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操作日志包括哪些.docx
8页会计操作日志包括哪些 1.会计业务处理中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日志应当满足哪些要求 会计软件应当记录生成用户操作日志,确保日志的安全、完整,提供按操作人员、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查询日志的功能,并能以简单易懂的形式输出 前面提到,用户操作日志是信息化带来的重要环境变量,也是工作规范制定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在提高会计工作便利性、效率性的同时,日志就担负起更多的记录和复原核算过程的责任 值得供给商关注的是,该条规定的日志功能,不是传统的系统日志概念,而是为会计监视服务的用户操作日志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供技术人员使用,而后者直接供会计监视人员使用;前者主要采用技术术语描述,而后者应当采用自然语言以及会计业务术语描述 具体来说,用户操作日志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是完整性会计软件必须能保证日志记录的完整,将所有对会计核算结果可能形成影响的用户操作记录下来,包括对核算结果有直接影响的数据录入、修改、插入、删除,对核算工作所依赖的根底数据(如会计科目表、银行账户信息、辅助核算项目信息、人员信息)的维护 二是安全性会计软件应当采取技术手段,保证用户操作日志中的任何信息不被用户以任何手段修改和删除。
三是可查询性用户操作日志必须提供对各类操作的查询,以便会计监视人员筛选出想要的信息 否则,庞大的记录数据就是信息垃圾,没有实用价值查询应当可以按照操作人员姓名或者用户名、操作的时间范围、操作内容等各种条件分别或者组合开展 这里的操作,是业务层面的概念,例如,记账凭证的录入、修改,记账会计期间的打开、关闭,会计科目的增加,尚未记账凭证的删除,对凭证审核的取消等等 日志功能应当记录具体操作内容、操作人以及准确到分秒的操作时间 对于不同的操作,需要记录的操作内容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科目的增加,系统应当记录增加的科目名称、代码以及属性 对于记账凭证的修改,应当记录修改的项目以及修改前后的内容对于已结账期间的重新开启,应当记录开启期间的起止日期 供给商应当在详细梳理会计软件功能菜单根底上,以会计监视需求为导向,逐项确定应当开展日志记录的用户操作种类和相应操作内容,设计开发完善的日志功能 2.会计业务处理中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日志应当满足哪些要求 会计软件应当记录生成用户操作日志,确保日志的安全、完整,提供按操作人员、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查询日志的功能,并能以简单易懂的形式输出。
前面提到,用户操作日志是信息化带来的重要环境变量,也是工作规范制定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在提高会计工作便利性、效率性的同时,日志就担负起更多的记录和复原核算过程的责任 值得供给商关注的是,该条规定的日志功能,不是传统的系统日志概念,而是为会计监视服务的用户操作日志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供技术人员使用,而后者直接供会计监视人员使用;前者主要采用技术术语描述,而后者应当采用自然语言以及会计业务术语描述具体来说,用户操作日志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是完整性会计软件必须能保证日志记录的完整,将所有对会计核算结果可能形成影响的用户操作记录下来,包括对核算结果有直接影响的数据录入、修改、插入、删除,对核算工作所依赖的根底数据(如会计科目表、银行账户信息、辅助核算项目信息、人员信息)的维护 二是安全性会计软件应当采取技术手段,保证用户操作日志中的任何信息不被用户以任何手段修改和删除 三是可查询性用户操作日志必须提供对各类操作的查询,以便会计监视人员筛选出想要的信息否则,庞大的记录数据就是信息垃圾,没有实用价值查询应当可以按照操作人员姓名或者用户名、操作的时间范围、操作内容等各种条件分别或者组合开展。
这里的操作,是业务层面的概念,例如,记账凭证的录入、修改,记账会计期间的打开、关闭,会计科目的增加,尚未记账凭证的删除,对凭证审核的取消等等 日志功能应当记录具体操作内容、操作人以及准确到分秒的操作时间对于不同的操作,需要记录的操作内容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科目的增加,系统应当记录增加的科目名称、代码以及属性对于记账凭证的修改,应当记录修改的项目以及修改前后的内容对于已结账期间的重新开启,应当记录开启期间的起止日期 供给商应当在详细梳理会计软件功能菜单根底上,以会计监视需求为导向,逐项确定应当开展日志记录的用户操作种类和相应操作内容,设计开发完善的日志功能 3.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在使用会计软件时操作日志有哪些规定有哪些呢 操作日志有手工操作日志和机内操作日志两种形式 手工操作日志是由操作员使用软件时手工登记的,而机内操作日志在会计软件运行时由计算机自动登记 会计软件的操作日志是系统对软件操作情况以及运行情况的自动记录 其主要内容包括:操作员姓名、使用功能、进人日期、时间、退出日期、时间,以及系统运行状况等 操作日志是开展系统管理、维护的主要依据,也是对会计业务处理情况开展监视的重要手段,同时为审计提供线索。
因而应认真登记,严格管理会计期间结束后,机内操作日志应打印输出,同手工操作日志一起随其他会计档案装订、保存、打印前不能删除 4.会计业务处理中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日志应当满足哪些要求 会计软件应当记录生成用户操作日志,确保日志的安全、完整,提供按操作人员、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查询日志的功能,并能以简单易懂的形式输出 前面提到,用户操作日志是信息化带来的重要环境变量,也是工作规范制定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在提高会计工作便利性、效率性的同时,日志就担负起更多的记录和复原核算过程的责任 值得供给商关注的是,该条规定的日志功能,不是传统的系统日志概念,而是为会计监视服务的用户操作日志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供技术人员使用,而后者直接供会计监视人员使用;前者主要采用技术术语描述,而后者应当采用自然语言以及会计业务术语描述 具体来说,用户操作日志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是完整性会计软件必须能保证日志记录的完整,将所有对会计核算结果可能形成影响的用户操作记录下来,包括对核算结果有直接影响的数据录入、修改、插入、删除,对核算工作所依赖的根底数据(如会计科目表、银行账户信息、辅助核算项目信息、人员信息)的维护。
二是安全性会计软件应当采取技术手段,保证用户操作日志中的任何信息不被用户以任何手段修改和删除 三是可查询性用户操作日志必须提供对各类操作的查询,以便会计监视人员筛选出想要的信息 否则,庞大的记录数据就是信息垃圾,没有实用价值 查询应当可以按照操作人员姓名或者用户名、操作的时间范围、操作内容等各种条件分别或者组合开展 这里的操作,是业务层面的概念,例如,记账凭证的录入、修改,记账会计期间的打开、关闭,会计科目的增加,尚未记账凭证的删除,对凭证审核的取消等等 日志功能应当记录具体操作内容、操作人以及准确到分秒的操作时间 对于不同的操作,需要记录的操作内容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科目的增加,系统应当记录增加的科目名称、代码以及属性 对于记账凭证的修改,应当记录修改的项目以及修改前后的内容对于已结账期间的重新开启,应当记录开启期间的起止日期 供给商应当在详细梳理会计软件功能菜单根底上,以会计监视需求为导向,逐项确定应当开展日志记录的用户操作种类和相应操作内容,设计开发完善的日志功能 5.电算化单位对使用会计软件的操作日志有什么规定 操作日志有手工操作日志和机内操作日志两种形式。
手工操作 日志是由操作员使用软件时手工登记的,而机内操作日志在会计软 件运行时由计算机自动登记 会计软件的操作日志是系统对软件操作情况以及运行情况的自 动记录 其主要内容包括:操作员姓名,使用功能,进入日期,时 间,退出日期,时间,以及系统运行状况等 操作日志是开展系统管理、维护的主要依据,也是对会计业务 处理情况开展监视的重要手段,同时为审计提供线索 因而应认真 登记,严格管理会计期间结束后,机内操作日志应打印输出,同 手工操作日志一起随其他会计档案装订、保存,打印前不能删除 第 8 页 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