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开大学2022年3月《古代散文欣赏》期末考核试题库及答案参考66.docx
16页南开大学2022年3月《古代散文欣赏》期末考核试题库及答案参考1. 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 )A.《国语》B.《弹歌》C.《国风》D.《诗经》参考答案:D2. “yang、wei、yun”等音节开头的“y、w”是( )A、声母B、韵母C、起隔音符号的作用D、元音正确答案:C3. 电视会议的召开既省时,又省力,言谈举止可以不必像面对面的会议那么要求严格电视会议的召开既省时,又省力,言谈举止可以不必像面对面的会议那么要求严格错误4. 礼品重在贵重,包装是次要的礼品重在贵重,包装是次要的错误5. 《三国志》(名词解释)参考答案:《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晋朝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为了避免曹魏的《魏书》与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魏书》相互混淆,北宋王朝在咸平六年(1003年)将三书合为一书,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6. 舒婷诗中以人本主义为价值核心的启蒙精神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高峰,《回答》、《宣告》、《结局和开始》等诗的时代精神的郁结是最浓的。
)舒婷诗中以人本主义为价值核心的启蒙精神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高峰,《回答》、《宣告》、《结局和开始》等诗的时代精神的郁结是最浓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7. 《生年不满百》的中第一句的前半句是“生年不满百”,后半句应该是什么?( )A.何不秉烛游B.何能待来兹C.常怀千岁忧D.为乐当及时参考答案:C8. 米开朗琪罗的晚年的一件作品是《创造亚当》(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错误9. 简述莫泊桑小说的艺术成就简述莫泊桑小说的艺术成就参考答案 ①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截取其中一个极普通但具有典型意义的片段,通过作家的艺术加工,以小见大,反映出深刻的思想 ②莫泊桑的小说善于描写人情世态每一个短篇都是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他虽然写日常生活,却能引人入胜 ③在小说形式上,莫泊桑小说的故事开始一般平稳地展开,后来情节突然发生转折,往往会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但完全符合生活真实的逻辑,读了耐人寻味10. 《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典型的( )《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典型的( )A.写人文章B.叙事文章C.议论文章D.抒情文章参考答案:B11. 要素主义教育(北师大2003研)要素主义教育(北师大2003研)正确答案:要素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末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教育思潮。
1938年在美国成立的“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是要素主义教育形成的标志巴格莱被视为要素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后为适应与苏联争霸的需要要素主义教育在美国教育界逐步兴盛60年代的代表人有科南特和里科弗从20世纪70年代起要素主义教育逐渐失去其优势地位但仍有一定影响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思想包括:①激烈批判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②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③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④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⑤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要素主义教育对美国的学校教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要素主义教育家提出的教育理论和策略曾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其不失时机地提醒人们认识到学校应该关注的目标是高深的教育和严格的学业标准而不是教育方法上的花样翻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它在西欧和苏联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要素主义教育忽视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及能力水平片面强调系统的、学术性的基本知识学习加上所编教材脱离学校教育实际因而受到一些社会和教育界人士的抨击逐渐失去其优势地位要素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末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教育思潮。
1938年在美国成立的“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是要素主义教育形成的标志巴格莱被视为要素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后为适应与苏联争霸的需要,要素主义教育在美国教育界逐步兴盛,60年代的代表人有科南特和里科弗从20世纪70年代起,要素主义教育逐渐失去其优势地位,但仍有一定影响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思想包括:①激烈批判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②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③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④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⑤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要素主义教育对美国的学校教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要素主义教育家提出的教育理论和策略曾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其不失时机地提醒人们认识到学校应该关注的目标是高深的教育和严格的学业标准,而不是教育方法上的花样翻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它在西欧和苏联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要素主义教育忽视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及能力水平,片面强调系统的、学术性的基本知识学习,加上所编教材脱离学校教育实际,因而受到一些社会和教育界人士的抨击,逐渐失去其优势地位12. 开会时又打喷嚏又咳嗽应该到会场外面去。
开会时又打喷嚏又咳嗽应该到会场外面去正确13. 汉代,在教育内容上,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代,在教育内容上,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罢黝百家 独尊儒术14. 《尚书》是关于中国上古历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汉初,尚书存29篇,为秦博士伏生所传,用汉时隶书抄写,被称为《今文尚书》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5. ( )以《论贵粟疏》最为著名A.贾谊B.司马相如C.晁错D.董仲舒参考答案:C16. ( )代表法家主张散文结构严谨,锋芒锐利,说理深刻A.《老子》B.《墨子》C.《韩非子》D.《吕氏春秋》参考答案:C17. 阅读以下资料摘编,联系资料所涉及的“中华文明史是五千年还是一万年”这个课题的形成和初步进展,说阅读以下资料摘编,联系资料所涉及的“中华文明史是五千年还是一万年”这个课题的形成和初步进展,说说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大趋势 ——“中华文明五千年”这一沿用了近百年的说法,是依据司马迁《史记》以黄帝为古史开端的旧说推演出来的。
100年前,中国的考古工作还未起步,用碳十四测定古物年代的方法尚未发明,西方学者对于中国古史的说法尚未传人中国当代有学者认为,这一判断形成了中华文明发源的一元论,并把我国的文明发展史与民族形成史抹掉了 ——西方学者的看法是:20世纪初期,认为中华文明来自古巴比伦,全长四千余年20世纪中期,依据西方学者的标准(必须同时具有系统的文字、青铜器、城市、神庙),认为中华文明全长只有3400年20世纪晚期,西方学者面对7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的巨大进展,宣称这一大批新材料一再改变他们对中华古史的看法,可能还需要10年功夫,才能对所有的新发现进行有价值的综合 ——1991年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教授发表谈话,认为时至今日,重建中国古史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可把其框架概括为“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启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1 997年,海峡两岸史学家合撰中华民族史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提出了“中华文明史可追溯到万年前”的论点1999年,史学家史式著文阐释,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逐渐转入农耕生活,开始定居,进入母系社会一万年是文明史,是中华文明从开始到逐渐形成的历史;五千年是国家史,是从许多方国逐渐合并成为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历史。
以前西方学者说中国的水稻栽培技术来自印度,因为印度考古发现在7000年前已有人工栽培稻谷;但是不久之前,湖南澧县彭头山古文化遗址中出现了距今9000年的人工栽培稻谷以前总认为中华文明完全产生于黄河腹地,中华民族来自黄土高坡,但是通过对7000年前河姆渡古文化遗址的发掘,了解到我们的先民已以轻舟出海,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海洋民族,现代遗传学家也通过对DNA的分析,为此提供了旁证;学术界正在重新探讨中华文明发源于东南发展于西北的说法以前文艺界认为中国上古时代缺少神话与史诗,现在发现保存在民间,停留在少数民族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口头上的神话与史诗十分丰富以前只知道中国古代有几项重要的发明,现在的考古发现说明,全人类200项最重要的发明创造,追本穷源,一半以上都是中华文明的产物…… (以上资料采自史式《五千年还是一万年》,见《团结报》1999年6月10日)正确答案:讨论此题不必对正在探讨、争论中的“中华文明史是五千年还是一万年”这一重大学术问题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评论而是要说明这个课题的形成和进展的过程如何具体地反映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五大趋势例如中国学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和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精神风貌西方学者观点的演变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大趋势;“中华文明史是一万年”这一史学理论假说的初步形成和初步论证反映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思想态度、思路方法逐步沟通和融合的大趋势;这一课题的探索借重于多学科的协同研究特别是历史学、人类学(含考古学、民俗学等)、文艺学、哲学系统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相关学科反映了分析与综合的系统化趋势;这一课题吸引了许多学科学者的视线反映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这一课题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与高新技术的参与是分不开的反映了即便是历史学这样的人文科学其研究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技术化趋势。
讨论此题不必对正在探讨、争论中的“中华文明史是五千年还是一万年”这一重大学术问题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评论,而是要说明这个课题的形成和进展的过程,如何具体地反映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五大趋势例如,中国学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和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精神风貌,西方学者观点的演变,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大趋势;“中华文明史是一万年”这一史学理论假说的初步形成和初步论证,反映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思想态度、思路方法逐步沟通和融合的大趋势;这一课题的探索,借重于多学科的协同研究,特别是历史学、人类学(含考古学、民俗学等)、文艺学、哲学,系统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相关学科,反映了分析与综合的系统化趋势;这一课题吸引了许多学科学者的视线,反映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这一课题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与高新技术的参与是分不开的,反映了即便是历史学这样的人文科学,其研究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技术化趋势1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用过______________、代用制和 ______________三种教师任用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用过______________、代用制和 ______________三种教师任用制度。
参考答案派任制 聘任制19. 既是典型的人文科学,但同时也具有浓厚的社会科学的某些特点的学科有( )A.历史学B.人类学C.文学D.伦理学E.宗教学参考答案:ADE20. 《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A.王勃B.杨炯C.骆宾王D.卢照邻参考答案:C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