引渡立法与实践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引渡的产生和发展,引渡的规则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我们应当及时总结和吸收国际引渡合作的实践经验来补充和完善我国引渡立法,使之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参考文献[1]马德才.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的发展趋势探析[A].江西社会科学,2009(7)[2]王虎华.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引渡机制[A].法学杂志,2006(7)[3]徐乃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引渡制度探析[D].河北法学,2009(7)[4]吉敏丽.论死刑不引渡原则[D].2006[5]程征征.论引渡的若干原则及新发展.[D]2008[6]马德才.双重犯罪原则及其发展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7(12)[7]张丽娟.从反腐败领域看国际司法协助发展趋势.[A].法学杂志,2010(6)[8]黄风.我国主动引渡制度研究.[D].法商研究,2006(11)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