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成国人出现工作倦怠.docx
9页7 成国人出现工作倦怠7 成国人出现工作倦怠在充满市场竞争的现代社会中, 工作倦怠 (Job Burnout) 已经 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 这种症状在国外职场人士的身上经常发 生那么,国内的状况又是怎样呢?为了对国内职场人士的心理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也为 了解职场人士产生“工作倦怠”的深层原因,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联 合新浪网、 中国青年报等国内众多知名媒体启动了中国 “工作倦怠指 数”调查将近 4000 名职场人士参与了调查,他们就自身的工作倦 怠情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国际上通常认为工作倦怠包含如下行为特征:个人感觉工作特 别累,压力特别大,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 况;刻意与和工作相关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 对工作不是很热心 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 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表示 怀疑,并且不再关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贡献; 怀疑自己不能有效地胜 任工作,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并没有什么贡献 【您 现在阅读的文章“中国学习网”,请记住我们的永久域名: 】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状况1 、 70%的中国职场人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根据对受调查者的工作倦怠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有 70%的受 调查者出现了轻微的工作倦怠;有 39.22%的受调查者出现中度的工 作倦怠;还有 13%的受调查者则出现了严重的工作倦怠,也就是每 8 个受调查者中基本上就有 1 个出现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整个社会目前对工作倦怠还不是特别 关注,但是实际上工作倦怠在职场人士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 应当 引起政府、企业和所有职场人士的特别关注2 、女性的工作倦怠程度要明显高于男性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有 37.23%的男性出现了工作倦怠,但是更 有高达 41.38%的女性出现了工作倦怠这表明,在我国就业情况仍 旧十分严峻的环境下,伴随着职场日益严重的“性别歧视”,女性自 然会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更容易产生工作倦怠的情况3 、本科生最容易滋生工作倦怠在受调查者中,本科学历的职场人士中有 68.81%的人工作倦怠 程度较高,接下来依次为高中大专以下学历的人群 (38.75%) 、大专学 历的人群 (38.46%) ,而硕士以上学历的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程度相对最 低,但这一比例也达到了 35.76 %从近两年的市场来看,本科学历 已经不再象十年前那样吃香,现在的 ' 用人单位大多都开始追求更高 学历的人才,对于愈显“尴尬”的本科学历人群,确实难免在工作中 变得倦怠4 、工作不到 4年的人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调查结果显示,工作不到 4 年的受调查者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 最高,达到了四成以上,直到工作了 5 年之后才出现了明显的降低。
对于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来说, 由于多为从事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比 较容易对现实工作的不满, 或者看不清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而产生工 作倦怠而在工作了 5 年之后,开始获得较多的工作及较高工作职位, 从能力上就比那些新参加工作的要强很多, 于是自信心大增, 工作倦 怠程度开始降低我们可以将这 4 年称为职场的“化蛹期”,努力奋 斗打拼了 5 年之后便可“成蝶”5 、民企工作倦怠情况最为轻微在受调查者中,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职场人士出现工作倦怠的 比例最高 46.40%,其次是国有企业 (40.90%) ,再次是三资企业 (39.17%) ,而民营企业工作倦怠程度相对较低,为 36.95%由此看 来,民企还是相对比较激励人, 比较容易让人施展才华和实现自我职 场理想的单位类型6 、天津人工作最倦怠从地域来看,工作倦怠程度最高的省市为天津 (48.48%) ,其他 依次为:四川(46.15%) 、重庆(44.62%) 、上海(42.79%) 、辽宁(42.75%) 、 湖北(40.87%) 、广东(39.02%) 、福建(38.89%) 、江苏(38.81%) 、北京 (38.76%) 、浙江(37.44%) ,山东 (37.18%) 。
7 、人力资源从业者工作倦怠程度最低在所有受调查职业中,“公务员”有 54.88%的人出现了工作倦 怠,是工作倦怠比例最高的职业, 而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则是倦怠程度 最低的人群,仅为 30.53%不同受调查职业工作倦怠程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公务员 (54.88%) 、物流/ 运输(54%)、教师(50.34%)、贸易/采购人员 (48.19%) 、 技术人员 (45.09%) 、财务人员 (44.62%) 、咨询顾问 (43.4%) 、营销人 员(40.34%) 、房地产从业人员 (40.3%) 、行政/ 文秘(39.89%) 、/记者 (38.3%) 、医生(37.21%) 、人力资源从业人员 (30.53%) 8 、政府•公共事业为工作倦怠出现比例最高的行业从行业来看,“政府•公共事业”为工作倦怠最严重的行业, 比例高达52% “专业服务•财会•法律”为工作倦怠出现比例最低 的行业,仅为 27.18%各行业工作倦怠程度(从高到低排列):政府•公共事业(52%)、 通讯•电信业(44.9%)、教育•培训机构(43.98%)、金融业(42.86%)、 运输•物流(42.16%)、快速消费品(41.28%)、贸易•进出口 (40%)、 IT业(39.43%)、媒体•新闻出版(37.84%)、医疗•生物工程(37.25%)、 建筑•房地产(35.59%)、石油•化工•能源(35.45%)、制造业(33.05%)、 家电业(30.51%)、专业服务•财会•法律(27.18%)。
9 、职位越高,工作越不倦怠从职位高低来看:“普通员工”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达 48.19%接下来依次为高级专业人员 (39.78%)、中级专业人员 (33.12%) 、中层管理人员 (33.07%),高层管理者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 最低,仅为 26.07%为什么会出现工作倦怠?我们还对导致职场人士出现工作倦怠的原因做了调查和分析, 以下几个原因最为重要:1 、好好工作,却不一定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有 76.6%出现工作 倦怠的受调查者选择了这一原因 现代职场人士在工作中非常愿意投 入,并好好去从事自己的工作, 但是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投入能得到合 理的回报,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但是从本次调查结果来 看,情况似乎事与愿违因此,单位有必要重新审视组织的激励与管 理体系,让员工能从工作中获得合理的回报,否则很难“治疗”或者 “预防”工作倦怠的出现2 、对单位内部的沟通状况不满意有 68.3%出现工作倦怠的受 调查者选择了这一原因 由此,单位有必要考虑重视内部沟通渠道的 建设,加大信息分享的力度3 、组织不够公正有 65.4%出现工作倦怠的受调查者选择了这 一原因这提醒单位有必要对管理体系进行审视,以保证单位的“结 果公平”与“程序公平”。
4 、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各类要求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有 63.5%出现工作倦怠的受调查者选择了这一原因 单位要预防员工不出现工 作倦怠,有必要重视单位规章与制度的建设, 以确保对员工各类要求 的合理性5 、对自己的直接上级的管理方法和风格不满意有 62.6%出现 工作倦怠的受调查者选择了这一原因 单位有必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相 应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改善他们的管理风格,以预防工 作倦怠的出现此外,有 59.3%的工作倦怠者认为单位的分工不是很明确;有 58.8%的工作倦怠者认为与单位所强调的价值追求格格不入; 有 45.4% 的工作倦怠者认为对工作方面的人际关系很伤脑筋;有 43%的工作倦 怠者认为单位不能够为其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有 40.7%的工作倦怠 者认为所从事的工作不具有挑战性;有 36.5%的工作倦怠者认为自己 提出来的一些好的想法与建议不能得到领导的重视;有 31.7%的工作 倦怠者认为工作中缺乏自主性与独立性;有 29%的工作倦怠者认为工 作负担太重 .【7 成国人出现工作倦怠】相关文章:2.3.4.5.6.7.8.模板, 内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