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课时校园中的测量 教案.doc
2页2019届 北师大版数学精品资料数学好玩第1课时 校园中的测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74、75页教学目标: 1.在测量的情境活动中,真实地感受到选择测量T 具和找准测量方法的必要性 2.让学生通过在操场上的实际测量与小组合作来完成测量的实际操作过程 3.通过合作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测量方法的选择和测量工具的使用难点:对竖直物体的测量的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 情景图,照片,蜡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米、厘米) 它们之间的进率还记得吗?(1米=100厘米) 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二、探究新知 1、估测校园周边物体的长、宽、厚的长度 (1)师:今天你能估计一下这些物体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吗?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估计实际测量沙坑的长 小树的的高 篮球场的宽 (2)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长、宽、高,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教师直接演示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指示呢?四、课堂练习完成做一做教学反思:设计这节实践活动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教学事例从实际生活中选取,通过将生活具体情境数学化,进而再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拓展教学的内容,活化教学的内容,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出了动手实践,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这些学生学习的方式分工十分明确,每个小组都有负责测量的同学,也有专人记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互相配合,共同商量测量的方法,体现了小组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的精神,在课上测量的过程使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