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
21页成都市 2011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选择题) 1 至 5 页,第 II 卷(非选择题) 6 至 12页,共 12 页,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第 I 卷(选择题,共 126 分)相对原子质量:H — 1 C- 12 N ―― 14 0 — 16 Na — 23 Ba--137本卷有两大题,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3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关于人体内某些生理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与分离均发生在内环境中B. 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发挥免疫效应C. 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相应的激素调节性激素的分泌D. 增加尿液排出量是体温调节中增加散热的重要途径2. 右图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图示过程会加强 •从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B. 细胞质基质中有完成①过程的酶,①过程会产生少量[ H]和 ATPC. 物质 X 和脂肪酸通过生物膜结构时,都需要载体协助并消耗能量D. 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不足,图示过程会减弱而脂肪的分解会增加3. 2010 年 5 月 20 日,美国研究人员宣布创造了世界首例由“人造基因”控制的细胞。
科学家文特尔表示,他们将人工合成的一种全新 DNA 植入一个内部被掏空遗传物质的细菌细胞中,这个“人造细胞”已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增殖下列与此有关的推测不正确的是A. 人工合成全新 DNA 时需要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B. 人造的 DNA 中含有与合成初级代谢产物相关的基因C. 掏空遗传物质的细胞中必须保留核糖体等细胞质成分D“人造细胞”增殖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4.为了探究影响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人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 3 等份,向甲、乙组洗衣粉中加人 1 种或 2 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 2 种污渍,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下列针对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组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乙组只加入了蛋白酶B. 将温度由渐升至 900C,甲组清除血渍的时间会逐渐缩短C. 甲、乙两组洗衣丨粉洗涤效果有差异,$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D. 实验表明,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5. 右下图表示水稻光合作用强#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a 是在 15°C、C0 2浓度为 0. 03%的环境中测定的结果,曲线 b 是在 B 点时改变某些条件后测定的结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B 点时刻,叶肉细胞与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都能产生 NADPHB A 点与 B 点相比,A 点时的叶绿体中 C3化合物被还原的速率较慢C. A 点时刻,叶肉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 C02量可能多于叶绿体消耗的 C02量D. 曲线 b 与曲线 a 有明显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B 点以后改变了 C02浓度或温度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氮化硅、光导纤维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温/ 0C 10 20 30 40 50组别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清除血渍时间/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清除油渍时间/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B. 歼―20 战机表面采用的高好吸波复合材料,较铝合金材料,易实现隐身目的C. 家庭小实验中可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溶胶中的食盐D. 欧盟禁用双酚 A 奶瓶是因为其材料具有热塑性,沸水蒸煮即熔7. 经测定,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且 物的量之比为 2 : 3 : 5则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A 溶液呈酸性B 向该溶液加入少量铝粉,有 H2生成C 该溶液还可能大量存在:H +、I — ,Na+D.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降低8. 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R 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量温度 4 次C 环形玻璃腳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值偏小D.若稀酸溶液中所含 PT 和稀腺溶液中所含 0H""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更准确9. A、B、C、D、E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与 C、B 与 D 分别同主族,且A、C 元素的质子数之和是 B、D 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一半。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C >D>B>AB. 由 B 和 C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C. 元素 B、 D、 E 分别与 A 形成的化合物中,熔沸点最高的是 B 与 A 形成的化合物D. 元素 D 与 C 形成的化合物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不易变质10.磷酸毗醛素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视为磷酸形成的酯,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B 该物质与甲酸反应所得酯的的化学式为 C8H807PC 该物质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都能发生在醛基上D 该物质能与金属钠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还能使石蕊试液变红11. 如图所示,甲容器容积不变,乙容器有可移动活塞甲中充入 3m0l A 和 2 m0l B,乙中充入 2 m0l C 和 2 m0l D,发生反应在相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活塞固定在 4 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平衡后,容器内压强:P 甲 >P 乙B. 平衡后,若向乙中再加人 B 物质,活塞向右移动C. 平衡后,若将活塞移动至 6 处,乙中 C(A), c(D)均减小D. 同时升高相同温度,达到新平衡时,甲中 A 物质#速率等于乙中 A 物质时速率12. 将标准状况下的 VL C02通人含有 a m0l 氢氧化钠的溶液中经充分反应得溶液 I。
下列对溶液 I 中固体溶质分析正确的是A 溶液 I 中含固体溶质的组合可能有 5 种B. 已知 V 和 a 的具体值可以确定溶液 I 的溶质C. 向溶液 I 中加人足量 Ba(0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出沉淀,经烘干得固体质量为 Wg,由 W 和 V 的值可确定溶液 I 的溶质D. 已知溶液 I 中固体溶质的种类和 a 值,一定能求出 V13. 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比内燃机高,已应用于汽车中下图为某燃料电池工作示意图,其中 C1和 C2均为多孔性纳米电极(不考虑电解质参与电极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b 口放出气体为 C02B. 质子将由 C1电极区经交换膜向 C2电极区运动C. 电池总反应的产物与甲醇燃烧产物一样D. 用该电池电解精制铜,当消耗 1m0l 甲醇时,可溶解粗铜中 3 m0l 铜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旳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铒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 右图所示为流星划过夜空发出的耀眼光焰据研究,这种光焰是因为某些外太空物体被地球强大引力吸引、在穿越大气层坠落地面的过程中与空气发生剧烈摩擦而形成的。
关于流星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引力对流星做正功,流星的机械能将增加B. 地球引力对流星做正功,流星的机械能将减少C. 流星可能做平拋运动D. 流星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15. —列简谐横波沿:T 轴方向传播,某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 C 的运动方向向下,则A. 该列波的传播方向沿 x 轴负方向B. 质点 E 此时的振动方向向上C. 从该时刻起,质点 A 将比质点 G 先回到平衡位置D. 质点 D 的振幅为零16. 如图所示,实线为某匀强电场的三条电场线(不知电场方向) ,在此电场中的 M 点放置有一放射源,它放射出的 三种射线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A. a 对应的粒子一定是 粒子 c 对应的粒子一定是 :粒子B. 在运动过程中,a ,b 对应的粒子的速度都将减小C. 在运动过程中,a 、 6 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都将增大D 在运动过程中,a 、 b对应的粒子的电势能都将减少17. 右图画出了氢原子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的四个能级,其中基态的能量是- 13.6 eV 现有大量原子处于 n = 4 的激发态上,在它们自发地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最多可发射出 3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 从 n=4 能级直接跃迁到基态,释放出的光子波长最长C. 若从 n= 4 能级直接跃迁到 n= 2 能级释放出的光子恰好能让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从 n = l 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 若把释放出来的光子分为频率相同的光束,让这些光束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则从 n=4 能级跃迁到 n= 3 能级释放出的光子束对应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小18. 如图所示,密闭着常温、常压下气体的导热气缸开口向上,缸内活塞用一根弹簧竖直悬挂,气缸下系有钩码 P,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若大气压恒定,系统状态变化足够缓慢,摩擦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气缸内每一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将增大B.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器壁上受到的气体分子撞击次数将增加C. 保持外界温度不变,增,加钩码个数,气体体积将增大,但弹簧长度保持不变D. 保持外界温度不变,增加钩码个数,气体将从外界吸热,但气体内能保持不变19.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 E=9V,内电阻 r=5 ,变阻器风的最大电阻 =5. 0,R 2 = 1. 5 ,平行板电容器 C 的两金属板水平放置在开关 S 与 a 接触且电路稳定后,电源恰好有最大的输出功率,此时在平行板电容器正中央的一个带电微粒也恰能静止那么A. S 与 a 接触 a 电路稳定后, Ri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 3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4. 5 WD. S 与 a 接触且电路稳定后,若增大 R1 的阻值,则 R2 两端的电压将增大C. 在题设条件 下 ,将开关由 a 掷向 b(未接触 b),该过程中带电微粒将向下运动D. 在题设条件下,将并关掷向 b 后,电容器 C 所带电荷量将增大20.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将大量信息通过光导纤维(光纤)高速传输的。
如图所示,一条圆柱形光导纤维长为 l,其玻璃内念的折射率为 n1,外套的折射率为 n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若已知光从内芯射向外套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 则A. 和叱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n1n2C. 光从光纤的一端射入,经内芯与外套间的全反射后从另一端射出所需最长时间为D. 光从光纤的一端射入,经内芯与外套间的全反射后从另一端射出所需最长时间为21. 如图所示,将单匝正方形线圈 ABCD 的一半放人匀强磁场中(图中虚线 的左侧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 7t 让线圈以磁场边界 为轴以角速度=1 00 rad/s 匀速转动,在 AB、 CD 边的中点 P、 Q 连接右侧电路将电流输送给小灯泡线圈边长 L=0.4 m,总电阻 r=4 ,灯泡电阻 R=3 不计 P、 Q 的接触电阻及导线电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理想电压表的读数为 VB. 理想电压表的读数为 VC. 从图示位置开始,圓转动 90°的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势为 VD. 从图示位置开始,圈转动 180°的过程中,灯泡上产生的热量为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174 分)22, (17 分)(2) (8 分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