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doc
9页2024—2025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历来重视人生境界和道德情操, 具有独特的内核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 “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 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倡导的道德境界, 不仅表征人们所达到的道德觉悟程度以及形成的道德品质状况和情操水平, 而且指向人如何看待自我、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的内核性联结与外在性延拓, 是中华文明在伦理道德领域独具民族特色的理论内涵和话语表达探究道德境界的精神内核, 是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文明创造能力, 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展现中华文明优秀基因, 提炼与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推动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的有效路径 道德境界是一切崇高精神生成的必备条件中华文明以宇宙涵盖其上, 以世界承载于下居于“上”“下”之“中”的人, 秉宇宙之界定, 受国、族、亲、友伦理之规约, 应道而生, 践德而成在思考天地形成、万物运转、人与人相处的关系格局中, 寻求安身立命, 探索自我精神力量, 重了悟、直观和直觉, 重实践中道德经验的凝结及对人的实际启发, 通过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修教尚德, 逐步形成日臻完善的道德境界。
王阳明有言, “做人做事, 始于立心, 得于人和, 顺于天道, 成于勤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儒释道虽然对理想人格的具体定义会有差异, 但都立足由内而外, 倡导从自利到利他, 由成就高尚人格来达成圆满人生与建设理想社会其对境界问题的思考也大都围绕心性铺陈, 由认识心性、调整心行入手, 将道德境界的改变与升华视为安身立命的关键和前提 道德境界是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人界定天, 天容纳人, 天与人彼此相依、相生相成人在世间, 诸事繁难, 未必人人都能萃拔于世, 但仍要有独特的精神气度与形态风度道德境界之“人”, 既要作为多重结构、多重层次和不同性质所组成的伦理关系的基本单元, 又要在如此庞大的社会系统中发扬道德自觉, 彼此感应并建构自身与宇宙、社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密切关系人作为这一密切关系的中心点和承受点, 要不断提高道德认识, 增强道德觉悟, 陶冶道德情感, 磨练道德意志, 坚持不懈地进行道德修养, 不断更新和完善道德境界《论语·泰伯》提出,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未开拓道德境界的提升捷径, 而是要求人从追寻个人主体性和自信自强出发, 时时内观, 以良心与良知为本, 终生在意识和行为方面自觉进行道德修养和情操陶冶。
无论身处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 都要作为具体而实在的社会责任的承受者和负责者, 居敬穷理、省察克治, 以智、仁、勇的坚守, 见证与传扬道德的光芒和力量道德境界之所以能始终使人心向往之, 高在其胸襟, 大在其气度, 佩在其洒脱这就要求从人的自觉性和使命感出发, 一方面安顿自我的心性, 明分定位, 另一方面根据道德原则和价值规范对社会的不平与失当之处加以纠正人的道德修养过程, 并不完全是以做人两个字作为良心依托, 而是本着自省、反省和自立, 将一己良知与天下安定、百姓安危结合为一体, 当仁不让, 修己以安人坐而言、起而行、守其道、践其德, 将个人的道德修为与社会的责任要求合二为一, 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培养和自我锻炼, 使理想人格具有真实而充盈的意义 道德境界是推动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的精神载体中华文明的演进, 是将他者之变与自身之变合成一个动态平衡、互鉴并存的文化过程中华民族的成长从不依赖帝国式的征服, 而是由一代代即使在救亡图存之际仍能堂堂正正做人、矢志不忘家国天下之责的圣贤所体现的道德境界来生成和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 注重“和谐发展”,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所不懈追求的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 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努力创造一个多彩的文明世界、多样化的文化世界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首先将人与家庭伦理关系的调节放在重要位置, 并以之为基础, 从家庭伦理扩大到整个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最后达到观照全世界的最高境界所以,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一个“天下”国家, 是一层层道德文化的自然蔓延, 是以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去启发和影响他者的无论是形而上学的宇宙论, 还是日用平常的伦理学, 道德境界之“天”与“人”, 始终充满了道德意味, 是神圣的抽象化、生命的具体化和人性的复杂化的三者融合在天人合一中, 道不离人, 人不离德, “人”是一切的中心即便是天地之间的变动, 也是由人与人之间的规制和作用所产生, 文化在其中不断成长, 最终成为根植于人内心的万古江河在中华文明体系中, 由“天”延展而来的“天下”观念, 本身就是人们进入社会道德生活以后, 在不断处理围绕个人而发生的种种道德关系中、在落实于以身心为本体的自觉意识和具体日用道德践履中的反省跃升, 是一定社会道德意识、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的客观标志。
道德境界由天人合一而及天下大同的精神内核, 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容纳之量和消化之功, 也是持续推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深厚根基 (摘编自王乐《道德境界的精神内核》)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倡导的道德境界, 不仅有具体的表征体现, 而且具备一定的内核性联结与外在性延拓B.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儒释道立足于由内而外、推己及人, 通过成就人格来实现人生理想, 所以对理想人格的具体定义会有所不同C. 人的道德修养过程, 除了以“做人”二字作为良心依托, 还要将个人的道德修为与社会的责任要求融为一体, 使理想人格真正有意义D. 从中华文明的进程来看,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以调节人与家庭伦理关系为基础, 从个体家庭扩大到整个社会, 从而达到观照世界的境界2. 根据材料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提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主席”等词语, 表明党和国家对道德境界的高度重视B. 探究道德境界的精神内核, 既有利于中华文明自身发展, 也有利于中华文明走向世界C. 生于世间的人与繁难相斗时, 都能出类拔萃, 但各自的精神气度与形态风度并不相同。
D. 无论身处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 都要肩负起社会责任, 既要独善其身又要兼济天下3. 下列选项不属于材料中所说的“道德境界”的一项是( ) A.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B.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C.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D. 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林觉民4. 材料中引用了王阳明和《论语·泰伯》的相关语句, 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了道德境界的精神内核,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光荣孙犁 饶阳县城北有一个村庄, 这村庄紧靠滹沱河, 是个有名的摆渡口大家知道, 滹沱河在山里受着约束, 昼夜不停地号叫, 到平原, 就今年向南一滚, 明年往北一冲, 自由自在地奔流河两岸的居民, 年年受害, 就南北打起堤来, 两条堤中间全是河滩荒地, 到了五六月间, 河里没水, 河滩上长起一层水柳、红荆和深深的芦草常常发水, 柴禾很缺, 这一带的男女青年孩子们, 一到这个时候, 就在炎炎的热天, 背上一个草筐, 拿上一把镰刀, 散在河滩上, 在日光草影里, 割那长长的芦草, 一低一仰, 像一群群放牧的牛羊。
“七七”事变那一年, 河滩上的芦草长得很好, 五月底, 那芦草已经能遮住那些孩子们的各色各样的头巾地里很早, 没有活做, 这村里的孩子们, 就整天缠在河滩里 那时候, 东西北三面都有了炮声, 渐渐东南面和西南面也响起炮来, 证明敌人已经打过去了, 这里已经亡了国国民党的军队和官员, 整天整夜从这条渡口往南逃, 还不断骚扰抢劫老百姓 是从这时候激起了人们保家自卫的思想, 北边, 高阳、肃宁已经有人民自卫军的组织 “原生!” 他回头一看, 是村西头的一个姑娘, 叫秀梅的, 穿着一件短袖破白褂, 拖着一双破花鞋, 提着小镰跑过来, 跑到原生跟前, 一扯原生的袖子, 就用镰刀往东一指: 东面是深深一片芦苇, 正叫晚风吹得摇摆 “什么?”原生问秀梅低声说: “那道边有一个逃兵, 拿着一支枪 原生问: “就是一个人?” “就是一个秀梅喘喘气咬咬嘴唇, “崭新的一支大枪 “人们全回去了没有?”原生周围一看, 想集合一些同伴, 可是太阳已经下山, 天边只有一抹红云, 看来河滩里是冷冷清清的没有一个人了 “你一个人还不行吗?”秀梅仰着头问 秀梅跟在后边, 低声说: “去吧, 我帮着你。
“你不用来 原生从那个逃兵身后过去, 那逃兵已经疲累得很, 正低着头包裹脚上的燎泡, 枪支放在一边原生一脚把他踢趴, 拿起枪支, 回头就跑, 秀梅也就跟着跑起来, 遮在头上的小小的白布手巾也飘落下来, 丢在后面 到了村边, 两个人才站下来喘喘气, 秀梅说: “我们也有一支枪了, 明天你就去当游击队!” 原生说: “也有你的一份呢, 咱两个伙着吧!” 秀梅一撇嘴说: “你当是一个雀虫蛋哩, 两个人伙着!你拿着去当兵吧, 我要那个有什么用?” 原生说: “对, 我就去当兵你听见人家唱了没: 男的去当游击队, 女的参加妇救会咱们一块去吧!” “我不和你一块去, 叫你们小五和你一块去吧!”秀梅笑一笑, 就舞动小镰回家去原生从此就成了人民军队的战士, 背着这支枪打仗, 后来也许换成“三八”, 现在也许换成“美国自动步”了 从小五出门走了以后, 秀梅就常常到原生家里, 帮着做活 日本投了降, 原生立了特等功回来了第二天, 在村中央的广场上开庆功大会 天晴的很好, 这又是个热天, 全村的男女老少, 都换了新衣裳, 先围到台下来, 台上高挂全人民的贺匾: “特等功臣”。
各村新农会又有各色各样的贺匾祝辞, 台上台下全是红绸绿缎, 金字彩花全区的小学生, 一色的白毛巾, 花衣服, 腰里系着一色的绸子, 手里拿着一色的花棍, 脸上搽着胭脂, 老师们擦着脸上的汗, 来回照顾 区长讲完了原生立功的经过, 他号召全区青壮年向原生学习, 踊跃参军, 为人民立功 台下面大声的鼓掌, 大声的欢笑接着就是游行大庆祝 最前边是四杆喜炮, 那是全区有名的四个喜炮手;两面红绸大旗;一面写“为功臣贺功”, 一面写“向英雄致敬”后面是大锣大鼓, 中间是英雄匾, 原生骑在枣红马上, 马笼头马颈上挂满了花朵原生的爹娘, 全穿着新衣服坐在双套大骡车上, 后面是小学生的队伍和群众的队伍 街上的老头老婆们指指画画, 一齐连声说: “修下这样好儿子, 多光荣呀!” 秀梅满脸流汗跟在队伍里, 见到相熟的姐妹, 就拉着手急急忙忙告诉说: “这是我们村里的原生, 十五岁就当兵去了, 今年二十五岁, 在战场上立了大功, 胸前挂的那金牌子是毛主席奖的哩 队伍在平原的田野和村庄通过, 带着无比响亮的声音, 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