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疑点解析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86578226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4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疑点解析: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 什么是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生产力生产力体现人与 自然关系,生产力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 劳 动者和生产工具统称为生产资料2、 什么是生产关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或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生产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又称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或结构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 产品的分配关系(产品如何分配)以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 互关系(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及地位如何)等三个方面组成二)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生产方式顾名思义,即生产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例如,生 产一批商品采用纯手工,机器还是电脑智能?这就涉及生产力; 生产 过程中你是老板还是受雇用的员工?产品归你所有还是被别人占有? 你们在劳动过程中是团结互助平等关系还是剥削压迫关系?这实际 上就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实质就是生产关系一 定要适应生产力这一规律决定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实际上是一个 概念,只是对生产力来说,叫作生产关系.对于上层建筑来说,叫作 经济基础。

      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 道德、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分为两个部分: (一)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 (政治生活常识内容) (二)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文化生活常识)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体现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4、酚济体制*市场经济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价格法%质量法等民主集中制、精简机构精准扶贫四、四者关系 1、框架(哲学、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Z匕》政治上层建筑用(政治法律制度、组织、设反作用甑例:-根本三基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国家机关)生产力反作用【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分配制)、经济体制】3、 表经济决定文化和政治区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适用对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 要哲学基础.我国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 重要哲学基础性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 我完善.我国政治、文化体制改革是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制度的 自我完善目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 的星为了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政治和文化改革的根本目的 是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 础服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格五、典型例题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 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哲理?答:“手推磨”和“蒸汽机”代表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水平, “封建主”与“资本家”则代表社会所采取的经济结构,即生产关系状况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解析:材料中“政治体制改革”对应 “调整上层建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应“经济基础”,“政府和机构改革是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 筑答案选B.A不符合题意,C D说法错误3、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BCDGH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E按劳分配制度 F 大机器生产G 人民代表制度H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I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4、为推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出台政策调整了农村 土地制度,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转包、出租、 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程度B.只要调整生产关系就一定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的调整必然引起经济基础的根本变化解析:材料中“调整农村土地制度”属于经济制度,对应生产关 系为推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出台政策调整了农村土 地制度”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 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体现了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故 选C A、B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上层建筑 D不符合题意5、近年来,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 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 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④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A【解析】政权更迭、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政治制度与上层建筑 范畴,失业率、财富分配属于经济基础范畴作答本题首先排除 ④选项,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另外题干强调的是探究政权更迭背后的原因,而不是探究社会经济萧条、滑坡的原因,故排除③,①②符合题意,答案为 A。

      6、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 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 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 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 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A)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生产方式变革社会性质的变化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A.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材料中“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 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体 现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分别对应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 “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体现了社 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选 A,材料未涉及我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②材料未体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