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一比.doc
7页课题:课题: 比一比(比一比(1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 P17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初步知道“一样多” 、 “多” 、 “少”的含义,会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 对“比较”的结果能够说理,并能够说出多、少、一样多,多了几个,少了几个3.根据长度和个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学会用两两配对和数数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2、体验与人合作的意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用两两配对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正确比较 10 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对“比较”的结果能够说理,并能够说出多、少、一样多,多了几个,少了几个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前课前 2 2 分钟:分钟:5 的分拆;6 的分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一、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引入课题师:星期天的早上,我们的小伙伴约好去公园玩碰碰车他们来到了碰碰车的场地(出示主题图)问:请你们仔细观察,说说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观察主题图后交流(车不够:又 6 个小朋友,只有 5 辆车;已经 4 个小朋友有坐在车子里了,还有一辆车空着,可是有 2 个小朋友从后面跑来;……)师:刚才有的小朋友用数数的方法知道了车比人少,也有的小朋友用一个小朋友对一辆车的方法比较知道了车比人少,这种方法称为“一一对应” 。
民族精神教育】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如果你遇到了会怎么办呢?生:(略)师:今天我们就要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板书:多与少二、动手实践二、动手实践 体验方法体验方法师:根据图 1 学说 3 句话 (要求说三句话:说说比的是哪两样物体?用什么方法比的?比的结果怎样?)生:交流(老师对学生语言组织进行指导)问:你们都会比较了吗?谁能说说用什么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生:交流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 方法运用方法运用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动手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了物体的多少,接下来老师想请你们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为书上的小伙伴来解决困难,你们愿意吗?1、P17 题 2(左图)问:图上是谁?她要比什么?生:是小巧,要比较布丁和盘子哪个多,哪个少?师:请你比一比并将你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同桌注:学生如果用一一对应方法比的请学生交流怎样做是一一对应(用线连一连)2、P17 题 2(右图)问:这幅图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生:是小丁丁,他在比较瓶子和塞子哪个多,哪个少?师:请你自己比一比3、P17 题 3独立完成比较后在小组内交流方法汇报结果小结:你们真了不起用今天学到的本领为小伙伴解决的困难。
四、联系实际四、联系实际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1、出示 7 只手套和 4 个小朋友的图片问:看看谁来了?老师要给他们发手套,你们看老师准备的手套够不够? 四人一组讨论 上黑板演示怎么分?(注意:1 人分一副手套,注意左右手的搭配)问:黑板上的小朋友分的合理吗?为什么?生:自由交流(每人有两只手必须是两只手套对一个小朋友,两只手套要一只左手一只右手)2、联系生活实际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和手套一样是 2 对应 1 的呢?五、总结五、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比较物体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呢?还知道了些什么?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习题集《比一比(1)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多与少一一对应 车比人少,少 1 辆人比车多,多 1 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课题:课题: 比一比(比一比(2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 P18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 ” “〈”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2、会利用“〉 ” “〈”和“=”来描述长度和个数的大小比较。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纸条的高低不等和高低相等形象直观引入“〉 ” “〈”和“=”这三种符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 ” “〈”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正确区分“<” 、 “>” ,建立初步的符号感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前课前 2 2 分钟:分钟:10 的分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小朋友,开学至今大家都长高了不少,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身高谁愿意来比?(请两个小朋友)大家看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下面请小朋友三人一组,自由组合,两人比身高,另一人说说比的结果,互相轮流进行2、出示投影 P18 第一题图上有谁啊?(小胖和小丁丁) (小强和小胖) (小亚和小巧)谁来比一比他们的身高,说一说比的结果(1) 小丁丁比小胖矮,小胖比小丁丁高2) 小强和小胖一样高3) 小亚比小巧高,小巧比小亚矮二、新授1、出示 P18 第 2 题第一张图请小朋友说一说图意师并介绍小于号画小于号,开口的方向表示大,合拢的方向表示小一起书空小于号。
师:一个单位的计算条比三个单位的计算条短,数学表达方式是 1〈3 念作 1 小于 3谁来说?(多请几个)练一练:1)摆计算条左边放 2 个,右边放 5 个,先互相说一说图意,然后写一写2)左边放 1 个,右边放 4 个, (独立完成,写一写)2、左边放 2 个,右边放 2 个,问:现在是什么情况?2 和 2 相等也就是 2 等于 2等号两边开口一样,表示相等一起书空等号,然后在书上写等号3、猜想一下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哪个符号?可以猜想一下它的名字,也可以猜想一下它的形状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猜想的结果告诉你的同桌A:形状,上黑板画一画B:名称C:解释形状D:说图意师:大家讲得真好,正如大家想的,确实我们接下来要学习大于号,谁有什么好方法来记大于号?一起书空大于号4、请学生观察三组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大于小于看左边,尖头小小是小于,开口大大是大于5、练一练:同桌合作摆学具,并写一写编一编,说一说出示学具:○○●●●我们把它们看作是巧克力,你能编个故事吗?(左边有 2 块巧克力,右边有 3 块巧克力)2 个单位的计算条比 3 个单位的计算条短,所以 2 小于 3。
三、巩固练习1、P18 的第三题2、P18 的第四题的左边 3 列(要求独立完成)3、比一比,赛一赛 P18 的第四题的右边 3 列4、在( )里填数5>( ) 3<( ) 0=( ) 2>( ) ( )<4 ( )=1 ( )<3 ( )>3 5、发散思维练习:刚才我们学习了比大小,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四、总结:用大于,小于和等于号可以比较数的大小,比较高矮,比较多少等作业设计:练习册作业设计:练习册 P11习题集《比一比(2)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小与小与 等于等于 大于大于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