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卷.docx
5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镀金(dù) 妥当(tuō) 随声附和(hè)B.澄澈(chēng) 缥缈(miǎo) 骇人听闻(hài)C.掺和(chān) 呈报(chéng) 爱慕虚荣(mù)D.滑稽(jī) 钦差(qīn) 杞人忧天(qí)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引人瞩目 栩栩如生 呼朋引伴 流连忘返B.名列前矛 杞人忧天 汗流浃背 再接再励C.笑逐眼开 披蓑戴笠 赏心悦目 巧妙绝伦D.鳞次栉比 通霄达旦 按排工序 鸦口无言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或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经不住他的再三央求,老师终于不再要求他家长来学校,但他必须保证以后不犯类似的错误。
B.国庆期间,我和爸爸妈妈莅临长城,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C.在与我国的海洋权益争端上,个别国家表面上咄咄逼人,其实他们都是纸老虎D.“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屠呦呦在小草中萃取的青蒿素,使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B.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大约100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C.为水上古城元宵灯会量身制作的融传统人文故事、地域特色于一体的花灯,体现出现代灯光技术与古典文化艺术的结合D.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宗旨是能否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1)水何澹澹,_______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盼望着,盼望着,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4)《观沧海》中通过写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把大海渲染得生机勃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_5)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_______?______”,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_______,______”,包含着思乡的泪水。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 《咏雪》)【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节选自《论语>十二章》)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2)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_____(3)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4)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甲】文中描述了一个温馨的学习场景谢安与他的子侄们在家中“讲论文义”,正赶上“雪骤”,于是他欣然说:“白雪纷纷何所似?”子侄们的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谢道韫把“白雪纷纷”比作“_______________ ”,她的杰出表现,被后世赞为“______” (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序号)A.咏雪之才 B.咏絮之才 C. 咏诗之才4.【甲】【乙】两文中都有对学习方法的论述,请从两段文字中任意选择一种,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合欢,合欢李晓东①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合欢②我九岁那年七月,母亲去小城开会,带上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们住在一个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院子里,当母亲推开浅绿色的木窗,我来到窗前,一棵大树正对着窗口那是一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树,开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冠在十几米高处平平地铺开,将七月骄阳隔在树外,树下形成天然绿荫③我雀跃而出,跑到屋后,见十来棵一般模样的大树肩并肩默立,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翻翻覆覆,重重叠叠我在那香气里静悄悄,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④又五年,我读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这个名字让我喜欢,但是文章始终没有描摹过合欢的样子。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可是,史铁生终究没有走近那棵树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的是,合欢在哪里呢?⑤我真正认识合欢,是在羊城,那时我十九岁还是七月,走进烈士陵园时,我大汗淋漓,感觉自己已经奄奄一息立起身,甩甩头,感觉可以喘气了,头顶,却是一棵大树,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干上挂着小牌子:“合欢,又名……”合欢,合欢,原来,史铁生笔下那棵始终未曾露面的合欢,我早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⑥那是一次仓促的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为什么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我茫然地站在羊城街头,看衣着光鲜的人流开开合合,我知道,这里不是我的世界在这里邂逅的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是傲慢的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⑦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但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
⑧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⑨我知道了,史铁生为什么终究没有走近合欢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补充完整下列表格时间事件情感九岁在大院看到合欢花欢喜又五年在家读到史铁生的《合欢树》(1)十九岁在羊城遇见合欢花茫然我已是当年母亲的年纪(2)(3)2.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语句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3.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好好儿活”反复出现,让我们印象深刻调动你的阅读经验,说说本文第⑧段划线句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4.作者给本文取题为“合欢,合欢”,你认为有何用意?五、诗歌鉴赏(共5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事物,点明仲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B.“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啼,借用来关怀远走他乡的友人,希望他早日归来,二者皆是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
C.次句直陈原因,由“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表达了诗人悲伤、痛惜之情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将主观的意念和感受赋予客观事物,抒情言志,强化感情,诗味醇厚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作简要赏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同牵挂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了妈妈的牵挂, 朴素平凡的生活便溢满了温馨的记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着一个快乐而难忘的童年在我们童年的成长之路里,有大方洒脱不求回报的快乐,有帮助同学不断进步的快乐,有……正是这些快乐,伴随着我的成长之路,使我的童年多姿多彩!请以“多彩的童年生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