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南省商丘市职院附属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50450000
  • 上传时间:2022-02-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0.4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南省商丘市职院附属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         B.生石灰和水的反应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参考答案:A略2. 下列反应中, 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CH3—CH3 + Cl2      CH3—CH2Cl + HClB. 2CH3CH2OH + O2    2CH3CHO +2 H2OC. CH3—CH=CH2 + Br2 ─→CH3—CHBr-CH2BrD  +3H2     参考答案:A略3. 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物质为少量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乙烷(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B. 溴苯(液溴):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C. 乙烯(SO2):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D. 乙醇(水):加足最浓琉酸,蒸馏参考答案:BA、乙烷中混有乙烯,光照下通入氯气,氯气与乙烷发生取代反应,不能把乙烯除去,选项A错误;B、溴与NaOH溶液反应,而溴苯不反应,反应后分层,则将混合物倒入NaOH溶液中,振荡,静置,分液即可实现除杂,选项B正确;C、乙烯也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SO2,选项C错误;D、乙醇与乙酸的混合物,加入浓硫酸会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4. 根据反应式:① 2Fe3+ + 2I- = 2Fe2+ + I2 ② Br2 + 2Fe2+ = 2Fe3+ + 2Br-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Br- 、Fe2+ 、Cl-       B.I- 、Fe2+ 、Br-    C.Br- 、I- 、Fe2+         D.Fe2+ 、I- 、Br-参考答案:B5. 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①气体分子的直径;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C略0.4mol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成后测得四种有机取代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A. 0.5 mol B. 1 mol C. 1.5 mol D. 2 mol参考答案:B【详解】0.4mol 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成后测得4种取代物物质的量相等,则CH3Cl、CH2Cl2、CHCl3、CCl4的物质的量都是0.1mol,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时消耗的氢原子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生成0.1molCH3Cl需要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生成0.1molCH2Cl2需要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2=0.2mol,生成0.1molCHCl3需要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3=0.3mol,生成0.1molCCl4需要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4=0.4mol,所以总共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0.1+0.2+0.3+0.4)mol=1.0mol。

      答案选B0.1摩尔某元素的单质一定条件下跟过量的氯气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比该单质增加7.1克则这种元素不可能是下列元素中的    A.H    B.Cu   C.Mg    D.Fe参考答案:D8.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氧元素的得失B.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C.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D.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参考答案:C9.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内称量B.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加入药品,然后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D. 粗盐提纯时,将制得的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参考答案:AA.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内称量,A正确;B.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加入药品,B错误;C.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错误;D. 沉淀洗涤在原过滤器中进行,所加蒸馏水不能太多,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D错误,答案选A。

      10. 矿泉水在开采过程中会含有少量溴化物(Br-),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经臭氧(O3)处理逐渐转化成溴酸盐(BrO3-)下列有关该转化过程的认识正确的是A. 该过程中溴化物(Br-)得到电子B. 该过程中臭氧(O3)是氧化剂,溴酸盐(BrO3-)是还原剂C. 该过程中溴元素被氧化D. 该过程中O3发生氧化反应参考答案:C11.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所列①~⑩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族周期I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二   ①②③④ 三⑤⑥⑦  ⑧⑨⑩(1)单质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的某种核素,核内有21个中子,则该核素的原子符号为        2)①~⑩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3)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4)⑤⑥⑦三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填化学式):                                        (5)③④⑨三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1)Ar(质子数18不写亦给全分)   (2)第二周期第ⅦA族    (3)HNO3(4)NaOH  Mg(OH)2  Al(OH)3             (5)H2O  HF  HCl12.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下列操作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溶解后的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入容量瓶中B.反复倒转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相平C.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中  D.定容时,眼睛仰视刻度线参考答案:A13. 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B.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C.根据氯气能在溴化钠溶液中置换出溴单质,判断氯比溴的非金属性强. D.根据H2SO4能和Na-2CO3反应生成CO2,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又生成H2SiO3,则说明其非金属性:S>C>Si参考答案:B略14.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并向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D略15. 下列反应中有机物被氧化的是A.乙烯使溴水褪色                            B.乙醇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乙烯制聚乙烯                              D.乙醛转化成乙醇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2分)已知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为测定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如图所示装置来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将ag碳酸钠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碳酸钠样品溶液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为bg;④通过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为cg;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Na2CO3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将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3)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若缺少该步骤,则Na2CO3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4)步骤⑦的目的是___________;(5)、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防止空气中的CO2与水蒸气进入U形管 (2)偏高(3)将反应产生的CO2全部赶入U形管中;偏低(4)保证反应产生的CO2被充分吸收、减小误差 (5)×100%试题分析:(1)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则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与水蒸气进入U形管;(2)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由于盐酸易挥发,生成的CO2中含有氯化氢,U形管中碱石灰也吸收氯化氢,导致U形管质量增重增加,从而导致Na2CO3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将偏高;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2分)某课外小组研究铝土矿中Al2O3的含量。

      查阅资料得知,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杂质是Fe2O3、SiO2从铝土矿中提取Al2O3的过程如下:    (1)第①步涉及的分离实验方法是________(填操作名称)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后,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                         2)第①步所得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第③步操作要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应加入足量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4)将实验过程中所得固体精确称量,课外小组发现所得氢氧化铝固体的质量与原铝土矿质量相等,则该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参考答案:   (1)过滤;  Al2O3 + 2OH- == 2AlO2- + H2O; SiO2 + 2OH- ==SiO32- + H2O   (2)Fe2O3;    (3)氨水           (4)略18. (12分)I.下面的虚线框中每一列、每一行相当于周期表的每一族和每一周期,但它的列数和行数都多于元素周期表请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用实线画出周期表第1至第6周期的轮廓,并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