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现代优秀共产党员英雄事迹汇编.docx

39页
  • 卖家[上传人]:1824****985
  • 文档编号:303388059
  • 上传时间:2022-06-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67K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现代优秀共产党员英雄事迹现代优秀共产党员英雄事迹1 周永开,男,汉族,四川巴中人,1928年3月诞生,1945年8月参与工作,同年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原达县地委副书记,1991年6月离休周永开同志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如一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党是一生的追随”的座右铭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解放前冒着生命危急从事川北地区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在岗还是离休以后,几十年如一日苦干实干,为推动地方发展、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和生态建设静默奉献,是百姓心中的“周老革命”他履职尽责、敢于担当,推动当地林业工作成为全国先进;勇于同腐败行为作斗争,顶着压力查办案件他坚守“人可以离休但共产党员永不会离休”的承诺,带领党员群众护林造林,在当地建成国家级自然爱护区他把群众当亲人,十余年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帮助和带动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他淡泊名利,弘扬优良家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张桂梅,女,满族,黑龙江牡丹江人,1957年6月诞生,1975年12月参与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

      张桂梅同志把全部身心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教化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中学,是华坪儿童之家130多个孤儿的“妈妈”她坚持用红色文化引领教化,培育学生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品行,引导学生牢记党恩、回报社会她坚持每周开展1次理论学习、重温1次入党誓词的组织生活,发挥党员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她常年坚持家访,行程11万多公里,覆盖学生1300多名,为学校留住了学生,为学生留住了用学问变更命运的机会她吃穿用特别简朴,对自己近乎“抠门”,却把工资、奖金捐出来,用在教学和学生身上她以坚韧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于海俊,男,汉族,内蒙古翁牛特旗人,1963年11月诞生,198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与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根河林业局副局长、林业工程正高级工程师2019年6月19日,在扑救上央格气林场山火时不幸壮烈牺牲,年仅55岁于海俊同志是新时代林业战线职工的优秀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大兴安岭林区近70年来党员群众敢于斗争、坚韧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决,为守护祖国北疆生态平安屏障,在大兴安岭林区静默坚守32年。

      他精通业务、勤勉务实,参加编制多项国家级林业行业标准,参加完成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等项目100余项,创建性地提出“补植补造”概念及森林经营措施,推动构建“一体两翼”森林资源监管新格局,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廉洁奉公、谦和质朴,深得干部职工信任和爱戴 李夏,男,汉族,安徽黄山人,1986年7月诞生,2007年9月参与工作,201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绩溪县荆州乡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县监委派出荆州乡原监察专员2019年8月10日,在抗击“利奇马”超强台风抢险救援时英勇牺牲,年仅33岁李夏同志对党忠诚、信念坚决,扎根奉献皖南山区,多次放弃到县直机关工作机会,甘于在最艰苦、最偏远的乡镇基层奋斗青春,勇于在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他心系群众、一心为民,服务群众随叫随到,当地群众都知道“有事情、找李夏”,贫困户赞扬他“比自己孩子还要亲”他恪尽职守、仔细负责,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从事纪检监察工作,敢于较真碰硬他为人朴实、有情有义,爱亲人、爱家庭,总是不遗余力帮助他人,用高尚品德感染和暖和着身边每一个人 卢永根,男,汉族,1930年12月诞生于香港,祖籍广东省广州市,1947年12月参与工作,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华南农业高校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8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9岁卢永根同志是我国闻名农业科学家、作物遗传学家他对党、对祖国无限酷爱,毅然放弃香港的优渥生活,把毕生精力都献给祖国的农业科学和教化事业他学高德馨、治学严谨,满腔热忱投身水稻遗传育种探讨,取得一系列重要探讨成果他廉洁奉公、甘为人梯,担当华南农业高校校长12年间,大刀阔斧推动改革,不拘一格选人用人,从不为自己和亲人谋取特别照看,深受师生的崇尊敬戴他一生恭俭、淡泊名利,将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的880余万元全部捐献给学校,并在去世后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科研事业,用模范行动践行了“把一切献给党和祖国”的初心誓言,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 张小娟,女,藏族,甘肃舟曲人,1985年4月诞生,2008年9月参与工作,201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舟曲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原副主任2019年10月7日,在完成舟曲乡村脱贫攻坚抽样调查工作返程途中因交通事故不幸殉职,年仅34岁张小娟同志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优秀共产党员,是在脱贫攻坚一线不懈奋斗的优秀青年干部她忠诚于党、执着奉献,舍弃在大城市生活的机会,主动投身家乡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事业。

      她敢于担当、务实勤勉,专业本事强、业务水平高,无论在乡镇工作还是分工负责全县脱贫攻坚有关工作,都是政策数据的“活字典”,推动工作落实的“排头兵”,成为当地扶贫事业“离不开的人”,为舟曲全县脱贫摘帽作出重要贡献她舍小家顾大家,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跑,无暇照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却成为百姓心中牵挂的“乖女儿” 加思来提·麻合苏提,男,乌孜别克族,新疆乌鲁木齐人,1962年10月诞生,1984年10月参与工作,199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原副书记、监委原副主任2020年3月26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年仅57岁加思来提·麻合苏提同志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决站在反分裂斗争一线,旗帜显明跟党走他政治立场坚决,对党无限忠诚,在查办违反反分裂斗争纪律案件中,毫不畏惧,一查究竟,坚决铲除隐藏在党员、干部队伍中的两面人他对工作恪尽职守、矢志奉献,32年坚守审查调查第一线,带领队伍屡破重大疑难案件,始终战斗到生命最终一刻他对群众满腔热忱,在驻村工作期间走村入户,跟老百姓一起拉家常、干农活,想方设法为群众纾困解忧他对同事肝胆相照、倾囊相授,自己廉洁自律,对家人严格要求,是一名高尚的、纯粹的、心中有大爱的共产党员。

      周永开等7名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楷模,是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榜样党中心号召,全国各条战线的党员、干部都要向他们学习要像他们那样对党忠诚、信念坚决,始终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在心中,挺起崇高的精神脊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要像他们那样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始终保持显明的人民立场,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真心实意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要像他们那样苦干实干、担当奉献,砥砺千锤百炼还坚劲的意志,激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豁得出、顶得上,在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冲突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要像他们那样严于律己、坦荡无私,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周永开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与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典型事迹结合起来,作为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化成果的重要内容,实行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习宣扬。

      要引导广阔党员、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先进模范为镜,向先进典型看齐,将初心融进灵魂,把使命扛在肩上,时刻保持警醒,不断激昂精神,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只争朝夕、坚韧奋斗,汇聚起新征程上重整行装再动身的磅礴力气,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 现代优秀共产党员英雄事迹2 于海俊:生命在林海定格 6月19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根河林业局副局长于海俊,在扑救森林雷电火灾过程中,不幸因公殉职,年仅56岁 于海俊1987年从内蒙古林学院毕业后,就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工作是什么让他三十二年如一日扎根于茫茫林海,始终牢记当年的初心,至死不渝? 休克时手里仍紧攥着GPS定位仪 今年6月19日下午,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业局辖内的上央格气林场47沟旁边发觉烟点烟点即是火情,火情就是吩咐于海俊快速带领60名专业扑火队员紧急奔赴起火点3个小时后,他们到达火场经过2个多小时的奋力扑救,火场成功实现合围,外围明火被扑灭 接近21时,天已黑透,燃尽的草木灰四处飞散,一些倒木、站杆上还有残留的星火于海俊要求大家在最短时间内彻底清理火场,确保不发生复燃、受灾面积不再扩大。

      清理过程中,一根长约10米、直径约为32厘米的过火站杆被风刮倒,砸中了于海俊 当队员们将站杆锯断后挪开,于海俊的一只眼镜镜片被砸碎,人处于休克状态此时,他的手里仍紧紧攥着GPS定位仪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于海俊最终被送到山下的急救车但他没挺过这个夜晚,19日23时30分,因公殉职 于海俊牺牲后,同事们找到了他多年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面具体记录了他参加扑救的每一场火灾在扉页上,他写道:本记录本,经过烟熏、火燎、油渍、尘埋、汗浸、水淹、雨浇等多道工序,得以保存,实属幸事……除了这本宝贵的扑火记录,他留下的还有当晚没吃完的半包饼干和半瓶水 自从来到根河林业局工作,于海俊曾屡次带队胜利扑火,不止一次呈现了极强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专业素养:2017年5月2日,毕拉河林业局北大河林场的火灾,是他严令队员们转移到河边宿营,才避开了后半夜因大风骤起火向突变,原宿营地被大火吞噬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2018年6月22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乌玛林业局伊木河林场发生火灾,动身救火时,他的脚就被严峻砸伤,但他忍着难受,带队爬山、过河,带头扑火作战…… 翻看这名老党员的档案,23岁那年,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在我童年时代,常听大人们讲那些共产党员先烈的英雄事迹,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深深激励着我。

      我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要为实现宏大的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气 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 在于海俊牺牲的前一天,根河林业局党委召开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化研讨会会后,于海俊写下心得体会:“作为林业人,必需把改善林区生态环境质量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坚决担当起建设漂亮根河的历史使命,坚持最重的担子自己先挑、最硬的骨头自己先啃这是于海俊交给党组织的最终一份思想汇报 调任根河林业局之前,于海俊曾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工作他常常背着帐篷、给养和工具,爬高山、穿密林、蹚河道、走沼泽……年复一年,带领森林外业调查大队深化北部原始林区,精彩地完成了北部原始林区防火工程基础设施勘察设计任务 国家启动一期“天保”工程的时候,于海俊作为设计项目负责人,几乎走遍了林区的每个角落,他带领团队精确核定了各林业局公益林、商品林的建设规模,为上级决策和工程建设单位施工供应了详实的基础依据 多年来,于海俊负责并参与的林业工程规划设计、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生态环境工程设计和测绘项目共有100余项,其中完成“天保”工程设计32项,8个项目获评全国和省部级优秀科技成果奖,主编或参编完成论文、著作10余篇(部),他还先后获得过“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近20项荣誉。

      没有一个亲人沾了他的“光” 根河林业局距离于海俊过去工作生活的牙克石市200多公里,到根河林业局工作的8年里,于海俊和妻子刘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