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研究生毕业之后.doc
5页写在研究生毕业之后读了研究生才发现,生活并非如我想象的那么美好,似乎人生永远不会一劳永逸因为备考省上统考的学位英语,研究生一年级时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英语学习上,而专业课也排得很满,且以非常艰深的理论课为主每天早上八点就要匆匆地赶到教室占座位或者上课,虽然这样疲于奔命,但收获甚微现实和自己期望的研究生生活简直相差太远了!刚刚人学时的兴奋不知从什么时候被厌倦与困惑代替了我也记不起来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追问生命的意义了日复一日地学习,这样重复单调的人生意义何在?沉醉于故纸堆中,自言自语,写的文章,谁人去读?考大学,考研究生,一直是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但如今发现所有的种种都不是自己内心自觉追求的东西所以,即使拥有,也只是觉得可悲和失落我似乎一眼就能预见到二十甚至三十年后自己毫无新意的人生,忽然觉得很灰心于是有些墉懒,有些倦怠,种种阴错阳差,难以承受的轻或重,使我走人了迷途不是不想去行动,去努力,而是在成长中愈发觉得没有什么明确的意义我成了一个虚幻的生存物,虽然清楚地意识到自身真实的沉沦却无力或不想挽回,梦未醒,何谈路?整个人一时间浑浑噩噩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心理问题了,我发现如果一天不能重新建立一种与世界和谐的关系,我就一天处在强烈的内心责问和自我折磨之中。
也许是由于过度地自我折磨,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我病了,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家人朋友都非常担心,怕我挺不过去种种关爱并没有消饵我内心的死寂甚至庆幸自己得病,希望能在手术台上一睡不起,从此解脱,不用再思考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了住院前,我去图书馆借书,顺手从架上抽出《我们的迷惘》,只是觉得书名很吸引人手术前一天,我躺在病床上静静地翻阅《我们的迷惘》弗洛伊德说过,一个健康的人,不会为了生命的意义而优心忡忡而辛格赞同尼采的看法,人是有病的动物,所以追问生命的意义是人之为人的一部分,是人性的一种表现这么说我没有心理问题?一个仅仅身体上生病的正常人?带着疑问我被送进了手术室,我的手术被安排在晚上八点,当我躺在担架上,伴着冷咫咫的风一起穿过通往手术室的狭长过道时,.我闭上了眼睛,感觉到了辛格所谓的通往天堂的路打了麻醉之后,我陷人了昏迷状态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我毫无知觉,如死去般睡了过去,是一阵揪心的剧痛把我扯回现实中,但眼前一片漆黑,只是听到一阵混乱的嘈杂声我以为我瞎了,紧接一阵难以忍受的疼痛袭来,我听到自己气若游丝般的救命声,我听到了死神的召唤声,我感觉到了死亡的强暴和专横第二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后来才知道因为手术过程中停了两次电,导致麻醉失效,一直等到来电才继续做手术,持续到凌晨才做完。
虽然后来我一直处于昏死状态,但我还是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对死亡的惧怕,对生命的渴求醒来后.我急切地捧起了《我们的迷惘)),想找出自己思想悖论的理由在“死的意义”这一章里,辛格告诉我惧怕死亡,是因为我们热爱着生命想想自己也曾为被海啸夺去的生命哀伤,也曾为老师的谆谆教导感动,也曾为一朵野花的绽放驻足,也曾为男友送来的玫瑰而甜蜜,也曾为学业的嘉奖而欣喜……凡此种种,似乎我并非一个麻木的行尸走肉?!在身体恢复期,看到周围病友们和病魔坚韧地抗争,我体会到了生命珍贵,在经受死亡的掠劫后没有变得脆弱不堪初春时节,我回到了西安,蓬勃的春天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盎然的生机,怎么以前从来没有发现如此美丽的古城新绿呢后来很偶然的机会去听现当代文学的一个学术讲座会毕,有一个学生向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富仁老师提问说:“我们每天都在埋头读书,一旦停下来就会特别迷茫,不知道我们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处?我苦心钻研的学术又有什么真正的价值呢?即使我煞费苦心地写出文章来又有几个人去读呢?我们这样学习有时候会很迷惘,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何在我很诧异,原来不止我一人有过这样的想法王富仁老师提起了作家毕淑敏的一次演讲,也遭遇到相同的问题,可见是年轻人共有的问题。
我同意毕淑敏的见解即人生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的人生是一个过程,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人生,它需要我们赋予它以意义我没有想什么宏大的目标,我活着的意义就是建构自我,我写的每一篇心得,我的每一个见解,都是在建构着我自己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在努力,共同建构着一个文化,而我们的后代就在这个文化中滋养生息王老师的话博得了阵阵掌声,而我也在那一时刻顿时开悟突破现实的单调平庸,无助、抑郁、厌倦、痛苦这些可能也的最后一课刘枫阅卜,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即辛格称之为本体论焦虑的负面作用辛格引用了诗人维尔博的话:限制造成了力t,天才的力量,就来自于他囚居瓶中的命运正是因为人生的悲剧性,才有了无数战胜灰暗人生的个体,其中,有伟人,也有凡人他们都是值得薄敬的因为他们超越了自己,为生命创造了意义也就如培根所言:就像刺绣一样,在黯淡阴郁的底子上绣出一幅生动的作品,比在明艳的底子上绣出一幅黯淡阴郁的作品,更加令人高兴毋宁说,人生的惫义是不断地争而后得的不断地思索,使我跳出了意义追问的死胡同,因为攀爬的人生每上升到一个新的平台,就会生发出更高的追求人生的意义变动不居,我们是永远无法满足自己对人生意义的解答或者我们可以换一种提问方式:我们是如何创造意义的?一个人能够学会怎样活下去吗?如果能够,他到底应该怎样去做呢?这种思维角度的转变也许会促使人去行动而不是玄想。
或许我们可以把死亡当作人生意义极大的毁灭者,这种意识本身可以为人类提供一个意义的源泉刘小枫说:从来没有重复的命运,亘古至今飘落的每一片花瓣,都有自己不同的飘法和落处,因为每一个个体的身体都是偶然的亲在所以珍惜自己,惊奇生命,爱万事万物之所爱,才能体验到一种本真的生命之爱这样,我走近了霍布斯、维特根斯坦、叔本华、尼采、杜威、加缪、海德格尔等,与他们不断对话,加人他们思考的行列虽然诸多思想家说自己也未能对生命的愈义做出解答,但我分明看到了自己灵魂的飞跃人生的t义就在于我们日常的每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做好手头的每件事情,日复一日地积累起来的人生最终会有一个大的转折在工作之余不忘放松,学习之余不忘思考,虽然我不知道生命之舟会把我载向何方,但我知道如果自己放弃了掌舵的权力,生命就不会有起色,不复有意义而现在,我的研究生生涯已经结束,人生又要面临着新的起点,我已经准备好了以积极与乐观来面对未来作者单位为西安交通大学)下午接到班里通知,明天上午迟老师要给我们讲评上学期的课程论文迟老师是我们学校知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女教授,上学期教授我们高等教育哲学这门课得到通知后,同学们议论纷纷,因为依照惯例,上学期交的作业,老师只要打一个成绩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再次讲评。
我惴惴不安地度过了一个下午,因为我交的那篇论文写得一塌糊涂,猜想明天迟教授肯定会大发脾气,对我狠狠地批评,或者让我重写第二天上课刚打铃,迟教授拿着一探论文走进教室她总是那么自信大方,嘴角有一丝浅笑,让学生既敬畏又敬爱上学期的论文我已经给大家修改好了现在发下去,大家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们可以再讨论一次,这算做是我们高等教育哲学这门课的最后一课吧她说完,把我们的论文发到每个人手里打开我的论文,我顿时惊呆了,上面用红笔密密地写了许多字,文章的结构、内容、甚至错别字、标点、英文单词的拼写错误都一一为我订正评语写道:“认真读书,努力思考,其实你可以做得很好!”全班十二名同学的论文都是这样被仔细地修改我抬头看了看迟教授,发现她也在看着我们,目光深邃而柔和一会儿,几位同学请教她论文的内容,迟教授耐心地做了解答半个小时后,迟教授说:“我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成绩,让大家顺利地毕业,但是你们永远要记得做学问永远没有终止的时候,太多的课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一篇文章写出来之后要经过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用心地修改,才真正能称得上是一篇好文章与此同理,做人也是一样一个人需要岁月的历练,用心生活,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说完她对大家微微额首,离开教室,同学们不禁热烈鼓掌欢送读研究生的二年来,我一直沾沾自喜,无所事事,陶醉在自己过去的成绩里于是,我不再严格要求自己的学业,甚至从没有完整系统地听过一节课交期末论文只是为了让老师给这门功课一个成绩,认为只要能“混个学位”就可以了迟教授的最后一课却给了我很大的展撼,我不禁为我的肤浅与功利、懒惰与浮躁而深深地懊悔与自责在迟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宽容的品格面前,我忽然感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虽然最后的一课只有半个小时,但我觉得却可以让我受益终生最后的一课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待学业和生活的态度,它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对待学业还是生活都要用心经营,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那么必然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者为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