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辩证法课件(新).ppt
130页自然辩证法概论主讲教师 郭元林 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e-mail: guoyljy@ 教师简介郭元林,男,1968年生于山西省岢 岚县,现为天津大学科技与 社会研究中心副教授一、个人经历1、主要学习经历 (1)1988年8月-1992年7月,就读 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获 理学学士学位; (2)1994年9月-1997年7月,就读 于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 所,获哲学硕士学位; (3)2000年9月-2003年7月,就读 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获哲学博士学位2、主要工作经历 (1)1992年7月-1994年8月, 在山西省建筑工程学校任教 ; (2)1997年7月-2000年6月, 在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从 事研究工作; (3)2003年7月-现在,在天津 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任 教 二、研究兴趣科学哲学和政治哲学引 论一、为什么要上这门课教育部规定: 1、理工农医类硕士研究生必修自然辩证法概论 54学时科学社会主义 36学时 2、文科类硕士研究生必修马列主义原著选读 科学社会主义二、加强课程建设 1、2004年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设立一级学科(一级博士点21个、二级103个、硕士点453个)、培训 教师、全国统一编写教材 2、我校2009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要求985院校必须成立。
曾有学生提出取消这门课,不能取消,只能加强三、《自然辩证法》课程介绍 1、来源 来源于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的一部遗著 Dialektik der Natur(Dialectics of Nature)(1873-1895),由札记 和片断组成 2、出版 A、第一次失败 第二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请物理学家阿隆(Leo Arons ,共产党员)审稿据伯恩斯坦(E. Bernstein,1850-1932)回忆, 阿隆说:这些东西完全不能发表,自然科学和自然哲学方面的知识太 陈旧不堪了,而数学的内容也不过是小学生的成绩 B、第二次成功 十月革命后,前苏联中央马列主义学院院长梁赞诺夫(1870- 1932)找到伯恩斯坦商量出版后者让Einstein审稿1924年6月24 日,E给伯恩斯坦回复了书面意见:“B先生把恩格斯关于自然科学的 札记送到我这儿来,要我发表意见看它们是不是可以出版我的意见 如下:如果这些札记的作者不是一位值得注意的历史人物,那么我就 劝他不出版这些札记,因为不论用现代物理学眼光看,还是用物理学 史的眼光看,这些札记都无特殊价值。
但我觉得这些札记是值得公布 的,因为这是明了恩格斯精神意义的有趣材料前苏联1925年出版俄德对照本,日本1929年,中国 1932年,英国1940年 3、讨论 A、Arons(自然科学和数学)和Einstein(物理学和物理学 史)从自然科学方面进行评价这本书是哲学著作,奠定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框架 B、中学毕业前一年被迫退学,到工厂工作,直到1870年 C、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Marx(1818-1883):人的自由和平等,社会公平、公正和 进步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党宣言 》中:“每一个人自由是所有人自由的先决条件[康德( Kant,1724-1804):“对一个人不公平就是对所有人 不公平]“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Engels:研究“自然”,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创立新的自 然哲学——自然辩证法,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 4、我国的发展情况 A、改革开放前 1949年后,我国的所有学科都要接受马克 思主哲学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 历史唯物主义自然科学 上层建筑(社会意识) 社会科学生产关系自然界 生产力 社会存在曾经,我国和前苏联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属于上层建筑, 具有阶级性,批判相对论和遗传生物学。
我国批判中西医正误的标 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很多科学家踊跃学习自然辩证法,怕犯政 治错误其间,我国50年代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B、改革开放后 提出“(自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自然科学成为生产力,检验标准变为科学实验等 社会科学则未变,学习和研究的同学注意不要犯政治错误1981年,教育部发文规定,自然辩证法成为理工农医类硕士研究 生公共必修课,培养和武装新一代科技工作者1987年,学科目录改为科技哲学,但学会和课程名未变 5、《自然辩证法》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性质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 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 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 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A、对象: 自然界 科学 技术 社会B、内容 : 自然观 科学观 技术观科学方法论 技术方法论 科技与社会C、学科性质 04年前,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
04年教育部新教材,变为“自然辩证法是马 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去掉“哲学”二字;但仍然称其 为哲学性质的学科学科无范式,内容涉及哲学、社会学 、历史、管理、政治等,无所不包于光远老先生说:“ 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大口袋 6、参考教材和专业期刊 A、教材 社政司编,《自然辩证法概论》,高教出版社, 2004年;刘大椿主编, 《自然辩证法概论》,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4年 B、《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philosophy of science四、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1、理论意义 A、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平等、社会公平公正、人与自然和谐, 反对人剥削人、人奴役人和破坏自然环境 B、使科学研究有更深厚的基础、更宽广的视野、更合理的方向和方法 2、现实意义 A、环境严重污染、气候异常、传染病频发、饥饿(8亿人饥饿,每天2 万人死于饥饿) B、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张海超事件(开胸验肺) C、浙江大学贺海波事件 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 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务求实学,存是去非不计其功,不谋其利 D、“共和(republic)”的含义是什么? 3、结束语 A、恩格斯:“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 思维。
但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 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 别的手段四、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三个不同的追求目标Knowing the Unknown 哲学(philo-sophy) 智慧(wisdom) 科学(science) 知识(knowledge)新闻媒体 信息(information)B、Einstein在1931年对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生的讲话:“在 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 在和平时期,科学使我们生活匆忙和不安定它没有使 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的劳动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 而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人们绝大部分是一天到晚厌倦地 工作着,他们在劳动中毫无乐趣,而且经常提心吊胆,唯 恐失去他们那一点点可怜的收入如果你们一生的工作 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 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 ;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 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 而不致成为祸害。
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 忘记这一点五、修课要求 1、成绩计算 平时30+考试70 2、上课认真听讲,不上课请假缺课次数超过1/3,无成绩 罗素:“科学家的信念不是武断的,是尝试性的信念,他不依 据权威,不依据直观,而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爱因斯坦:“科学不能创造目的,更不用说把目的灌输给人们 ;科学至多只能为达到这些目的提供手段但目的本身却 由那些具有崇高伦理理想的人构想出来的我们切莫忘 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 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 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像释迦牟尼、摩西 和耶稣这样的人物对人类所做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探索和 建构客观真理的人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科学文化 评论》,2009年第4期,第90页)第一编 自然观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 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的思想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是自然观和认识及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是其核 心内容,自然界是其核心研究对象 3、学习自然观的重要性如何看待自然? 人与自然如何和谐? 目前成为全人类最重要的 问题,因为人类生存已经受到直接威胁:人口爆炸、环境污染、气候 异常、资源短缺。
在我国,自然观的教育还不够小学,地大物博、 资源丰富;中学、大学,自然资源无价值环保意识差和浪费资源严 重,每年垃圾增加10%相比之下,日本、德国原因:上帝死了,文艺复兴之后,西方转向消费文化,刺激欲望 ;工业文明的原因,自然界无法循环出路:有人认为能够继续发展,能够满足人类的无限欲望;必须 改变发展方向,甚至倒退到农业文明甘地:自然界能够满足人类的生存,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欲整体世界 世界观 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界 自然观 认识科学 科学观 科学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改造技术 技术观 技术方法论社会 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受经济、社会和人类认识等因素的影响 从古至今,出现的几种重要的自然观形态: 1、史前神话自然观 2、古希腊自然观(朴素的) 3、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4、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7、18世纪) 5、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6、系统自然观(新发展) 7、生态自然观(新发展)一、史前神话自然观 认为自然是一个生命有机体,拟人化解释,由神来控制一切。
希腊罗马神话:宙斯、普罗米修斯中国: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非常长的一个时期,文字记载5000年 二、古希腊自然观(公元前6世纪) 在神话自然观盛行的同时出现,基本思想就是用自然而不是用神来解释 自然 1、泰勒斯(Thales,c.B.C625-545) 万物本原是“水”,水渗透于万物之中,使宇宙成为活的生长的有机体他 认为万物都是活的 2、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c.B.C530-470 ) 万物本原是“火”,万物都按照对立的斗争和必然性生成 3、柏拉图(Plato,B.C.427-347)的理念论 认为存在两个世界:理念或相的世界,它包含着任何个别事物的完美理 念;另一个是经验的或物质的世界,这是理念或相的不完美的复制 自然界的运动原因寓于造物主模仿理念创造自然界的过程之中理念或相——真实、真正 世界经验或物质——虚假、体现、“分有”理念才存在 4、亚里斯多德(Aristotle,B.C.384-322)的目的论 5、该自然观的进步性——用自然来解释自然,反对超自然的解释局限性——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三、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终极的、全能的造物主,上帝创世,创世前没有时空,上帝超越时空而 永恒。
最终的原因和目的都是上帝用超自然的神来解释世界 1、基督教教义的奠基人 西罗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