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学位论文写作指南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ppt
44页博士学位论文书写 格式要求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 2006年3月规范化撰写学位论文十分重要• 博士论文是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的总结, 是衡量作者是否达到博士水平的重要依据; • 是标志最高层次学历教育水平的学术作品;国 家图书馆、学校图书馆长期保存; • 同行学者、后续研究者将查阅这些论文,作为 他们继续研究的参考性资料 • 因此,要求论文的文字正确、语言通顺,表述 清晰、数据可靠、图、表、公式、单位等书写 格式要符合规范 注意:论文的书写规范性由作者负责,由 于书写不符合规范,有可能被拒绝送审或 被拒绝评审! 撰写博士学位论文的语言• 学位论文一律用汉语书写 • 图、表中的叙述性词语、词组、句子也必 须用汉语,物理量的专用符号、代号、单 位可以用英文或外文符号 • 留学生可以英文书写论文,格式要求相同 须有详细中文摘要(不少于6000字), 须用中文封面论文各组成部分及其装订顺序• 中文封面(单面印) • 英文封面(单面印)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单面印) • 摘要 ———(该部分开始以下均双面印刷) • Abstract • 目录 • 主要符号对照表(不需要的可不列此部分) • 第1章,第2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与声明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特别注意的问题-1• 页面布置——页边距、字体、行距等; • 标题字数——不超过25个汉字符; • 培养单位——只写所属院系名称; • 副导师或联合导师:需经正式审批手续, 且在学位办备案; • 必须有导师和本人签名;(两处) • 中文摘要:800~1000字,且不超过1页; • 关键词:不超过5个,中间用分号隔开; • 目录——从第1章开始列入;特别注意的问题-2• 页码编排——从中文摘要开始~目录结束, 用罗马数字编页码;从第1章开始用阿拉伯 数字编页码; • 印刷方式:除中、英文封面、论文授权使 用说明之外,其他均双面印刷,各章之间 不留空白页; • 表格——尽量不跨页,使用三线表; • 参考文献:使用顺序编码制或“著者-出版 年”制;特别注意的问题-3• 脚注——正文中用①②③…的序号、标注在 引文句末右上角;脚注处用常规字体列 出①②③…序号。
脚注内容用小五号字 体,可按页编序号,也可连续编号; • 致谢与声明——放在同一页内,页眉处 写“致谢与声明”,目录内与页眉一致 ;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分 三部分列出,每部分之间空1行已投稿 、但未接到正式录用函的论文不能列入 ;中文封面学科门类培养单位写 院系全称已获得一级学 科授权的学科 写一级学科名 称,否则写二 级学科名称副导师或联合 导师需在院系 有正式审批手 续,并在学位 办备案提交论文送 审的日期标题不超过 25个字符涉密或内部论文中文封面机密★ 年(最长20年)秘密★ 年(最长10年)内部 年(最长2年)英 文 封 面申请学位的学科门类: 按规定的英文名称( 见下页表)一级学科名称博士学位学科门类名称(部分)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 工学Engineering 理学Science 哲学Philosophy 经济经济 学Economics 法学Law 教育学Education 文学Arts 历历史学History 管理学Management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论文作者和指论文作者和指 导教师需要在正式导教师需要在正式 提交的每一本论文提交的每一本论文 上签字。
上签字不要页码摘 要 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果的高度概括应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果的高度概括应 包括对所研究问题的描述,研究目的、方法、结包括对所研究问题的描述,研究目的、方法、结 果和最终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果和最终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 独立性和自明性独立性和自明性,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 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通过摘要就能获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通过摘要就能获 得必要的信息得必要的信息论文摘要控制在800-1000汉字(符),并限 制在一页内书写留学生用英文撰写学位论文时 ,中文摘要不少于6000汉字(符)论文摘要中尽量不要出现图片、图表、表格或 其他插图材料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是为 了便于文献索引和检 索而选取的、能反映 论文主题概念和内容 信息的词或词组,要 精练、简短,尽量采 用本专业领域公知公 用的规范性词语 关键词不超过5个, 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 号间隔 AbstractAbstractAbstract,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 对应,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本对应,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本。
英文摘要超过英文摘要超过1 1页时双面打印页时双面打印 页眉内容与每一部分的标题一致页眉内容与每一部分的标题一致 目录:从第1章开始列入×√正文的页面设置 页边距: 上—3.8cm,下—3.8cm, 左—3.2cm,右—3.2cm,装订线0cm;页码范围:普通页眉距边界:2.8cm 页脚距边界:2.8cm3.2cm 3.2cm各章标题、正文• •章标题:黑体三号字章标题:黑体三号字,居,居 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 2424磅,段后磅,段后1818磅 • •章序号: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用阿拉伯数字; • •章序号与章名之间空一个章序号与章名之间空一个 汉字符 • •正文:正文:宋体宋体小四号(小四号(英文英文 Times New RomanTimes New Roman),两端),两端 对齐书写,段落首行左缩对齐书写,段落首行左缩 进进2 2个汉字符行距为固定个汉字符行距为固定 值值2020磅,磅,段前、段后均为段前、段后均为0 0 磅表 格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 号建议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 加辅助线)表单元格中的文字一般应居 中,不宜左右居中的,可采取两 端对齐的方式书写。
表单元格中 的文字采用11pt宋体字,单倍行 距,段前3磅,段后3磅表格尽量不跨页如表过大, 一页内难以排版、需跨页时,需 在第二页加表头,表序号前加“ 续”字表格、图、表达式的编号表3.1 或表3-1 图4.3 或图4-3 式(3.2)或(3-2),在文字叙 述中用“式(3.2)”或“式(3-2 )”用半角字符参考文献的写法• 参考文献表(正文部分)用五号字,汉字 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行 距采用固定值16磅,段前3磅,段后0磅• 参考文献的标注方式和参考文献表列法, 可采用顺序编码制或“著者-出版年”制• 确定采用某种方法后,在正文中的标注方 法和列表中的写法是一一对应的顺序编码制 • 按文章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 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右上标 • 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 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逗号连续序号可标 注起讫序号举例如下: • ……西德学者H. 克罗斯研究了瑞士巴塞尔市附近 侏罗山中老第三纪断裂对第三系褶皱的控制[235], 之后,他又描述了西里西亚等第三条大型的节南 北向构造带,并提出地槽是在不均一的块体的基 底上发展的思想[236]。
• 裴伟[570, 83]提出…… • 莫拉德对稳定区的节理格式的研究[255~258] “著者-出版年”制 • 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时, 各篇文献的标注内容由著者姓氏与出版年构成 ,将标注内容置于园括号中、正常字体倘若 只标注著者姓氏无法识别该人名时,标注著者 全姓名集体著者著述的文献标注机关团体名 称 • 引用多著者文献时,只需标注第一个著者的姓 ,其后附“等”字 • 引用同一著者在同一年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出 版年后应用小写字母a,b,c……区别 正文中参考文献标注法示例 ——顺序编码制 • 关于主题法的起源众说不一国内有人认为“主题法检 索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于1856年英国克雷斯塔多罗的 《图书馆编制目录技术》一书”,“国外最早采用主题法 来组织目录索引的是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相关主题索引 ……” [23],也有人认为“美国的贝加逊·富兰克林出借图 书馆第一个使用了主题法” [24] • 国外对主题目录发展历史的一些研究表明,主题法的产 生与索引的编制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学者布萨(R. Busa)认为,“可能早在七、八世纪就已经有了圣经语 句的索引” [25]。
美国惠蒂认为,附有按字母顺序排列的 索引的手稿,至早在十四世纪才出现[26]由于西文中以 词而不以字母为单位,所以这种圣经语词索引可以说是 一种从内容方面进行查找的主题索引的雏形目前符合 公认标准的最古老的索引是1247年英国编的《圣经重要 语词索引》[27]参考文献表的列法——顺序编码制 [23] 刘湘生. 关于我国主题法和分类法检索体系标准化的 浅 见. 北图通讯,1980(2):19~23 [24] 杨沛霆,赵连城. 建立检索系统的几个问题(初稿). 北京: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1963 [25] Borko H, Charles L B. Indexing concept and nethods.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8 [26]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编. 目录学研究资料汇辑:第四 分册外国目录学. 武汉: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1980. 173~178 [27] Pettee J. Subject headings: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thealphabetical subject approach to books. New York: Wilson, 1946 正文中参考文献标注法示例 ——“著者-出版年”制 • 关于主题法的起源众说不一。
国内有人认为“主题法检索体系 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于1856年英国克雷斯塔多罗的《图书馆编制 目录技术》一书”,“国外最早采用主题法来组织目录索引的是 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相关主题索引……”(刘湘生 1980),也有 人认为“美国的贝加逊·富兰克林出借图书馆第一个使用了主题 法” (杨沛霆 1963) • 国外对主题目录发展历史的一些研究表明,主题法的产生与索 引的编制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学者布萨(R. Busa)认为,“ 可能早在七、八世纪就已经有了圣经语句的索引” (Borko 1987)美国惠蒂认为,附有按字母顺序排列的索引的手稿, 至早在十四世纪才出现(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 1980)由于 西文中以词而不以字母为单位,所以这种圣经语词索引可以说 是一种从内容方面进行查找的主题索引的雏形目前符合公认 标准的最古老的索引是1247年英国 编的《圣经重要语词索引 》(Pettee 1946)参考文献表的列法——“著者-出版年”制刘湘生. 1980. 关于我国主题法和分类法检索体系标准化的浅 见. 北图通讯,(2):19~23 …….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编. 1980. 目录学研究资料汇辑:第四分 册外国目录学. 武汉: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173~178 杨沛霆,赵连城. 1963. 建立检索系统的几个问题(初稿). 北京: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 ……. Borko H, Charles L B. 1978. Indexing concept and nethod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Pettee J. 1946. Subject headings: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the alphabetical subject approach to books. New York: Wilson …….[1] 张昆,冯立群,余昌钰,等. 机器人柔性手腕的 球面齿轮设计研究. 清华大学学报,1994,34(2)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