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图式理论的语音听辨训练.docx
5页基于图式理论的语音听辨训练 王绘【Key】图式理论;语音听辨;听力理解G633.41 【文献标志码】A 1005-6009(2021)80-0063-02图式理论认为,一个人在接受新思想、新信息、新概念的时候,只有将它们同此人脑海里的固有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在听力教学中存在着两种图式,即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其中,语言图式是指那些已经存在于听者大脑中的语言知识结构、已经被听者所掌握的基本知识,例如词汇的意义、单词的正确发音、句法结构以及相关的语法知识这些语言图式是进行听力理解的基础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教师语音教学的意识薄弱,认为听力的提高只需大量的机械训练,而忽视了以音形义相结合(即语言图式与内容图式整合)的方式促进听力教学,这导致常常有学生听不懂他们本来所熟悉的单词、句子经过教学实践的反复试验,笔者为九年级语音听辨教学设计了以下三个训练阶段第一阶段,国际音标的复习教学利用每周三次的早读和晚进行15分钟语音知识的复习教学;每节听说课进行5分钟左右语音知识的复习巩固,然后结合听说教材加强听力和口语练习,听的过程中对部分听力材料做语音分析,如指出材料中典型的连读、弱读、语调含义等;在说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发音,如加音或减音错误,给予适当的纠正,帮助学生读出正确的语音语调及重音。
第二阶段,辨音的听力训练心理语言学家将语音听辨分为两个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的过程:孤立音素的听辨和连续音素的听辨对中国学生来说,英语中一些音素的发音非常相近,例如/ɑ:/与/ʌ/,/i:/与/ɪ/, /e/与/eɪ/在连续音素听辨中,这些音素也很容易混淆此外,英语中有些音素在汉语语音中并不存在,却与汉语中的一些音极其相似,学生极易受汉语语音习惯的影响,例如/θ/与“s”,/v/与“w”因此,笔者设计了以下两类听辨练习1)英语和汉语语音的对比如:(2)情境化“最小对立体”语音操练将最小对立体放在两个相同的句子中,训练听者的反应,听者需推测语音所表达的语义和语境,加深对最小对立体的理解如:第三阶段,节奏训练汉语与英语属于不同语系的语言,英语是拼音语言,属印欧语系;汉语是表意语言,属汉藏语系汉语大体上每个字都属于单音节,即“一个字一个音节”,而英语属于“重音节拍语”因此在英语的自然口语交际中常出现语流“音变”的现象不同的语流对应不同的语流切分方式,教学过程中对此可以主要进行连续、弱读与重读、重音的听辨训练总之,听力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心理过程,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对学生在语音、辨音尤其是连续语流听辨方面的训练,确保给予学生准确且足够的语言输入,提升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对语音、语流的感知,最终理解所听内容,提高听力能力。
基于此,结合实践,笔者还有三点反思1.改进语音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丰富的语言图式语音听辨训练是一种被动接受性的技能,学生在接受训练时容易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此时如果教师能与学生一起选择其感兴趣的听力材料,借助有趣的材料或活动,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低消极情绪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利用英文诗歌、歌曲、电影对白等有韵律感且趣味十足的语言材料,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帮助学生构建语言图式,打好听力基础2. 抓住第二语言发展关键期、突出英语音位系统与母语音位系统的差异1989年,美国学者Johnson与Newport提出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该假说强调第二语言的学习效果过了青春期以后就会降低据此,初中生正处于第二语言习得的最后关键期笔者根据自身语音学习与教学经验,结合问卷调查及前人的研究,总结并预测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指导学生听原版录音、参悟音位发音图解,重点区别本地与英语易混淆的语音,以及汉语中没有的音位,如 /θ/、/δ/、/ŋ/等通过对英汉语音系统的对比,学生一开始就能注意区别英语语音和汉语语音的异同,准确发音。
在此过程中,强调模仿的重要性:先集体后个别,高低声交替练习;对于学生在模仿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给予指导、纠正;模仿形式多样,避免枯燥乏味的机械操练3.控制语音听辨训练时长,培养学生听的习惯英语语音听辨训练与日常的交际情境不同,听者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所以安排听辨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能太集中,建议每周安排3~4次的听辨训练,每次时间不超过10分钟同样,教师在听辨训练中对听力材料语速的控制也非常重要,要选择与学生现有能力相匹配的语速,在后期可尝试逐漸提速此外,掌握听的技巧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因此在听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抓关键”和“跳障碍”,“抓关键”就是抓住关键性内容,“跳障碍”就是把不懂的非重点内容跳过去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幕府山初级中学)3875500589280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