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流行病学笔记.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65892133
  • 上传时间:2022-11-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5.50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文档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考试笔记一、流行病学(一)流行病学定义、常见流行病学分支、研究方法与策略1、 流行病学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2、 常见流行病学分支:分子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基因组流行病学、生态 流行病学、健康流行病学、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学等3、 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观察法:①描述流行病学 一横断面调查、监测、生态学研究(产生假设); ②分析流行病学一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检验假设)♦实验法:实验流行病学一临床试验、现场实验(个体试验、社区试验【验证 假设】♦数理法:理论流行病学4、 流行病学研究的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和健康疾病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和非传染病等一切疾病伤 害包括意外、残疾、弱智和身心伤害健康状态包括身体生理生化的各种功能状态、 疾病前状态和长寿5、 流行病学的原理:① 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的原理,其中包括疾病的流行现象② 疾病的发展过程,其中涵盖了机体的感染过程和疾病的流行过程③ 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疾病的生态学④ 病因推断原则⑤ 疾病防治的原则和策略⑥ 疾病防治的原则和策略,其中包括:疾病的三级预防,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 等。

      6、 流行病学的实际应用:① 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②疾病的监测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④疾病的自然史⑤疾病预防的效果7、 流行病学的特征:① 群体特征②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③对比的特征④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特征⑤社会医学的特征⑥预防为主的特征(二)疾病分布;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疾病的人群分布、地区分 布、时间分布的内容1疾病测量指标:♦发病指标:①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1年),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 率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例数/同期人口暴露数)x K( K=100% 1000%或10000/万)PS:多次发病时,分别计新发病例数;已感染了传染病或 因接种疫苗而获得免疫力者,不计入分母内;发病率可用来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可用作描述疾病的分布、可用于病因学的探讨和防治措施的评价②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观察单位可以是日、周、 旬、月该指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如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暴 发流行情况它可以根据暴露程度来精确地测量发病概率③ 患病率(现患率、流行率):指某特定时间内的总人口中,患有某病(包括 新旧病例)者所占的比例,分为期间患病率(实际等于某一特定期间开始时的时点患 病率加上该期间内的发病率)和时点患病率(常用)。

      时点患病率 =(某一时点一定 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x K,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内一定 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x K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 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 =发病率X病程应用:患病率是横断面 研究常用的指标,通常用来反映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 响程度④ 感染率=(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x K (K=100%,分为现状感染率和 新发感染率常用于研究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流行态势和分析防治 工作的效果⑤ 续发率(二代发病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 感接触者中因受原发病例感染而发病的续发病例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续发率=(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X 100%应 用:反映传染病强弱的指标,可用于传染病流行因素,包括不同因素(年龄、性别 等)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也可以用来评价卫生防疫(免疫接种、隔离、消毒等) 措施的效果⑥ 病残率(残疾流行率):是指通过询问调查或健康检查,确诊的病残人数与调查人数之比病残率=(病残人数/调查人数)X K (K=100% 1000%。

      ♦死亡指标:① 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死亡率=(某期间内(某疾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X K ( K=100%1000%,或 10000/ 万)②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的患者数)X 100%③ 生存率:指在接受某种治疗的患者或患某病的人中, 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5年)后,尚存活患者所占的比例生存率 =(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随访 满n年的病例数)X 100%④ 累积死亡(发病)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死亡(发病)人数占某确定人群中的比例,多用百分率来表示♦残疾失能指标:① 潜在减寿年数(PYLL: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 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② 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 :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 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残疾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两部分该指 标是一个定量计算因各种疾病造成的早死与残疾致健康寿命年损失的综合指标2、 疾病的流行强度:♦散发: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这样的发病强度叫做散发。

      确定散发时多与此前 3年该病的发病率进行比较PS出现的原因为一因预防接种使人群维持一定的免疫水平,如 麻疹;隐形感染为主的疾病,如脊髓灰质炎、乙脑等;传播机制不容易实现的传染 病,如斑疹伤寒、炭疽;长潜伏期传染病,如麻风♦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患者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患者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内♦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流行有时某些疾病迅速蔓延可跨越一省、一国或一洲,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 的流行水平,跨越国界、州界时称大流行3、 疾病的分布:♦人群分布的特征和意义:人群的一些固有特性或社会特性均可构成疾病或健康状态的人群特征,有时这些特征可成为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些特征有: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宗教、婚姻、流动人口等♦时间分布:① 短期波动:其含义与暴发相近,区别在于暴发常用于少量人群,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② 季节性: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称季节性③ 周期性:指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有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情 况多见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④ 长期变异(长期趋势、长期变动):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观察探讨 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

      ♦地区分布:不同地区疾病的分布不同,主要反映了致病因子在这些地区作用 的不同包括:①疾病在国家间与国家内的分布②疾病的城乡分布③疾病的地区聚 集性④地方性疾病♦人群分布:年龄分布:① 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方法:a横断面分析:指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人群中 疾病或其他健康状况的年龄分布特征及与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常用于传染病 等急性病的年龄分布特征,不适用于恶性肿瘤、高血压及冠心病等慢性疾病b出 生队列分析:指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在不同年龄阶段某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等进行 的分析,以了解发病或死亡随年龄而变化的趋势和不同出生队列的暴露特点对发病或死亡的影响② 年龄分布的特征:a易于传播且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的传染病,大多表现为儿童时期发病率较 高b 一些以隐形传染为主的传染病,如流脑、脊髓灰质炎和乙脑等的年龄分布特 点均以儿童期发病率为高,成人较少发病c即使是同一种疾病,也可因流行的型别,而表现出年龄的分布差异d疾病流行的历史常可影响年龄分布e大多数癌症的发病率均表现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但白血病则在儿童 期及老年期比较多见f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但不用年龄组所患的病种不同。

      性别分布:差异主要取决于:①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 ②遗传、生理解剖及内分泌等因素不同职业分布种族和民族分布:差异主要原因是不同种族、民族之间遗传、地理环境、国家、 宗教、生活习惯、卫生水平及文化素质有所不同婚姻和家庭状况社会阶层行为4、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他是通过观察 疾病在移民、移民国当地居民和移民原居地人群者三者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 并从其中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三)流行病学研究的类型;常见方法的适用范围、组织实施、优 缺点与注意事项;关键指标的计算方法、常见偏倚与控制描述性研究1描述性研究原理:描述性研究指根据日常记录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 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将一个社区人群疾病或健康 状态分布情况进行简单描述,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流行病学的 基础,在病因分析时只能对病因提出初步线索,不能得出有关病因因果关系的结论2、现况研究的概念、目的、种类及其特点,步骤设计及优缺点:♦概念:现况调查所获得的描述性资料是在某一时点或在一个短暂时间内搜集 的,客观的反应该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群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如同 时间的一个横断面,因而又称横断面研究或横断面调查。

      ♦目的:描述三间分布、描述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提出病因假设、辅助评 价防治措施的效果、为疾病监测或其他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种类及其特点:① 普查:目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病例、了解疾病的疫情和分布、了解健康水平 和建立生理正常值等条件: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疾病 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技术不很复杂、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② 抽样:原理:必须遵循随机化的原则,才能获得有较好代表性的样本,并通 过样本信息推断总体随机抽样是研究的样本由总体中抽取时,每个单位都有同等 机会可能被抽中抽样方法及误差:方法主要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 抽样、整群抽样和多级抽样等五种抽样误差由大到小依次为整群抽样、单纯随机 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样本大小: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及作用如下:对调查 结果精确性的要求越高,即容许误差越小,则样本量越大;预计现患率或阳性率越 高,则样本量越小;各组或层之间事件发生率月一致,则样本量可以小些;所选抽 样方法的抽样误差越大,则样本量也要适当增大;规定允许犯一类错误的概率越低, 则样本量越大;对计量资料而言研究指标的变异程度越大,则样本量要求越大。

      ♦现况调查的步骤:1)资料收集2)资料整理分析3)结果解释3、生态学研究(了解):♦概念:亦称对比调查研究是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一种,它是在群体 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即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 群中某因素的暴露情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方法:主要有生态比较研究和正太趋势研究♦生态学研究的局限性: 生态学谬误是生态学研究的最大缺点,其生产是由于 研究单位是多个集合群体,容易存在混杂因素的干扰,同时生态学研究不能直接测 量发病率,证明病因的作用较弱队列研究1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流行病中的队列一词常用于指有共同经历或有状态的一群人研究中选择两组 队列,其中一组叫做暴露组,这些均经历了假定的致病事件,另一组为非暴露组或 参照组经过追踪观察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组之间各自的发病频率2、 队列研究的类型及其特点:♦类型:(1)前瞻性队列研究(2)历史性队列研究(3)双向性队列研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