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理科高一年级命题指导思想以普通地理课程标准(试验)和.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2761332
  • 上传时间:2021-1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1.1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理科高一年级一、 命题指导思想以《普通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广东省普通高中地理必修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 为参照,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的水平,以及基本的能力水平和应用的灵 活性同时,也关注测验的诊断作用,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学习,促进教学 水平的提高二、 测试内容与要求1. 认知目标参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依据国 家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与学生认知水平要求对应如下表所示课程标准行为动词与水平要求行为动词认知水平知识说出、举例、描述、辨认、列举、复述、背诵、回忆、选出、识别、 再认、了解、确定等了解水平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 提供、把 …… 转换、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 整理等理解水平运用、应用、使用、编辑、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检验、 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应用水平技能模拟、再现、重复、模仿、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模仿水平完成、计算、查阅、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 尝试、试验等独立操作水 平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迁移水平2. 考试范围(1) 地球地图基础(高中阶段需具备的相关知识)(2) 必修1第一至第四单元3. 考点要求1. 宇宙中的地球(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① 知道天体系统的概念,能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② 运用有关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的资料,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并 学会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③ 通过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说明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2) 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① 知道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② 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③ 结合实例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① 理解和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征,例如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② 理解昼復更替现象和周期③ 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④ 知道水平运动物体在南、北半球的偏向,懂得运动偏向对大气环流、洋流和河流的影响⑤ 分析地球口转的地理意义⑥ 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⑦ 理解四季更替的原因和规律⑧ 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⑨ 懂得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分析实际问题4)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① 能绘制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② 知道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① 知道地球内部是市岩石组成的,理解岩石的分类② 阅读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坏过程。

      2)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① 知道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含义以及相应的主要表现形式② 知道内力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质构造(如背斜、向斜和断层),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③ 理解流水、风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④ 阅读景观图片,用内外力相互作用的知识分析常见地貌的主要成因3)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① 利用示意图说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的关系② 理解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及其影响③ 知道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④ 理解热力坏流的形成过程,学会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并说明海陆风、城市风和山谷风的形 成⑤ 知道风形成的直接原因,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会在 等压线图上判断某地的风向4)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 的影响① 知道大气坏流的概念和作用② 结合示意图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③ 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④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和季节移动示意图⑤ 结合案例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⑥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及变化规律。

      5)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① 学会从气温、气压、湿度等方面概括天气特征② 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分析不同类型锋面的天气特征③ 结合示意图分析气旋、反气旋的特征及相应的天气状况④ 用案例说明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6)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坏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坏的地理意义① 知道水循坏的类型② 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河流水与大气降水、冰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陆地水体的相互 关系③ 绘制水循坏示意图,说明水循坏的过程及主要坏节④ 阅读材料,理解水循坏的地理意义,说明水循坏对人类的影响及对自然坏境的影响⑤ 运用水循坏的原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如植树造林、修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对水循坏 的影响7)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坏境的影响① 知道洋流的类型② 阅读图片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及分布模式③ 阅读有关资料分析洋流对地理坏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3. 自然坏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① 举例说明不同地表形态,如山岳、河谷对交通线路分布、走向和结构的影响② 举例说明不同地表形态,如山岳、流水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③ 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水、地表形态的影响2)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 从不同的时间尺度(如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性和波 动性② 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坏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③ 正确看待全球变暖的原因3)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 与发展的意义①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认识口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② 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口然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措施4)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① 以台风、寒潮等为例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② 以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为例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诱发、加剧作用,理解防灾、 减灾的主要措施三、测试形式与方法采用闭卷方式,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四、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占80分;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 包括图文资料分析、填图、选择、绘图、计算、读图填空和问答题,占20分题型题型说明题数每小题分值总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I25250单项选择题1110220双项选择题5210综合分析题包括图文资料分 析、填图、选择、 绘图和问答题4〜54〜520合计44~45100说明:单项选择题【和单项选项II按照不同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进行区分。

      2. 内容比例命题内容分值(分)分值比例(%)地图和地球运动2020地球上的大气3030地球上的水2525地表形态的塑造2525合计1()()100五、试卷难度结构难易题比例易:中:难大约为6 : 3 : 1 o高二年级一、 指导思想2015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全区统测,命题以《普通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广东 省普通高中地理必修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为依据主要考查考生对必修三高中区域地理基 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考查学生对高中自然和人文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掌 握和应用的水平;考查学生对区域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对地图知识识辨能力通 过考查检测高中地理学习的学业水平,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标状况,以帮助教师和学生 反思口己的教学和学习,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二、 测试内容与要求1.认知目标参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初中地理课程 标准(2011年版)》,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与学生认知水平要求对应如下表所示课程标准行为动词与水平要求行为动词认知水平知识说出、举例、描述、辨认、列举、复述、背诵、回忆、选出、识别、 再认、了解、确定等了解水平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 提供、把 …… 转换、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 整理等理解水平运用、应用、使用、编辑、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检验、 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应用水平技能模拟、再现、重复、模仿、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模仿水平完成、计算、查阅、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 尝试、试验等独立操作水 平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迁移水平2. 考试范围(1) 地球地图基础(高中阶段需具备的相关知识)(2) 中国和世界的区域基础知识(3) 必修三第一至第五单元(4) 选修模块:自然灾害、环境保护3. 考点要求(不简单重复教材中的教学案例进行考查)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了解区域的含义。

      2)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坏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坏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坏境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1)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 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2)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 合治理的对策措施3)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 方法与途径4)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对持续发展的关系5)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 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三、测试形式与方法采用闭卷方式,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四、试卷结构题型结构: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占44分;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读图填空和问答题, 占56分题型题型说明题数每小题分值总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22244综合分析题读图填空和问答题3〜456合计2 1- 2510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