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股静脉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发生因素与护理对策.docx
4页小儿股静脉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发生因素与护理对策股静脉置管术以其创伤小、操作便捷及术后易恢复的优点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1]然而有学者指出,股静脉置管患者术后可并发感染、出血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其中DVT病情较为严重[2,3]DVT是静脉血液运行缓慢,进而在血管内凝结,导致静脉血管内血栓形成的一种疾病[4]DVT早期症状无特异性,难以及时发现,DVT可进一步进展为DVT综合征及肺栓塞,对患儿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5]若能针对股静脉置管并发DVT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对降低DVT的发生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临床对于股静脉置管术后并发DVT的危险因素研究较少,是以笔者开展本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股静脉置管的患儿为对象纳入标准:均接受股静脉置管;年龄低于14岁入组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入组前彩超检查显示存在下肢DVT;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血液系统疾病;既往存在下肢骨折者;近期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60例患儿,年龄4~14岁,平均年龄(8.43±1.86)岁,男性27例,女性33例根据患儿术后是否出现下肢DVT将患者分为DVT组(n=12)和非DVT组(n=48)。
1.2方法收集患儿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史、外伤史等一般资料;记录患儿留管时间、卧床时间;检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细胞计数仪);检测纤维蛋白原(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D二聚体(酶联免疫法)1.3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用SPSS22.0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股静脉置管患儿术后下肢DVT的因素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影响小儿股静脉导管相关DVT的单因素分析(表1)单因素分析显示DVT组与非DVT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外伤史、D二聚体比较无差异(P>0.05);DVT组手术史、留管时间高于3d占比,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卧床时间均高于非DVT组(P<0.05)表1影响小儿股静脉导管相关DVT的单因素分析[n(%)]2.2影响小儿股静脉导管相关DVT的多因素分析(表2)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意义的因素手术史(否=0,是=1)、留管时间(<3d=0,≥3d=1)、血小板计数(<308.47×109/L=0,≥308.47×109/L=1)、白细胞计数(<8.14×109/L=0,≥8.14×109/L=1)、纤维蛋白原(<3.51g/L=0,≥3.51g/L=1)、卧床时间(<5.12d=0,≥5.12d=1)作为自变量,将股静脉导管穿刺患儿预后情况(未发生DVT=0,发生DVT=1)作为因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史(OR=6.041)、纤维蛋白原(OR=4.122)、卧床时间(OR=8.021)是股静脉留置导管患儿术后下肢DVT的危险因素。
表2影响小儿股静脉导管相关DVT的Logistic回归分析2.3护理对策(1)术前向患儿家属讲解股静脉置管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对于DVT发生的原因、症状及危害等进行详细讲解,促使家属及患儿配合治疗,保证患儿术后早期康复2)置管时护理,选取生物相容性好的股静脉导管,协助医师稳定患儿情绪,观察患儿不适症状严格无菌操作,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儿,在B超引导下置管,防止穿刺对血管壁的损伤3)置管后护理,患儿置管后密切观察患儿下肢肿胀、颜色变化,定时测量下肢周径;出现突发胸闷、胸痛等症状时,立即给予治疗3、讨论DVT是临床常见的血栓性疾病,该病发生的病理基础为静脉血液循环减慢、静脉壁受损及血液凝固性升高[6,7]DVT早期症状隐匿,难以早期发现,是以对该病的防治造成极大的干扰[8]DVT可发生于全身静脉系统,尤以下肢DVT多见,临床可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及浅静脉曲张,对患者的下肢功能造成干扰,严重者可引发肺栓塞,导致患者死亡,是以对DVT的防治已成为股静脉置管操作的重要措施[9,10]本实验中笔者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股静脉置管患儿术后并发DVT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史、留管时间、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卧床时间等因素可能与术后并发DVT存在联系,进一步利用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史、纤维蛋白原、卧床时间是股静脉留置导管患儿术后下肢DVT的危险因素。
分析原因为既往接受手术治疗患者,静脉壁受到损伤的概率较大,易导致血小板在受损处聚集,形成局部血栓,诱发DVT的发生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后可激活血小板,诱导凝血酶的生成,释放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聚集,或暴露凝血蛋白促进血管内血栓的形成卧床时间延长患儿肌肉明显虚弱,对静脉血管的压迫作用较差,是以静脉血管内血液流速较慢,易导致静脉血液在血管内淤滞,增加DVT发生的风险基于以上危险因素,给予患儿相应的干预措施,从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综上所述,手术史、纤维蛋白原、卧床时间是股静脉留置导管患儿术后下肢DVT的危险因素,对于此类患者应密切关注,防止DVT的发生参考文献:[1]杜锋蔚,孙彩虹.1例股静脉置管拔管后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005(018):127-128.[2]高正兰,陈红,黄萍,等.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6,16(1):32-35.[3]丛文青.浅谈股静脉置管相关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9):194-195.[4]刘小芳.中心静脉置管患儿相关性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因素及护理措施[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004):177-178.[5]薛箫,林朝霞,陈俊,等.维持性血透患者股静脉留置临时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深静脉血栓138例的临床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05):78-80+83.[6]郑智慧,王金湖,楼晓芳.小儿股静脉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发生特点分析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5,014(002):146-148.[7]母文华.中心静脉置管患儿相关性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因素及护理措施[J].血栓与止血学,2017,023(006):1052-1053,1056.[8]葛利越,王伟.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相关性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22):189-190.[9]林丽婵,甘淑贞,欧英慧.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恶性肿瘤留置PICC导管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与危险因素的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01):10-12.[10]薛箫,林朝霞,陈俊,等.维持性血透患者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致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004):621-623.冯俊,许琼.小儿股静脉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发生因素与护理对策[J].血栓与止血学,2020(06):1068-10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