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化育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1页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化育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s,如图所示,物体m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重力对物体m做正功 B.合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C.摩擦力对物体m做负功 D.支持力对物体m做正功参考答案:A2. (多选)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可求得() A.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 B.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 C.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 D.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参考答案:考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 研究火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表示出周期.根据圆周运动知识表示出周期.解答: 解:A、我们研究火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火星和地球作为环绕体,无法求得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故A错误;B、根据题目已知条件,不能求得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故B错误;C、研究火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mr,得T=2π,其中M为太阳的质量,r为轨道半径.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 =,所以能求得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故C正确;D、根据圆周运动知识得:v=,由于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和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都知道,所以能求得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故D正确.故选CD.点评: 求一个物理量之比,我们应该把这个物理量先用已知的物理量表示出来,再根据表达式进行比较.向心力的公式选取要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物理量或所求解的物理量选取应用3. 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
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云 D.摄影师参考答案:C4. 已知某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km/s,设该星球半径为R,则在距离该星球表面高度为3R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的运行速度为( )A.2km/s B.4 km/s C.4km/s D.8 km/s参考答案:B【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分析】由万有引力公式可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v=,而第一宇宙速度为绕着地球表面运行时的线速度;同理可得距该天体表面高度为天体半径的3倍的运行速度【解答】解:第一宇宙速度v==8km/s;而距该天体表面高度为3R的宇宙飞船的运行速度v′===4km/s.故选:B5. (单选)在某高度h1处,自由下落一物体A,1s后从另一较低高度h2处,自由下落另一物体B若A从开始下落起下落了45m时赶上B,并且再过1s到地,则B从下落到着地所经历的时间是( ) A.3s B.约3.3s C.3.5s D.4s参考答案:B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所示,从地面上方某点将一物体以 20m/s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抛出点距离地面的高度h为20m。
则物体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为 m;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m/s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2)参考答案:7. 如图所示,一个同学做平抛实验时,只在纸上记下过起点的纵坐标y方向,但未记录平抛运动的起点,并描下了平抛运动的一段轨迹,在轨迹上取A、B两点,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它们到y轴的距离x1、x2以及AB的竖直距离h,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______.参考答案:8. 如图所示为测定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 安装了宽度为2.8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图中未画出)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28s,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 cm/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4s,则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 cm/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3.57s,滑块的加速度为 cm/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0,20 ,2.8.......9. 开普勒仔细研究第谷的观测资料,经过四年多的精心计算,终于发现: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并不是 运动,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 ,太阳处在 ;所有行星的 跟 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为 。
参考答案:匀速圆周 椭圆 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 公转周期的二次方 k=R3/T210. 一辆汽车关闭油门后以20m/s的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m/s2,求汽车在第3s末的速度是_____m/s,运动8s内的位移是_______m参考答案: 8 50 11. (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1)写出图线代表的函数 (x用m做单位);(2)若这根弹簧被剪掉一半,则新弹簧的劲度系数变成 N/m;参考答案:(1)F=2103x ;(2)4103N/m12. 重力是1N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第2s末重力的即时功率是 W,在第2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是_____Wg取10m/s2)参考答案:13.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上的某人面前时速度为1 m/s,车尾经过此人面前时速度为7 m/s,若此人站着一直未动,则车身中部(中点)经过此人面前时的速度是 .参考答案:5 m/s以列车为参考系,则人以v0=1 m/s的初速度向车尾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车尾时的速度vt=7 m/s,设人的加速度为a,列车长为L,则vt2-v02=2aL,若到列车中部的速度为v,则v2-v02=2a,解这两个方程得:v=5 m/s.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利用秒表记录单摆50次全振动所用时间,则:(1)该摆的摆长为__________cm;(2)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摆线上端未牢固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_(用K表示)参考答案:_98。
5__ A 15. 某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在方格纸上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后,又在轨迹上取出a、b、c、d四个点,如图所示(轨迹已擦去),已知方格纸上的每一个小方格边长均为取10m/s2,请你根据小方格纸上的信息,通过分析计算完成下面几个问题:(1)小球从所经历的时间 (填“相等”或“不相等”);(2)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小球从的竖直方向位移差,求出小球从所经历的时间是 秒;(3)根据水平位移,求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m/s;(4)从抛出点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是 秒 .参考答案:(1)相等 (2)0.05 s (3) 1 m/s (4) 0.075 s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固定斜面底端,以初速度υ0=8m/s、加速度a=2m/s2沿斜面减速向上滑行,在到达斜面顶端前2s内,滑块所滑过的距离为8m,求:(1)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t和斜面的长度L2)若在距离斜面右侧s=1.6m处放置一足够长海绵垫,不计空气阻力,则滑块能否落到垫子上?并说明理由sin370=0.6,cos370=0.8,g=10 m/s2)参考答案:(1)解:小滑块从A到B过程中,有………3分小滑块从A到C过程中,有………3分又有m……3分代值计算可得L=15m;………1分 t=3s;………1分(2)能。
………1分理由:滑块离开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m/s,其水平分速度为 m/s,斜面体高m,滑块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由于惯性,滑块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距离,所以能落到垫子上………3分17. 如图所示,斜面轨道AB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53O,BD为半径R = 4 m的圆弧形轨道,且B点与D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在B点,轨道AB与圆弧形轨道BD相切,整个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且处处光滑,在A点处的一质量m=1kg的小球由静止滑下,经过B、C点后从D点斜抛出去,最后落在地面上的S点处时的速度大小vS= 8m/s,已知A点距地面的高度H = 10m,B点距地面的高度h =5 m,设以MDN为分界线,其左边为一阻力场区域,右边为真空区域,g取10m/s2,, (1)小球经过B点的速度为多大? (2)小球经过圆弧轨道最低处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多大? (3)小球从D点抛出后,受到的阻力f与其瞬时速度方向始终相反,求小球从D点至S点的过程中,阻力f所做的功.在此过程中小球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吗?参考答案:(1)设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B,由机械能守恒得: (2分) 求得:vB=10m/s. (2分)(2)设小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vC,对轨道的压力为N,则轨道对小球的压力N’=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mg = (2分)由机械能守恒得: (2分)由以上两式及N’= N求得:N = 43N. (2分)(3)设小球受到的阻力为f,到达S点的速度为vS,在此过程中阻力所做的功为W,易知vD= vB,由动能定理可得: (2分)求得W=-68J (2分)18. 如右图所示,是半径为的圆弧形光滑且绝缘的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其下端与水平绝缘轨道平滑连接,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为,今有一质量为、带正电的小滑块,(体积很小可视为质点),从点由静止释放,滑到水平轨道上的点时速度减为零。
若已知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 (1)滑块通过点时的速度大小; (2)水平轨道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解:(1)小滑块从到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电场力做功设滑块通过点时的速度为,根据动能定理有: (3分)解得:(2分)(2)设、两点间的距离为,则滑块由滑到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3分)解得:(2分)11 / 11。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