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07日-3806).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风****你
  • 文档编号:223976651
  • 上传时间:2021-1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7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07日-3806)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07日-3806)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单项选择题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 2: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是指(  )单项选择题A、多元教育B、终身教育C、民主教育D、全民教育 3:根据材料回答{TSE}题:彭老师在给学生上阅读课时,突然,有学生兴奋地喊起来:“哇,好大一只鸟啊!”同学们立刻把目光都移向了窗外,好奇地问:“在哪儿啊?”显然,他们的注意力转到教室外那只大鸟上彭老师见机一动,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急切地问:“在哪里?”彭老师顺着孩子们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只漂亮的大鸟,大鸟受了惊,飞走了同学们只好回到座位上,意犹未尽,彭老师见状打开了话题:“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欢这只鸟啊?”“因为很好看,因为它长得很大,很美丽……”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个不停,顿时又变得兴趣盎然下课多项选择题A、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B、利用教学机智,把突发事件转化为有意义的教学活动C、适当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D、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4:小学生在观察时常会注意一些感兴趣的、新鲜的东西,而忽略主要的东西。

        )判断题对错 5: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其中这“三个结合”是指(  )多项选择题A、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B、普及与提高相结合C、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相结合D、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E、政府办学与民间办学相结合 6: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教师的(  )单项选择题A、言行B、知识C、修养D、品德 7: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单项选择题A、认知模式B、社会学习模式C、体谅模式D、说服教育模式 8: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单项选择题A、个别教学制B、班级教学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 9:学校要以教学为主,以教学唯一  )单项选择题A、对B、错 10:平时所说的三结合教育,这“三结合”是指(  )单项选择题A、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B、教师、学生、教室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 11: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多、最广的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A、实验法B、实习法C、讨论法D、讲授法 12:下列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单项选择题A、奥地利B、中国C、普鲁士D、英国 13: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是(  )单项选择题A、研究方法的设计B、研究课题的选择C、研究方案的实施D、论文和报告的撰写 14: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判断题对错 15: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看,属于外铄论的学者是(  )单项选择题A、洛克B、格塞尔C、孟子D、威尔逊 16: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问题是(  )单项选择题A、价值取向问题B、个人发展问题C、思想方法问题D、社会发展问题 17:内发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判断题对错 18: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多项选择题A、普及性B、免费性C、基础性D、强制性 19: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小环境的作用更为直接,所以教育者应更注意小环境  )判断题对错 20:爱岗敬业这一教师职业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有(  )多项选择题A、热爱教育热爱学校B、尽职尽责,教书育人C、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D、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E、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言论 21: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具有指导作用。

        )判断题对错 2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单项选择题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23: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 24:现代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多项选择题A、小型化B、个别化C、现代化D、心理学化E、个性化 25:在具体实施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运用得较多的两种领导方式是[  ]多项选择题A、民主式和权威式B、教学中心式和集体中心式C、权威式和放任式D、放任式和民主式 26:《普通教育学》是(  )的代表作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杜威 27: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单项选择题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28: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多项选择题A、男女性别差异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29:“学不躐等”体现了(  )。

      单项选择题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30: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单项选择题A、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见学习精要 2:答案D 解析 全民教育是近1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脱除文盲的运动,这一运动得到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 3:答案A,B,C,D 解析 4:答案正确 解析 5:答案A,B,D 解析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三个结合”是指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采取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六个并举”是指在具体办学形式上,实行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的教育与不免费的教育并举 6:答案A 解析 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教师的言行 7:答案C 解析 体谅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

      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8:答案D 解析 9:答案B 解析 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但也要兼顾其他工作,否则教学工作也会受到影响 10:答案A 解析 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式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即所谓三结合教育 11:答案D 解析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它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它是整个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多、最广的一种方法资料来源《教学方法导论》)同时也可以根据教学实践去判断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2:答案C 解析 普鲁士于l754年颁发义务教育法,是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其次是奥地利 13:答案B 解析 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是研究课题的选择 14:答案正确 解析 15:答案A 解析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洛克的白板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外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错误 解析 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8:答案A,C,D 解析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普及性;(2)基础性;(3)强制性 19:答案错误 解析 20:答案A,B,C,D,E 解析 21: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而非教师 22:答案D 解析 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知、情、意、行的任何一个方面开始,因为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 23:答案C 解析 格塞尔认为,人的所有能力都受成长规律的制约,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4:答案C,D,E 解析 25:答案B 解析 26:答案B 解析 赫尔巴特于l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 27:答案B 解析 略 28:答案A,C,D,E 解析 幼儿与少年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属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 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特点的方 方面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全面”的差异性,才使得人与人之间各有千秋,千差万别但另一方面,个体差异又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特别是教育 教学情景中学生与学生之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B 解析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第 8 页 共 8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17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有答案.docx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docx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21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