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高考理综(Ⅰ卷)生物试题评析及教学建议.doc
8页立足教材立足教材 考查能力考查能力 体现课标体现课标 -----2009-----2009 年全国高考理综(年全国高考理综(ⅠⅠ卷)生物试题评析及教学建议卷)生物试题评析及教学建议河北省迁安市第一中学 河北 迁安(064400)尹利军 摘 要 :本文对 2009 年全国高考卷(Ⅰ)理科综合生物部分从试卷结构、命题思路和试题编制 等多角度进行评析,并根据生物试题特点及命题规律对今后的生物复习备考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生物试题 评析 教学建议 2009 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今年的全国高考卷(Ⅰ)理科综合生物部分命题继续贯 彻“平稳、求变,适当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思想,基本保持了近几年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的 题型、题量及分值,保持了紧扣大纲,双基为主,突出主干的命题思路本文尝试从不同 角度对今年的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试题进行一定的点析,并对生物复习备考提出自 己的教学建议,仅供参考 1 1 试卷结构试卷结构 1.11.1 理综试卷总体情况理综试卷总体情况2009 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满分 300 分,生物学占 72 分,占全卷比例为 24%。
今年的 生物试题包括 5 道选择题、4 道非选择题,选择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非选择题共计 4 题, 共 42 分 1.21.2 生物试题知识点分布与分值统计(见表生物试题知识点分布与分值统计(见表 1 1)) 表表 1 1 全国卷全国卷ⅠⅠ生物试题知识点考查分布表生物试题知识点考查分布表 题 型题 号所考知识点分值1第二册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6 分2全一册第五章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第二节(2)微生物的代谢6 分3全一册第五章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第三节发酵工程简介6 分第三章遗传与基因工程第一节、细胞质遗传 4全一册第四章细胞与细胞工程第二节(1)植物细胞工程6 分选 择 题5第二册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第二节(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 律6 分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 31第一册第四章生命活动调节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10 分32第一册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11 分33第一册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节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1 分非 选 择 题34第二册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系统10 分 合计第一册分值32 分第二册分值22 分全一册分值18 分 1.31.3 试题的总体评价试题的总体评价 由上表可以看出,理综生物部分所考知识点分值在高中生物三册书中所占比例大约 是 3:2:2。
对比近几年的理综生物试题,今年理综生物试题考查的重点仍是教材主干内 容,但是难度有所降低试题的背景材料新颖,图文并茂,文字语言表述简洁、利于学生 获取信息;同时以能力立意为主,综合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与科学方法(思维)今年 的全国卷与其它近几年的生物命题比较,基本遵循了“继承、稳定、求变创新的命题思路1) 从继承的角度看2009 年全国高考卷(Ⅰ)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结构基本继承了前 几年的体例,在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善用图表考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共性主、客 观题的考查基本都是围绕新陈代谢、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和生物工程等重点章节的内容今年的生物试题前四个选择题考查内容更为基础和主干,而且 相应考点多为识记性的内容或迁移运用,如第 2 题以示意图形式考查了学生对微生物代谢 酶活性调节的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第 5 题结合遗传知识考查了人工选择和概率计算, 进一步考查了对遗传定律的理解和运用主观题设计充分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从 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考查综合、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如简答题的第 33 题, 综合考查了动物神经和体液调节及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34 题对于生态学中的种群、生 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细化考查。
(2) 从稳定的角度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没有变;试卷结构题型基本没有变,题量 也变化不大,只是将原来主观题的组合题进行了拆分,以独立知识点的形成进行考查选 择题采用围绕中心问题的设问方式没变;在强调试题知识覆盖率的同时,突出学科主干知 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方式没有变;注意学科内综合、知识的灵活运用、生物学思维过程和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方向没有变;充分体现生物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图表表达问 题的特点没变稳定是广大中学生物教师所希望的,是有利于中学生物教学,也是新旧课 标交替阶段所必须的 (3) 从求变的角度看新课标为中学生物教学和生物试题的命制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向, 从强调“会学”转为强调“会用”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为评价核心从而使 原有的评价体系(以知识立意)不断向“以能力立意”的方向蜕变2009 年的全国卷生物 试题构成突出了立意、情景和设问三个方面的“变化”: ①立意方面:一方面,命题者的命题更加贴近教材,重视课本知识,挖掘教材中的可 考因素如选择题的第 3 题内容涉及发酵工程中谷氨酸生产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 第 32 题,是教材中的《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Fe3+的催化效率》实验的变式考查。
另一方面, 为了向新课标过度,能力考查增强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能力立意的内涵 更加突出,如第 31 题,在提供实践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图表,利用数学的模型和思 维方式提供解题信息的思路;第 33 题利用构建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概念图,探究生物学的 基本原理、过程和规律,是学习生物的基本方法之一;第 34 题通过计算生态系统的食物 网中能量的传递效率来体现对当今社会生态价值的认知 ②情境方面:以新情境创设方式落实能力立意,以新颖的生物图表方式创新试题呈现 命题者根据考生的生活经验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设计问题情境,更注重新情境下对生 物知识的考查高考对学生审读图的能力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在理科综合卷中 运用图片、表格、概念图、模式图及建模等多种形式命题,从多角度启发学生思考,给学 生展现能力的机会,试题形式的多样化,也为学生开动了大脑 ③设问方面:虽然选择题采用围绕中心问题的设问方式没变,但是具体设问的问题却 年年在变,即使是同一知识点考查,在不同的试卷中,设问的方式或角度也不同,如对于 生命活动调节方面,前几年比较集中在植物激素调节和动物的免疫调节,今年则在第 32 题中考查了动物的神经和体液调节内容;前几年的生物主观题对于遗传知识考查都是能力 较强的实验题,今年则改为选择题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
以“问题探究”综合构建答题框 架的思路没变,但是从设问的角度上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如将原来的二道主观大题拆分 成四道主观小题,使每个小题反映的知识点更加细化,在总分值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每空分 值,增加了学生的采分点,利于减少学生的思想压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2 对高三生物备考教学的建议对高三生物备考教学的建议 高考是基础教学的指挥棒,从 2009 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卷生物试题看,具有“稳中 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实、体现课改”的特点,体现了高考改革的稳定性与创新性的关 系,又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总体要求,强调了生物教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可以看出整个试卷,双基的考查、能力的提升仍然是主旨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笔 者认为今后的高中生物学习备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2.12.1 注重基础,巩固双基,构建网络注重基础,巩固双基,构建网络在高考生物学复习的全过程中,必须以“重建知识网络,完善知识体系”为基础, 紧扣必修本和选修本的全部考试大纲内容,在指导学生通读-精读-专读的基础上,通过 抓点——连线——织网的复习方法,着力引导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触类 旁通、举一反三;着重展现知识结构中各知识间的交联点以及现象与本质间的因果关系, 建立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代谢生理及调节”、“生殖、遗传和进化”、“生物与 环境”等四大板块为主干内容的知识网络,形成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教师在带领学生主动复习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尽可能提供广泛的思维和想象空间,通 过“挖掘概念内涵,把握概念要点,突出图象辨识,强化归纳比较”等方法,把课堂教学 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梳辫理线、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 在突出学科内知识之间的渗透与综合中,应注意适当拓宽复习的广度,克服复习过程 中偏深偏难、求多求宽的倾向在引导学生通过对生物学新的背景材料的分析和有关信息 的提取中,使学生初步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22.2 拓宽视野,重视练习拓宽视野,重视练习少而精的练习是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重复方式,更是高考复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 环节为了达到精练高效的结果,应提倡“解析一道习题,解决一类问题,增强一种能力, 学会一种思维方法”的复习策略以注重练习的实效性为原则,一定要精编精选高考复习资料,不能将整个复习的过程 沉没于“茫茫题海”中 在进行基础练习时,可采用讲练结合,练中有评,评中有议, 强化师生的双边活动在习题评讲中,既要据题分析,更应借题发挥通过精选题例的解析,加强对高考试题中各种表达形式(如文字、公式、图或表等) 的熟悉,增强试题阅读能力(包括文字叙述和图表中的信息转换知识迁移)的训练和灵活 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以突出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图象等)的理解和应用。
在最后阶段的复习备考中,教师要着力引导考生做到:① 敢于、善于、乐于求解在新材料、新情景中应用生物学原理的一些习题,弱化难 题训练,强化知识整合型、应用型和科学探究性例题的解析② 重视易错题的琢磨、推敲、分析,有意识、有目标、有重点地追根求源,正本清 源,回归课本,查漏补缺,避免类似错误的重复发生③ 自我强化答题的严谨性、科学行、语音文字表达的规范性、完整性、准确性的训 练,减少因疏漏、随意等过失性的丢分 2.32.3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能力在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中,实验能力的考查仍然不容忽视在进行高考内容的 复习时,应充分重视生物学的实验,而且必须贯穿于复习的全过程平时复习时,就必须对考试大纲规定的教科书中的实验基本原理,实验要用到的器材 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实验设计的解题思路,器材选择及其根据,以及实验数据的测量、数 据的处理方法等,真正做到理解和掌握,绝不能满足于形式完成实验内容在通过深入挖掘课本中的各种实验素材(包括操作实验、实习调查、研究性课题以及 生物学史中介绍的经典实验研究等),进行分类并专题复习中,一定要体现出:① 注重 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实验程序的设计、实验现象的分析;② 重视实验应该遵循原则 的把握和实验操作规范的熟悉;③ 注重实验现象、过程和方案设计的评价以及实验结果 和实验结论的归纳总结。
此外,还要让学生总结一些生物科学研究常用的基本方法,如:“固定观察法”(细 胞的亚显微结构、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活体观察法”(细胞质的流动、植 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等);“分级离心法”(叶肉细胞、肝脏细胞以及酵母菌等的匀 浆制备和分级分离技术的应用);“梯度离心法”(证明 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实验); “离体培养法”(叶绿体、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功能证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法”(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的过程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等);“纸层析法”(叶绿 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以及取样调查法等等,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们本身就属于实 验范畴结合高中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复习,还应注意适当收集反映生物科学新进展的应用性材 料,加强对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关注和与生产生活实际有关的生物学问题的探讨;注意抓 住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具重要意义的典型实例,领悟科学家们不断探求、敢于创新的科学 精神和研究方法,在主动探究并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逐步形成高考考试大纲 中要求考查的 4 种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